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6日星期一

IDEA #447:聞歌不起舞

最近在書局看到一本叫“2052”的翻譯書,看了一小部份,看到作者對未來四十年世界的發展不甚樂觀:經濟不再增長、資源更不平均分配、勞動力減少、資本主義制度衰落、消費疲弱、政府更不民主… 不能儘錄。

的確,對於未來雖然沒有人可以完全把握,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並不會比現在好。因為人類面臨的問題規模實在太大,如能源不足、環境污染、經濟不穩、反常天氣、全球暖化、惡菌繁生等,並不是單靠民主政治、科技發達或知識增加就能夠找到解決辦法。

晚上看一個比較中日韓三地青年就業處境的電視節目,看到無論在那一個國家,“揾食艱難”似乎都是彼此的共通課題。在中國,要努力擠進一線城市。在日本和韓國,則要拼命考入名校,好讓有機會進入大企業,獲取較高的工資、社會地位和工作穩定性。然而,能在一線城市生活或進入大公司工作的機會,可能只是百分之五。我笑言,患上癌症的機會可能更高。面對越來越艱難的環境和強大的競爭,“超越別人”似乎成了年青人的唯一出路。

依據聖經的觀點,我們的世界的確只會越來越艱難。因為人離開了上帝,其自私和罪惡令世界越走越不平衡、越發越壞,最終不得不由上帝親自來收拾殘局:“看哪,我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不再被紀念,也不再追想。你們當因我所造永遠歡喜快樂。”(以賽亞書65:17,18)

對於我們這些正處於此“末世”階段的人,耶穌曾形容說:“我可以把這世代比作甚麼呢?就好像那些在廣場上玩耍的孩子,對他們的朋友抱怨說:‘我們奏婚樂,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奏輓歌,你們也不哭泣。’”

這段說話除了是直指人對上帝的話充耳不聞之外,也同時預告了我們這個時代是如何的匡謬:一個人聞樂樂起舞、聞悲歌哭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人透過努力能夠換取和積累財富(如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同樣是合理的事情。然而,我們現在很多人即使無論如何努力也賺取不到足夠生活的金錢,更不用說要儲錢投資或買樓。社會上亦出現很多這樣那樣的“霸權”和不公,讓社會流動性大大減少。

“奏婚樂卻不跳舞”和“有工作卻不能餬口”,是同樣的匡謬。

資本主義發展到如此的境況,是因為人沒有充分理解其背後的精神,而只片面奉行“自由市場”和“私有財產”。上帝設立資本主義的原意,是叫能力高而多獲的人能夠把財富分給有需要的人(看巴菲特如何處理自己的資產),而不是將財富當成是自己的看待。

經濟學說要“利益最大化”,聖經卻說不可“賺到盡”:“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利未记 23:22)“分享”,能將貧富差距變成好事(我不比你多如何能分給你呢?),但就是因為人只追求私利,而導致世界出現各種的不平衡。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處境呢?

理解大圖畫:

上帝曾說陽光照好人也照壞人。同樣的,壞事既然臨到自私的人,正直的人有時亦難免被波及。所以,首先的明白世界面對的各種難題,正是上帝邀請人去認識祂的信號。正因為這些問題,人才會明白自己的侷限:我製造出來的問題我竟解決不了。

認識供應者:

一個人若只認識自己,他只會想著要競爭和超越別人,以賺取更多的資源,將來過好的生活(過好的生活然後又如何呢?)。當遇上無法比人強或各種不公平的現象,也就感到沮喪,繼而發展成怨氣和怒火,就像整體香港社會一樣。人若認識上帝,便知道所遇上的只是上帝計劃的一部份,而不至於自卑或怨恨。

安分生活:

上帝清楚應許生活上一切必須的(基本食、住、衣著),認識祂的人必不會缺乏(我親身經歷過各種“騎泥”的供應方法,簡直聞所未聞)。因此工資多少、社會地位高低、能否買得起房子,全部都是次要的問題,而不是生命的核心。上帝給你能力和條件去買得起房子,那麼買房子就是好的,能有安居的保障;若上帝沒有給你買房子的條件,那麼不買房子都是好的,因為多餘的錢能投資在其他地方。

雖然世界告訴我們必須在競爭中獲勝、進大公司、買樓,然後才能過“好”的生活,但這是一個歪理:其一,這樣的話便只有少數人能夠過“好”的生活,但上帝沒有這樣說過。其二,“鬥多鬥強”最終必定遇上個人或社會的極限,是不可持續發展的。

