2008年3月30日星期日

生日快樂:千の風になって (I'm A Thousand Winds)

3月30日是朋友小瑩的生日,所以特意在今天發表這首新錄製的歌曲,作為她的生日禮物。

很久沒有見面了,不知道她的近況如何,但中六生日時她送給我的那隻小熊,卻仍乖乖的坐在鋼琴邊,看著我錄製每一首的作品。不知道它喜不喜歡音樂,但感謝它陪伴我多年,見證我逐步的邁向目標,一點點地成長

2002年,我的第一首錄音作品就是送了給這位朋友。六年後的今天, 我仍舊希望能和她分享音樂的喜悅和感動。

"生日快樂!希望你喜歡這份遲來的小禮物!”


*按兩下播放按鈕,開始播放。


2008年3月29日星期六

基本中之基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紀律

大學時代的一位同學一直夢想能到日本讀書,畢業四年後的今天,終於得嘗所願可以赴日學習。不幸的是因過去一年多來所發生的感情問題令她不勝負荷,終患上了思覺失調。

某天晚上她致電給我,說四月一號將前往日本。辭掉了工作的她感到非常的納悶,每天無所事事,加上病情的影響,一走到街上便會胡思亂想。在家看書,也會有書不是作者所寫,而是令她思緒混亂的那個人所寫的幻覺。

一般人面對精神病患者也許會感到害怕,但作為朋友的,我想還是要時刻提醒她,帶她會到正軌,教導她如何時刻監察自己。藥物,只能減少腦中某些化學物質,但不能叫人停止製造無謂的煩擾。最終,只有愛和自己能治愈人的精神。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的輕。總括來說,這位朋友都是因為缺乏一個能催使人成長的"包袱",以至發生複雜問題時,腦部沒有足夠堅固的架構去抵御沖擊。幸運的是她肯承認自己的問題,並清楚知道自己有幻覺、有幻聽。人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電話中提議了她四項具體行動:

1. 一胡思亂想的時候就執拾房間

環境反映並影響一個人的內心,我斷言她的房間必定很亂,她也承認。在收拾東西的同時,你也在整理自己的思想。這就是日本人為何非常講究"五常"的原因。環境亂的人和公司,其內部必定混亂。

2. 為別人做一點事

「悶的話可以織毛衣喔!」
「嗯,也好。」
「織給誰呀?」
「自己也可以啦。這段時間做面對自己的事不好,你已經想得太多自己了,織給妹妹好嗎?當慶祝她越來越瘦好了。」
「也好。那什麼顏色好呢... 也許可以這樣織...明天就去買毛冷...」
「喂,剛才你在想的時候是不是忘記了自己原本在煩惱的事?」
「噢,是啊!!」
「明白了嗎?為別人做事是最好的藥。多為人就會忘記自己...」

無論做什麼事,能做到"忘我",那你就會得到平安和快樂。

3. 寫日記

「在你覺得自己有幻覺的時候,寫下你看到的東西和所想的事,然後和你沒有生病時的記錄對照,那你便能重拾自己。」
「幹嘛要寫?我自己也知道那些是幻覺...」
「動手寫的時候,能活動大腦比較理性的區域。不要以為你知道,很多事我們都只是知一點點。一動手,你便會發現很多事你都不清楚。」
「嗯。」
「去到日本時,買佐藤伝的《「朝」日記の奇跡》, 那會教你如何去透過記錄生活而得到快樂 。」

據說香港人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問題,只是自己不知道。預防勝於治療,製作自己生活和思想的記錄,是我認為最好的精神科藥物。詳細的記錄有如病歷(應說是"無病歷"),記錄著你思想的改變,他日出現問題也就能查考問題的根源。

基於文化問題,我們沒有記錄的習慣。生活不記錄,公司的營運記錄也省得就省,做記錄被認為是浪費時間。這樣的文化下,產生問題實屬必然。

早前將一份以十五分鐘為單位的工作記錄呈交到上司手中,立刻就引起了過敏反應,「照肺」兩小時,還連照兩天。他們的反應其實早在預計範圍,此舉純屬試探性質,亦想借他們的回應來表達一些意見(「我有點關於公司的意見,你有時間談談嗎?」一定沒有人會和你認真地談。)

事後,我將同一份報告給日本人看,他們說很仔細,還問我是如何做的。他們埋怨和中國人做生意,我們不愛留紀錄,產生的很多的問題。由此可見為什麼別人很多事都做得比我們好...

4. 找兩條支柱

「我覺得你沒有什麼精神支柱...」
「有呀!!」
「你的支柱是一個人,人會變,不是好的支柱。你見過會動的柱嗎?用動的柱蓋房子,不倒塌才怪!你要找個死物作為支柱。」
「那我要日文達到native程度!」
「什麼是native?」
「可以和日本人談天!」
「我給你日本的CEO, 你懂不懂和他們溝通?」
「嗯...」
「得有個具體和measurable的目標作為你的支柱。而且要有點難度(堅固程度),否則它不能是支柱;也不要太難,要不你到時做不到又depress... 還有要有兩個目標,plan A和plan B,萬一其中一個失敗了,也有另外一個支持。"
「嗯...明白了。」
“好,把剛才和你說的覆述一次我聽...”

說完後,聽到她說話的感覺正面多了。其實,一些再基本不過的事我們都沒有做好,才會出現各種問題。

總結:時刻整理(せいり)生活經驗成文字記錄,就能整頓(せいとん)自己的思想;時刻透過訂立目標和幫助別人,就能清掃(せいそう)無謂的胡思亂想,維持精神的清潔(せいけつ)。將整頓和清潔作為自己的行動規範(しつけ),就能長久維持精神環境的健康。

2008年3月17日星期一

川嶋あい:12個季節第四度之春

很快,studio又開幕了一個星期了。感謝朋友的支持,在沒有作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過去一個星期也有數十次的點擊。當然,別人有否耐心聆聽不能從點擊次數中反映出來,但相信能堅持下去的話,是會有成績的。

長大了的第一個星期工作如常一樣的繁忙,但心情卻有點起伏。原因在於一直對上司分配工作的方式有所保留,最後用了個不是太成熟但結果卻在預計範圍內的方法去表達了意見。

很欣賞上司的忍耐和理性回應,即使我們在很多的觀點上不能達到共識。人在每個階段和每個崗位都有其應做的事和應盡的責任,有時位置的不同產生了一些本質上無法解決的矛盾。說到底,理性交換意見後,仍得用心工作,只要溝通了各自的立場後也就足夠。反正,亦到了要認真考慮去留的時候。

處理完工作上的問題,收拾了心情,回歸我最愛的錄音事業上。

這星期一口氣錄了兩首小愛(川嶋あい)的作品。一直都很欣賞這位失去了母親的小女孩。即使不懂日文,同

樣能從旋律中感受到她作品的獨特味道 ─ 一種樸實的美。


樸實清爽的旋律,在香港被稱為K歌,代表沒有深度和粗製濫造。但我想若能夠在簡單中流露出獨特性,比刻意地標奇立異更需要技術和修養。有如演奏莫扎特的音樂,每顆音都要奏得輕鬆自然,才能突出其樸實和簡潔的美。

《12個季節第四度之春》 是日本很有名的畢業作品。讀書時代目光雖短淺,但能把多餘的事拋諸腦後,專心做好自己。當上社會人後,經濟上雖是獨立了不少,但要勞心的的事亦隨之而增加。當學生的時候,你用心就能得到肯定;出來工作,憑心去作出貢獻也未必被認同。

心,還是留給欣賞你的人,及留給你所愛的事業最好。


*按兩下播放按鈕,開始播放。

2008年3月8日星期六

開幕曲:ひだまりの詩

今天起,又大一歲了。

如過往的生日一樣,沒有準備特別的慶祝活動,因為能如常的工作、如常的休息,便已是幸福。很高興收到同事送的Miffy及錄音mic,與及朋友的祝賀短訊。而我,就送了盼望已久的模擬調音台給自己。

今年,決定為籌備多年的網站(也就是現在你看的這個),舉行開幕儀式。希望在又長大了的這一年,能夠將網站發展成一個有特色和能帶給人感動的地方。

這開幕儀式,不設剪彩,亦沒有嘉賓,但有美妙的音樂。

作為開幕曲的,是大家很熟悉的日本電視劇主題曲──溫暖的詩句。六年前我第一次嘗試錄音時所錄的,就是這首歌。那時的環境比現在差,器材也沒有現在般專業,但仍舊動聽。六年後的現在再次錄製,感覺音樂自身比其他一切都重要。簡簡單單的,就是美。

長笛加上豎琴,是世上最溫柔的聲音。日後,我希望能透過這把聲音,時刻承托你的心靈,給你溫暖。



*按兩下播放按鈕,開始播放。

2008年3月5日星期三

Chapter 18:時刻心存感謝,就會有更多值得感謝的事來臨

大學畢業後兩年多的06年十一月才我才找到全職工作,之前一直當兼職,並用月薪兩倍的租金租住一個環境非常適合錄音的單位。

失業的那段期間,之所以能live different, 專心鑽研錄音,得感謝很多人。

首先,得感謝家人的支持和諒解,容許我弄得家不成家,滿地電線和支架;感謝母親即使完全不明白我在說甚麼,也答應我搬家的要求。感謝業主周牧師以合理的價錢把物業租給我,使我有能力完成理想。

感謝現在的老闆,使我的銀行戶口終於出現正數,即使我常在公司內聯網論壇中坦誠表達意見。

感謝香港大學的賴玉華教授給我“高薪”參與其著作的出版工作,又常致電問候我「有無錢用呀?」,讓我感到世界有溫暖。

感謝作曲家陳錦標教授給我粗漏的歌曲下評語,從不拒絕。感謝何偉幟博士寫了一本很好的書:《上班前後一百天》,並教我認識何謂「工作」,何謂「事業」。還要感謝本地音樂人諸鎮東先生數年前抽空回答了一封不明來歷的電郵。

當然還有曾小姐德叔兩位「耆英」對我做人態度的啟發,還有那些在我心中但沒有寫出來的名字...