人生最重要的,其實是知道自己的“份”: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有什麽、沒有什麽,然後按自己的位份努力工作(任何正當的工作也可)。多取的,與別人分享;不足的,等候上帝供應,就能夠在這個聞樂不起舞的動盪時代,過豐盛的生活。

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

Soul Phone

自從開始全職教學之後,我特別留意自己的“能量狀態”,就如要不住留意智能電話的剩餘電力一樣。在辦公室工作,可以偶爾偷偷懶或魂游象外,但在教學的X分鐘裡,不可以一刻不留神。所以補充能量、防止能量流失,也就變成重要的課題。

「能量」,是一個抽象和具比喻性質的詞語,可理解為體力、意志和情緒的集合。當體力佳、有工作動力、身心愉快的時候,便會覺得能量充沛,相反便會覺得沮喪乏力。每一個人都有能量高和不足的時候,重要的是懂得如何補充能量和防止能量流失。

要補充能量,可以從飲食、休息和安排時間等方面著手。但防止能量流失卻不容易,因為原來生活上很多的小困難、小情緒、點點不滿,加起來都會讓我們沮喪乏力。只有站出來,刻意留心自己的情緒變化,才能逐一找出能量流失的缺口。

經過一段時間對情緒的關注,我發現手機竟然是一個引致能量流失的源頭。

我選購手機方針是「夠用」便算,不會花太多的金錢,反正可以的話減少使用電話對頸椎的健康比較有利。然而,由於電話已經進化成一部微型電腦,所以軟件系統所需要的資亦源越來越多。起初「夠用」的電話使用一段時間後,便會出現記憶體不足或反應緩慢等「不夠用」的情況,而這種情況在Android上尤其明顯。

年初,我購買了一部二千元的Android手機,起初效能不錯,但隨著使用時間增多,我發現越來越多不順意的地方。當你每天都要費神和這些小問題搏鬥,「能量」也就白白流失掉了。使用這台手機,我要每日多次監察記憶體是否足夠,不足夠的話便要逐一關掉程式。此外,不單打開App的時候要等很久,連關閉App都要等。有時,在人多擠迫的車廂中照相App意外打開了關不掉,別人會以為你在偷拍,情況非常狼狽。

手機反應緩慢,主要原因當然是我付出的金錢不夠多:因為Android和iOS都非常注重美觀,手機要處理大量的動畫效果,要運作暢順你不能不購買高端型號(而iPhone一出來便是高端)。然而,我還是堅持

  1. 科技應該服侍人而不是由人來服侍
  2. 選擇權亦應該在消費者,不能有「被迫購買」的情況

為解決手機消耗「能量」的問題和履行以上的信念,我決定試試Windows Phone 8系統。

這次,我同樣只購買「夠用」的型號(Nokia Lumia 520,不用貳仟元),但其使用體驗卻第一次讓我有愛上手機的感覺:

  • 我喜歡簡單:Windows所有界面都使用平面化的設計,沒有多餘的紋理和圖像,很多地方更只是以純文字方式顯示(如電郵和日曆)
  • 我喜歡安靜:Windows沒有煩擾的提示中心,我不想看電郵和更新App的時候它不會打擾我
  • 我喜歡硬件多於軟件:Windows手機需要大力按鍵才可拍照,能避免意外「偷拍」
  • 我喜歡對細微處著意:按一下文字,Windows會預設選取整個文字並即時顯示拷貝功能,而不是要拉動Cursor才可選取文字,然後長按已經選取的文字才可拷貝
  • 我認為人比機器重要:在Windows上你要查看和編輯的內容很突出,而操作系統的按鈕和邊框很隱晦;Windows首頁沒有牆紙,但會自動顯示和更新你認識的人的照片和手機的圖片庫,提醒你你要關心的人和事
  • 資訊應該按性質分類:我是要找「人」,而不是找聯絡人、Facebook好友或Linkin工作夥伴;在Windows任何關於「人」的資料都放在「People」App下
  • 適時地默默工作、適時地報告狀態:Windows會根據記憶體使用情況自動休眠少用的程式,不會打擾使用者;若打開一個已經自動休眠的程式,系統會顯示「Resuming...」字樣,讓你知道你在等什麼
  • 不論價位都應該有最基本的流暢度:即使只有512MB記憶體,新手機感覺也很暢順,與高端的Lumia 920分別不大,而且同樣附送Word, PowerPoint, Exel, Outlook, OneNote
做了一些調查研究(見http://www.microsoft.com/en-us/news/stories/design/),發現Microsoft的確在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 8的設計上下了不少心思,也洞察到產品越來越遠離人性的局面:
Things had become too complex (including our products) and weren’t centered on people. With more and more levers and controls (and toolbars), the ubiquity and complexity became a barrier to what we aspired to do with software: empower people to get stuff done.

Apple剛發佈了iOS 7,同樣只有高端硬件才可運行,系統的簡約程度亦遠遠不及Windows Phone 8。在此,作為蘋果粉絲的我也要對Microsoft重新予以肯定。這次,在高低端型號都同樣暢順及具備一樣的基本功能的情況下,我終於能夠真正的根據所需要的功能而選擇購買「夠用」的手機!



訂閱錄音室

2013年5月31日星期五

IDEA #446:全息整理(九) ── 只購買真心喜愛的東西

過往也曾探討過關於整理的問題,不過都是從“系統”角度入手,也就是思考如何透過不同的程序和方法,讓物件或資訊得以整整有條。然而,單是“系統”或“程序”往往不能有效解決問題。畢竟一個完整的“人”,除了理性(想法、邏輯)以外,還有感受和靈性(你的取向和價值),單是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一類的東西,並不足以從根底去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很多時,人不是想“應該做”還是“不應該做”,而是考慮“想做”和“不想做”(靈性)、“喜歡做”還是“不喜歡做”(感受)。可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和靈性往往被忽略,以至我們看不到如何去幫助自己和別人變得更好。

我們生活在一個消費社會,什麽都要多、新、快,不能比人少、比人慢和落後於人。因此,購買和消費是無可避免的,如同你不能在農業社會裡不耕作一樣。由於購買的東西品種多、更新快,整理實在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除非你有一套高效的系統或程序去處理雜物,否則控制購買慾──物品的來源──似乎更加直接一些。

理財書籍常強調要分清楚“需要”和“想要”,需要的可以花錢,想要的就要節制,自然可以做到既省金錢又省地方。然而,除少部份極端理性的人以外(理財書籍作者一般非常理性),在有能力購買和非常想購買的情況下不購買,是非常困難的,即使現在不買,將來你也會買。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購買其實是一個自我表達的途徑;你付錢,是為表達你的價值觀/自我期許;實踐價值觀,是爲了得著生活的意義;而上帝就是把人設計成需要尋求意義。

所以,理財書忽略了

  • “需要”的,其實是理性上、客觀環境上對你有益的東西
  • “想要”的,其實是在靈性上讓你滿足的東西

兩者都是“需要”,只是體現在不同的層面。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將花費的對象分為“需要”和“想要”,然後企圖以理性去淩駕靈性的需要。這樣即使節省了很多錢、騰出了很多空間,心靈也不會得著滿足。那麼多出來的錢和空間又有何意義呢?

所以,整理的真正對象其實不是“雜物”,而是讓你感到有意義和滿足的“財物”。這就是爲什麽要清理和丟掉這些東西是如此的困難。丟掉它們,如同丟掉自己,那是多麼嚴重和恐怖的事情(所以老人家不喜歡你丟他的“東西”,他會和你“死過”)。

回到現實,靈性上我們確實需要購買東西和囤積東西,理性上我們確實很想減少雜物,能解決兩者衝突的整理法,似乎便只有

  • 只購買能表達自我價值觀/期許的東西(也就是真心想要的東西)

以將購物的數量減到最少。

舉例說,我凡事都要求“靚”和“細緻”(我心靈深處想成為這樣的人),而我所購買的物品盡都是美觀高質的,一件不合符條件的我都不買,這樣我就能把購買的數量減到最少。當身邊圍繞著自己的都是喜愛和讓你滿足的物品的時候,你自然會加倍珍惜、把它們用好、並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試想想,無論你怎樣混亂,總有一兩件物件你會把它們收得好好的,不是嗎?

或者有人會想自己的價值觀就是“最緊要平”,只要便宜就會購買。這的確是很多人的取向,然而除非你自認很低賤,否則“抵買”並不應該是你想表達的價值觀,被“抵買”所吸引的其實只是人的貪念罷了。所以,“平貨”都是越買越多,而最終變成雞肋。

對於購買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一次經歷...

記得一次家裡用了五年的硬碟座壞了,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有。最後買來一個功能更強大但我不喜歡的同類產品(因為完全找不到喜歡的設計),心中非常交戰,感覺被迫花費在不喜歡的東西上。後來我靈機一觸,把新硬碟座的變壓器連接到舊硬碟座上。結果,舊硬碟座恢復運作,而我還是用著那“舊相好”......