萬事起頭難。現在,最困難的起首工作總算做好,能夠有過得去的的錄音作品上載到這裡來。

未來有甚麼挑戰我不知道,但堅持理想,不斷有方向和有方法地自我學習,應是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故事中都出現的部份。希望你人生的損益表裡除了有現實和$$$外,還會有理想,感動和笑容。

未完待續 ──

2008年3月4日星期二

Chapter 17:放遠眼光

這個「大長篇」回顧了我建立網誌的原因、背景,和詳述了大學畢業後,我為何選擇失業而去做沒收入的錄音「事業」。

錄了才三年多,經驗和技巧還屬幼嫩,本不應拿出來折磨別人的耳朵,所以寫了一大堆的背景,希望靠一點包裝去騙你聽聽屬於我的聲音,亦希望能啟發你去尋找屬於你自己的聲音。

雖然到現在還沒有甚麼成就,但一個被很多人視為無聊的「遊戲」,卻令我思想了很多問題,又訓練了我有面對不安和疑惑的勇氣和意志。要是我一畢業如很多人那樣的朝九晚不定的上班,也許我不會有思考的閒情逸致,反正每個月都有人出糧給我,做好分內事,少做少錯,阿彌陀佛。

全球化令世界在急速改變。現在你擁有的專業技能將來有極大機會派不上用場。真正能使你跑出來的是你的價值,態度和不斷自我學習的能力(沒有多少人會願意把你教得比他還聰明),而不是你的專業。

我們常取笑人說「周身刀無張利」,但我卻想只有一把刀的話,到底能用多久?當那些在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精英,願意以更少的報酬貢獻更鋒利的刀的時候,我們該站在怎樣的位置?

Chapter 16:生活的真締

記得別人這樣的一個夢境...

I dreamed I had an interview with God.

"So you would like to interview me?" God asked.
"If you have the time" I said.
God smiled. "My time is eternity."
"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in mind for me?"
"What surprises you most about humankind?"

God answered...

"That they get bored with childhood, they rush to grow up, and then long to be children again."
"That they lose their health to make money...and then lose their money to restore their health."
"That by thinking anxiously about the future, they forget the present, such that they live in neither the present nor the future."
"That they live as if they will never die, and die as though they had never lived."


我們不都是這樣嗎?懶上班趕下班,搞small room politics*,還是期待著上班,依依不捨地下班,掛念一下身邊的友人,感受一下生活的滿足? When you work your true vocation, you'll glide through the day effortlessly as your endeavour prevails... 為甚麼老闆為忙碌而高興,而打工仔卻為繁重的工作而有所怨言?

幸運的城市老鼠走的是大馬路。努力讀書搞活動,然後找間大公司工作幾個年頭,也許不用到三十歲已有所成就。鄉巴鼠只有偏狹的小徑可走,還走得很辛苦,途中或會迷失、會跌倒、會失望,但他面對困難時那獨特的生命力,和他沿途所得到的寶藏,卻非常人可以擁有。

人生必定有起跌,現在當那一種老鼠不要緊,幹甚麼工作來賺取收入也不要緊,最重要是你生命中有一項你努力追求的 ── 事業。

=====
* 在一個細小的房間內錄音,基於聲音的過度反射,會產生所謂駐波(Standing Wave)和梳形濾波(Comb Filtering)等問題。這種非理想的聲學環境被稱為small room acoustics; 在細小的辦公室裡工作,基於人口的過度集中,會發生不少的人際關係問題,也許可這可稱作small room politics吧!

Chapter 15:Learning courage, taking risk

你不願冒風險的話甚麼事也做不了,不單音樂是這樣,人生亦然‧‧‧

喜歡錄音,是因為自小夢想可以在一間佈滿電子儀器和訊號燈的地方公作,就像神州六號和企業號的駕駛艙一樣。不過在現實世界,也許只有核電廠,伺服器房和鐵路控制室才會有這樣的環境,作為一個被標籤為「文人」的人,現在就能做到的有限。幸好科技和音樂的完美結合,令我可以初步實現理想,縱使它沒有為我帶來任何收入。


「除了音樂,你還想做其他的事嗎?」當然想,我現在從事的IT工作都是我理想的工作,雖然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我的職業。音樂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但我願意將它做得足夠好。

「之前花了數時間在音樂上,損失了不少工作經驗,你那時怕沒有人會再給你機會嗎?」當然怕,機會很是重要。

「搞文化的都不發達,你擔心嗎?」擔心,我想我關心和愛護的人都能過好的生活。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害怕和擔心,但正確的態度是去克服和管理這些負面情緒,而不是讓它們去控制你的生命:

We have to learn that fear is normal. We all live with lots of fear, but only
few deals with their fears rather than turn away from their dreams. You can
always train yourself to get used to living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fear. The
best way is not to jump into a big risk with both feet, but to first challenge
yourself with smaller efforts.

「萬一事情不如想像那怎辦?」
Be gentle to yourself when you take a risk and it doesn't work out quite right.
Don't use the word 'failure'. Very few of us fail entirely. We just fall down,
make a mistake. This is the way in which we used to learn but forgotten as we
grow.

「萬一損手爛腳又怎辦?」

Often we think the safest course is to stay in one place, try to be content with
a miserable situation. But it's also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not taking risks. We may just have misjudged the level of security we truly
have. Or even worst, we may slowly eat away at our own sense of worth, our own
happiness.

你不願冒風險的話甚麼事也做不了,不單音樂是這樣,人生亦如是...

リスクを負わずにいても、何も始まらない。だから、とにかく思い付いたらやるごとが大切。これは音楽だけではなく、人生のあらゆる側面に共通していえることだ。
-Mario Caldato (四度奪得格林美獎的唱片監製)

Chapter 14:You can't find things which are not supposed to be found

肯擺脫慣性能讓你發現更多你從沒想過的新事物...

CV, 也寫過不少,但總是寫不好。老實說,我並不認同它背後所代表的理念,而且它一般只能為你找到工作而不能為你帶來事業。一個人的價值不應體現在它的規格(specification)上,用衡量機器的方式去衡量人,並不全面。看CV、做interview,有如吃即食面,方便便宜得來沒營養和味道可言,多吃無益。

不少背景相近的朋友都慨歎在香港可從事的職種很少,大部分人都在做著相同的事;另一邊廂,老闆們又概嘆年青一代的不濟。

所謂的「客觀」、「共識」、「主流」,很多時都只是一個妥協,其之上有更為合理的真實。無論你的角色為何,一天不改變舊觀念,一天不會有新發現。用同一個方法老是請不到你想請的人,是不是先要檢討一下自己,改變一下方法呢?用同一個方法老是找不到你想找的工作,是否方法出了問題?

一千個人的履歷都是那副悶樣子,有更好的方法嗎?

肯擺脫慣性能讓你發現更多你從沒想過的新事物。「師父教落」,主流的看法不一定對,只是沒有人站出來說錯罷了。請學會Think Different。若你發現自己「找不到」一些東西,那可能表示那東西根本不是「找」回來的。

很多東西需要培養和建立,不能說找就能找到。

Chapter 13:有工作就有出路?

對沒有「專業」的人來說,在香港要找非金融貿易地產物流旅遊銷售,而又能持續發展的職位,並不容易。但有工作就是有出路嗎?

雖然寫寫錄錄沒有為我帶來收入,但我把它們當成自己的事業一樣去認真對待。

我們習慣把帶來收入的那件事,稱為「職業」。若「職業」對你來說只是維持生活的手段的話,盡其量只能稱為工作(work);過程中遇到不快,你只能無耐的說:「工作就是這樣的了」。

職業(career)應是你一生持續追求的目標。他不保證你衣食無休;她亦沒答應有一天會成為你的另一半,還要你每晚陪伴至夜深以表誠意,但第二天醒來,你仍會為你沒有時間睡覺而感到滿足、快樂﹍

事物分兩種:一種是easy to learn,另一種是difficult to learn。

專業,屬於easy to learn;透過了解自己而覓得終身事業進而努力追求的技能,屬於difficult to learn。

尋找工作,你交上履歷表,回答一些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就可以,no creativity is needed; 尋找事業,所有可量化、可量度、可證明的技能都不一定能幫上忙。所以有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找到。

2008年3月3日星期一

Chapter 12:接納你的獨特

當發現你的路和別人的一模一樣時你才需要擔心,因為任何一個人均能取代你...

決心學習錄音後,大學二年級的暑假,開始看書自修錄音室設計和音樂製作的理論,並不時向德叔請教Acoustics有關的問題,又定期瀏覽有關的期刊了解器材的資訊。三年級時借修讀電子音樂課程的方便,請求教授批准我在Studio空置的時候額外實習。大學畢業後找工作不太順利,於是便藉此機會完成自己的心願。05年中,終於能學以致用,找到一本日文的錄音雜誌,從此期期追看...


實習時常去的港大Electronic Music and Recording Studio,總值數百萬。

過程中體會良多。

很快又大學畢業了,經濟環境開始好轉,同系(女)同學都漸漸找到不錯的工作。看著別人的工作漸露曙光,而自己則「同志仍雖努力」,信心開始有所動搖,對是否應繼續追尋一直以來的目標,亦開始感到迷莽。

錄音費時費錢又費體力,一首歌錄二三十次的情況常有發生,邊做全職工作邊進行的話,根據以往的經驗,身體不可能支撐把兩者都做得好。往後的幾個月慢慢從朋友口中聽到工作的情況,明白到世界上很多東西並不適合自己,每個人應有自己獨特的路,每種工作都有從中可以學習的地方,何需介意和別人不同?

既然已有目標,何不把用來擔心的時間用來做要做的事?有合理理由失「業」又有何不妥?想通了,又再次投入錄音的摸索工作。

邊做邊體會到錄音不是一門科學,沒有書本能教你怎樣在你(有限)的環境用你的樂器錄出你追求的那種聲音和感覺。還有的是,理論歸理論,做起來上來還是要受制於現實因素,很多方面都不能盡如人意。生活就是這樣,也就去學習怎樣利用已有的資源去做到最好吧。

Chapter 11:錄音原來不簡單(續)

大學一位老師所說,「三年大學生活,讀書以外,如果沒有適當的課外活動,或未到過外國作交換生,又或沒有幾個公開比賽的獎項,找工作時事倍功半」。我就是那個事倍功半的人。


但事實上,認真的錄音工程(recording engineering)並不比學會事務或公開比賽容易,當中涉及的知識,亦並非一年半載可掌握得到。錄音亦亦不是閉門做車。你要到處找人討教和物色器材,有的看死你沒本事而懶得理睬,有的見你有誠意才「贈你兩句」。即使有製成品,也得不斷與聽眾交流去找出彼此都認同的聲音。如日籍錄音大師內紹映二(うちぬまえいじ)所說,要能融合聽眾的期望與及自己的感情,才算是專業:

「リスナーの目線に立って、求めているものと自分の感情の引き出しをうまくミックスすることがプロのミキサーだと思います。」

自己花在錄音的時間,頂多只是數年而已,但老師卻已當了三十年。我懂的,連皮毛也稱不上。因此,我專敬我的老師,亦專重我在做的事,縱使明白的人很少很少。

這年多來體會到「錄音」和「做音樂」是兩碼子事。科技進步,一台電腦,數個軟件,沒有樂器也可做音樂。一個咪、一件樂器,與及它們身處的聲學環境,要運用得好的話,是一輩子的功夫。前者好比工作(work),具備所需條件,通過面試,盡忠職守,便算過關。後者好比事業(career),不花上個數十載根本做不出成就(achievement)來。


每個旋鈕背後均蘊含專業和判斷...

Chapter 10:錄音原來不簡單(續)

世界真的很大很大,按鈕背後一點也不簡單...

高考以後,有機會到大學的音樂系面試。當時,我竟帶用電腦做的假伴奏去面試。在古典音樂界,這是非明文禁止但又不會被欣賞的做法。

面試(失敗)後順道參觀了Recording Studio。原來音樂是機器做的:控制室、錄音室、蘋果電腦、電子合成器、Pro Tools、訊號處理器、真空管放大器、集線器,沒有一個真正明白是甚麼。當時我就如你看到這堆名詞一樣不知所云,還要承受那過千個按鈕帶來的震撼,頓時感受到甚麼是大學。

這時,又再一次想起「昂貴」二字。原來要做到心目中的質素,不單要有專門的機器、聲學環境和技術知識,還要電腦和一大堆的電子儀器。病向「錢」中醫,患上愛音樂症,錢包又不爭氣,就只有靠自己努力賺醫藥費了。

一做就做了三年兼職,加上兩個主修,身體又不是強壯,結果有段時期弄得一下班就呼吸困難,還以為有毒氣。沙士期間,更無故心跳得要再次探訪廣華醫院(幸好還健在)。原來世事沒有盡如人意的,要兼顧學業和理想,得犧牲健康;要把時間和金錢用在錄音上,還得放棄更多...

Chapter 9:錄音原來不簡單

由一個數十元的咪加一台入門級電腦,到幾經辛苦才買得起的電子儀器;由快快樂樂地幹到戰戰兢兢地幹,一切都超乎我的預期,但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從小學開始錄製「翻版」卡式帶,到後來嘗試灌錄唱片,「錄音」在我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曾出現過。從認識德叔,慢慢了解甚麼是錄音,到受人啟發進而決定以自製音樂為中心建立網站;從三年近乎「兼職讀書」的生涯,到畢業後決意努力完成心願...又是另一段印象難忘的旅程。

起初,我的構思很簡單:找些喜愛的配樂,加上已有的卡拉OK咪用來錄製長笛,以為不消數月就能完成。當時一個名為Luncymusic的個人網站,也就是用這個方法建成的,在香港獨一無二。後來才出現一個叫「曲奇女歌房」的網站再以「錄歌仔」為題。

記得第一首試錄的歌曲是Shall We Talk,旋律很適合長笛。一個叫WinGroove的MIDI播放器和一個簡單的混音軟件,加上咪和電腦,就是我全部的錄音「器材」了。那時對錄音一無所知,效果當然極不理想。後來認識了Calkwalk軟件,才懂得如何為錄好的音樂作修飾。不過,garbage in garbage out,錄得不好的聲音就是不好,加上要應付高考,做網站只視為練習和消閒之用。

Chapter 8:成功的態度(續)

我唔知你係邊個。你記住我今日講o既說話,
如果你仲係咁吹法,你吹咩笛都會係o甘衰聲!


記得03年有白金做的長笛來港,德叔去了試吹。白金的阻抗很大,功夫底子差一點基本上吹不動,而且你越用死力它越不響。其中一位某大專學院的長笛本科生也來試吹,聲音非常不像話。以上那句話是德叔看不過眼對他說的。

我聽過那人老師的演奏會,聲音和他學生的一般「好」,只靠技術和選曲作遮掩。很明顯,是我們的長笛教育出了問題。問題在那裡也許不用多說。說到底,音樂還是用來聽的。

不過,這位執著的長者並不是只懂批評。數十年前當他還是大會堂音響工程師時,便常主動請教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奏家。六十年代法國長笛大師Rampal來港,他便到人家下榻的酒店向人討教。因吹得不好,給人教訓了一頓,才乖乖回家跟據人家所講自行鑽研。

所以,當前輩指正你的錯誤時,先不要動氣,也許他也曾為自己的錯誤而被更嚴厲地指正。動氣前先要動腦。


Chaper 7:成功的態度

成功人仕與普通人的分別,是前者即使見到所有人都用同一個方法去做同一件事,他仍然能堅持去找尋更好的做法,而且還敢於指正自己和別人的錯誤...

又回到音樂來了。中六時認識了長笛演奏家德叔。他雖已年過花甲,但對長笛和HiFi仍然充滿熱情。德叔的笛聲如奶昔般嫩滑,完全不是坊間靠死力吹的那種「兇神惡煞」聲。音色(Tone)對他來說比甚麼技巧都重要。

德叔常強調凡事懂方法,便無須死來。明明能夠輕鬆完成的事,又何必浪費無謂的氣力呢?一件事要做得好你必先做得容易,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做得出來的話,請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也許你沒有動過腦筋,也許你應珍惜生命,做適合你做的事情。在德叔理論的影響下,我逐步把以往僵硬的聲音改善過來,即使離「專業」還是很遠。

除了講方法外,德叔又喜歡講人的不是。如果你沒有足夠實力但又以批評為樂,我相信沒有人會欣賞。但如果看到整個你關心的領域裡,有著極大的問題而又無人能指出來,你忍心白白看著問題惡化下去嗎?

港大的賴老師就是看不過眼我們的外語抑揚,都說成像廣東話一樣,於是才推行全民正音運動。從德叔及港大最喜歡改別人口音的Ms. Lai身上學到的重要的成功態度是:為別人工作而不是為自己工作。

Intermezzo 2:翠兒姑娘,Fanny姐姐

希望有機會重遇妳們...

這樣不時進醫院小住的日子也過了幾年。高興的是認識了兩位很好的女孩子。漂亮的那位見我用報紙做垃圾袋子很是趣致,十分喜歡我。每當她走過床邊,我都會把垃圾袋子掛在床頭櫃上哄她笑。一次她穿著翠兒的T-恤下班,請我吃了一個冰淇淋,以後就再沒有見過她了。

人很好的那位知道我也喜歡音樂,常和我談音樂的事。出院時她請我吃了人生第一次的西餐,又買了一隻長笛唱片送給我。廣華的Fanny姐姐和紅十字會醫院學校的老師們也對我很好希望有機會重遇妳們...

中三時醫院說有做手術的空檔,問我意下如何。那時我一口答應了。手術前的一天我不可以吃東西也不能喝水,還要 ... (兒童不宜)

「你要姑娘幫你還是阿Sir(男護士)幫你?」
「你來可以了,我不要男的!」

手術當天醫生問我要半身麻醉還是全身的,既然難得可以進手術室,當然要見識一下,怎能睡?我就說要半身。怎知半身麻醉是會痛的,一面動手術一面後悔。眼睛盯著屏幕上自己血管的影像發呆...

「喂,快起來,做完了。從沒見過人這樣也睡得著的!」

原來我因等得太久自行全身麻醉了,加上醫生是中學的Old Boy,當然可以放心入睡。

Intermezzo 1:生命無價

當你親身體驗過人生的無常以後,你會發現很多一直辛勤追求的真是身外物,最重要的是你的身體和精神健康...

小五那年的一個上午,是體育考試的日子。試後四個小時心還在不停地跳,經醫生診斷,當時心跳每分鐘超過160次,又不規則,非進醫院不可。

從公司趕回來的母親把我送進廣華醫院,急症室的醫生立刻把我重重圍住,並替我接上心電圖機。醫生用「外星話」交換了意見後便替我打叫APT的針。藥水流到心臟時會有就要死的感覺。雖然從沒有試過要死的感覺,但你會知道它就是那種感覺。緊張過後,我被送到了ICU。

當時ICU並沒有現在般出名,也從沒想過要進去。在醫院看著病人出去了又進來,進來了再沒有機會出去;今天還一起玩拍打心電圖機裝病危的小朋友,第二天就因病去世了。不單老人「化學」,我和你也同樣「化學」。

今天賺的錢你不用明天還在,但今天沒有好好保養的身體和浪費了的生命,不一定能留待明天用。

Chapter 6:再遇彩虹

升中了,發生了第二件事:每個同學都要學習一種樂器。一說到音樂,我就知道一定逃不過「錢」這一關。

小五那年的一個下午,意外地把收音機調到了香港電台第四台,發現了比四大天王更美妙的音樂。自始,就多了古典音樂這個朋友陪伴我。由於沒錢買唱片,我會用儲起來的零用錢購買錄音帶,把喜歡的音樂錄下來反覆聆聽,這是我最先弄的「錄音」。

那時我對「錄音」要求也很高,也花了不少零用錢。磁帶要用IEC二型的,因音色較好;又要買60分鐘的,因磁帶帶基較厚,磁干擾比較少。錄了多餘的聲音,我會小心地把磁帶捲到適當的地方把它洗掉。錄滿了的卡式帶我會設計一個封面和在背面寫上曲目。一個小學生就是這樣的對待音樂。既然聽音樂貴,學音樂必然更貴,做音樂更是無底深潭。

選樂器?報名表上的名字我一個也不懂,見長笛樣子很美,那就學這個吧!第二年按道理可以不學,但為免浪費之前的努力,結果還是決定把它學好,說不定將來可以在交響樂團當樂師。就這樣一學學了十多年。

中二那年被曾小姐召進管絃樂團,中三透過一次香港管絃樂團樂的宣傳活動認識了當時的長笛首席。感謝他體諒我的環境,免費教了我一年多和對我的鼓勵。中四時初試灌錄唱片,鑒於技術問題監製最後用了我認為是最壞的一take,我對自己說:將來我要自己當監製。

大學畢業了,雖然發現更多和音樂同樣值得做的事,但至今對長笛那(本應是)溫柔賢淑的性格仍然鍾愛。

Chapter 5:初遇彩虹

音樂在甚麼時候才會變得便宜?也許永遠都不會;到底會否有奧林匹克音樂會?可能也不會有...

令我接觸音樂的是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小二時母親在工廠新年抽獎中抽中了一台雷射唱機。當時的電視音樂節目很流行送CD,對於一個家裡買不起唱機的小朋友來說,能聽一張唱片已屬於「夢想」的層次了。終於有了硬件,幾經辛苦才哄得母親買我價值一百二十多元的軟件。這是她差不多兩天的收入。

「媽!CD下面有彩虹的呀!」

我把「彩虹」放進唱機,充滿期待地按下播放按鈕,聽到摩打聲和雷射鏡頭的尋軌聲...「こんなこといいな できたらいいな あんなゆめ こんなゆめ いっぱいあるけど」就是我人生第一次從雷射唱片聽到的歌聲。歌詞在唱「這樣的事多美好,如果能實現多美好,這樣的夢、那樣的夢,我有很多很多」。這多少又是童年的我、甚至是現在的我思想的寫照。

叮噹、忍者小靈精、小忌廉、亂馬1/2和龍貓等唱片裡的歌曲,就是兒時一直陪伴我成長的「玩具」。

那時一點日文也不懂,但我每一首歌都懂唱。中一歌唱比賽時因唱了一首日文兒歌,而讓教音樂的曾小姐認識了我。她自中學時期以至我大學畢業,都對我照顧有加,是我最敬佩的老師。她說學音樂是要學習欣賞別人的努力而不是去挑剔。她又說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人。

然而,在職場上又有多少人能抱著欣賞的態度做事?我相信,「態度」比「實力」更能決定一個人或一間公司的成敗。


我擁有的第一張唱片
(1990・10・1 日本コロムビア株式会社 COCC-6833)

Chapter 4:兒時情景

小時候家貧,沒甚麼好玩,書本和音樂就成為我生活的重要部份...

音樂並不是我自小就有的興趣。由於家境不好,住的是天上隨時會下「泥雹」的舊唐樓,一直住到進大學。幸好,每次都沒有被打中。那時每個男孩子都愛玩的任天堂,我從沒擁有過。我有的只是數個毛公仔,以體現男女平等的精神。所以,我到現在仍然喜歡公仔。

小學時讀上午校,每天放學吃過午飯就是看書的時間。看完書學到的理論沒地方用會很可惜,於是閒時便買些機械零件,在家做搗蛋工程師。記得最得意的作品有「擦黑板吸塵機」,用卡紙拼接的衛星模型,一輛來回地板和窗花之間的「登窗纜車」,和偷偷拆掉母親的電吹風做的會在地板上浮起來的船。

小學時期一位很要好的同學,常來我家吃掉我的午飯和陪我玩,我很多的作品就只有她玩過。

她文史數理和繪畫,樣樣精通,喜歡和老師吵嘴和聽小鳳姐唱歌,現在更已是一位經營顧問。記得04年三月她和另一位朋友替我慶祝生日,我們的話題竟是Quantization Error(量化誤差,一個數碼訊號處理的概念),聽得那位朋友一頭霧水。

除了書本外,兒時我的另一資產,便是這位好朋友,縱使我們現在已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Chapter 3:你不明白的話,我不能告訴你

2004年大學畢業後,我沒有如其他同學般外出找工作,而是每天在家鑽研既困難又敗家的錄音...

當你要做大部分人都沒想過要做的事時,得準備十萬加倫的忍耐和勇氣。當你覺得要做某些事是再容易不過的時候,請檢討一下你是否忽略了某些東西。

自己替自己錄音有多難?它就像要你拿起手術刀自行動手術,看著自己是如何的「爛」卻仍要保持冷靜一樣。很多時手術還沒有動就已經嚇死了。咪高風是一個不停告訴你你做得不好的惡魔,你得花時間去學習和它相處。

錢,我沒很多;時間和生命,沒有人知道自己有多少。我只知道如果你有一個目標,也就不要埋怨環境不好,不要藉口時機還沒來臨,只管從立刻就能做到的部分開始,一點一滴地累積下去,總有成功的一天。若你做的是真正有意義的事,你會發現願意幫助你的天使就在身邊。

錄製幾首歌曲談不上是成就,但它們讓我懂得鍛鍊本事比累積金錢更具長遠價值。你會因投資失利和疾病而損失金錢,但你的學識和做人態度,永遠都是你的資本。

當然,無論做任何事,要獲得所有人的認同和理解是不可能的。但我希望盡量使人理解,所以你看到了現在這個長編大論成長故事。若看完了,你仍想說「你真無聊」的話,我只會回應一句 “If you don’t understand, I can’t tell”。

Chapter 2:音樂背後

從經濟層面上看,音樂似乎毫無作用,唯音樂背後所蘊含的追求卓越(strive for excellence)和不斷改進(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精神,卻能應用於任何工作,甚至能助你建立事業...

本來,我只打算做一個純以分享自製長笛音樂為目的的個人網站,但人長大了,漸覺只做音樂,沒有太大意義,反正會做的人多的是。比音樂更重要的,是其背後的那個人。若他的甜酸苦辣和心路歷程,能讓你明白對一個小小理想的堅持,能如何推動人去不斷學習和思考,這數年來的工夫也就沒有白費了。

夢想(又或是理想),是一個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概念,你只有親身去追求它,才能明白其意義所在。可幸的是,音樂能把難以言喻的情感和信念,以比3G也好802.11n也好更高的速度上傳到你心中。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容得下夢想樂園的地方,是否去開發完全由你作主。你不用補地價,也不用公開招標,但要一份堅持,和確信你所做的事有其意義的那份信念 。

Chapter 1:網站緣起

一篇雜誌的專題報導,竟為我帶來人生的第一個夢想...

2000年,從電腦雜誌看到一篇有關網上作家的專題報導。那時人人都在說.com,雜誌亦順應潮流報導如何透過網站發表自己的作品。Cat's Cafe是其中一個搞得有聲有色的網上小說站。好奇之下,一名中六男生就坐在網主貓貓的虛擬Café裡,初嚐讀愛情小說的滋味。

貓貓一直地寫,最後真的成為了小說作家 。這種透過網絡的力量和個人努力而最終覓得理想人生路的過程,對我來說特別吸引。我在想,若能通過音樂、文字和親身經歷去鼓勵別人要有理想、目標和堅持並敢於面對風險和恐懼,何嘗不是件有意義的事?

2008年3月1日星期六

歡迎辭

歡迎光臨我的《週末錄音室》!你可以在這裡下載收聽我在家裡錄製的長笛音樂。

這是個以長笛音樂為中心的網站,所有歌曲均以家庭錄音(Home Recording;宅録たくろく)方式錄製。原創的音樂、專業的編排,都不是我的專長,很多人都比我做得好。你聽到的旋律和編曲,絕大部分都是改編自別人的作品。

建立網誌的目的是想如樓上cafe一樣,營造一個讓你的身心都能平靜下來的環境。因此,未來《週末錄音室》將會以演繹為主,創作為次。

說完未來,想回顧一下過去...

從2000年"我也要擁有自己的網站!"時的那點稚氣,到後來演變成一個認真的「錄音工程」和生活目標,要為這裡寫個簡潔的序言實在不容易。但只要你願意花一點時間,我相信你會感受到我透過音樂帶給你的訊息。那是甚麼?不用告訴你,你會自己找到的!

不知甚麼原因,現代人都喜歡可以唱的歌,也許他們有太多的話想說了。不過,「盡在不言中」有時比甚麼都說出口來得更有味道。希望透過我在選曲、演奏、錄音和混音各方面的選擇,能讓你拋開歌詞,從另一個角度感受音樂和聲音的動人之處。

基於金錢、器材、環境和技術所限,我的錄音作品不一定動聽,希望你能給我支持,讓我能繼續做下去,並做得比現在好。

這裡除了音樂,還裝載著它背後的那個人所堅持的價值。希望放在這裡的甜品,與及很想把食物做得好好的,令吃的人感到溫暖窩心的那個小伙子,能提醒你除了拼命工作和賺錢以外,你生命中應有一種你要追求的東西。 

開場白:除了工作,還有職業

我們習慣把帶來收入的那件事,稱為「職業」。

若「職業」對你來說只是維持生活的手段的話,盡其量只能稱為工作工作(work);過程中遇到不快,你只能無耐的說:「工作是這樣的了」。

「職業」應是你一生夢想追求的目標。他不保證你衣食無休;她亦沒答應有一天會成為你的另一半,還要你每晚陪伴至夜深以表誠意,但第二天醒來,你仍會為你沒有時間睡覺而感到滿足、快樂。

音樂雖不能為我帶來什麼收入,但我還是願意時刻陪伴左右,並將彼此相處的點滴,記錄在這裡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