環顧家裡,我購買了很多非常喜愛的物品(錄音器材、唱片、公仔、書籍),即使新產品如何吸引,我還是想一直用舊的。這個不想買不是因為想省錢,而是因為真心喜歡現在所擁有的。

生活在消費社會,人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購買病”(Buying Addictions)。得病的原因不是因為性格和意志薄弱(雖然很多人這樣認為),而是社會過度生產,垃圾產品太多,以至買到不想要的東西的機會大大增加。有時買了再買、買完不用/忘記了用,是因為那個物品並不讓你完完全全的感覺滿足。“浪費”是病徵,“物品不是真心喜愛的”才是病源。

因此,我最近開始:
  • 不掃平貨,只買高質和真。心。喜。愛。的物品,即使價錢較貴
  • 丟掉不是真心喜愛的物品

當圍繞你身邊的物件盡是喜愛的物品的時候:
  • 你會感覺滿足快樂
  • 你不會亂花錢
  • 你會把它們收好
結果,整理變成了自然的行為,而不再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和複雜的程序。化繁為簡,終極的整理法就是“只購買真心喜愛的東西”。

 訂閱錄音室

2013年3月21日星期四

IDEA #445:得自由


登入網誌,才發現今年從沒有寫過文章。事實上,今年不是沒有寫文章,只是把文字的重心放到了教室網頁上。

網站開通後,體會到香港人是不擅長看文字的,所以又得重新設計教室網站,以突出重點。網站現在已經是第六版了,成功吸引到比預期多的人士學習長笛,成績算是不錯。不過,網站應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更新的東西。隨著更多人加入教室,得悉更多市場資訊,相信網站的內容未來將更吸引和「中Point」。

從經濟上看,教導小朋友收入更豐,但我還是相信大人和小朋友有完全不同的處境和需要,需要完全不同的支援方式。在此,希望香港唯一一家“只做成年人”的教室能夠繼續經營下去,成為有特色的音樂服務,而不是一家「僅有一家在左近」的「琴行」。

早上看到兩則新聞。一則論述80後當管理層兩面不討好,70後的看他們為「未夠班」,在90後面前又沒有威信,接受外國教育的又不適應本地辦公室文化。報導訪問了人事顧問,顧問亦只能指出三代人的不同,而未能提出具體解決方法。

其實,如果我們老是抱著下屬是「被管者」,上司是「管理者」的這個奴隸社會流傳下來的觀念,也許永遠都無法突破在「層級關係」中必然會被放大的「文化差異」。只有我們把「層級」這個最大的文化差異去掉,視彼此為「角色不同」,才能締造更和諧的辦公室和更有效的領導。

聖經記載耶穌的十二位門徒曾爭做「大佬」,耶穌卻教訓他們說:「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意思是說,誰要當「大佬」的,就要願意作「細佬」們的僕人,服侍他們,那你就有資格當「大佬」了。

耶穌不是說,你們當中如誰想當「大佬」,就要有威信、要聰明、要有功績、要「夠班」。在耶穌的觀念裡,願意降低身段服務別人的,就是「夠班」的唯一條件。所以耶穌作為老師,竟然親手替學生洗腳。洗腳這個動作人人都有能力做,但不都願意做。能做到這種地步的上司,有誰不服?

另一篇新聞報導廟街和興飯店李老闆推出一小時$68放題,吸引不少食客,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守規矩只吃一小時,但短短一週已做到收支平衡。報導中有句說話特別能打動我──就是老闆說:「有幾何見到個個開心咁來,又好開心咁走,已經賺左好多」。

誠然,上班不開心,是因為我們不是「開心咁來,又好開心咁走」;進入琴行學習的,沒有幾個「開心咁來,又好開心咁走」。那麼,我們有更好的對待工作的方法和有更好地營運音樂教育的方法嗎?

一項吸引人的生意,我想需要有一個Higher Purpose。Higher Purpose不需要是一個偉大的理願景,而只需要是一個別人願意去支援和與之建立關聯的任務。李老闆的心願是用自己的資源回饋社會,我是顧客的話我會幫襯,因為「回饋社會」是我願意支持和樂意成為一份子的運動。

開辦教室,我的Higher Purpose是「讓音樂平易近人」,因為我來自基層家庭,學長笛、學豎琴是妄想;我要上班、要照顧家庭,生活已經足夠刻苦,不需要更多的刻苦(練習)。平易近人的放題和音樂課,必定有人前來拿著數,必定有人濫用,但這些人始終是少數,只要抱著服侍別人的精神,得到的必定比失去的多。

聖經中有「五餅二魚」的記載。那時數千人跟隨耶穌到野外聽道。到晚飯時間,門徒提議耶穌叫群眾解散自行到附近找吃的,耶穌卻要門徒拿出自己身上的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說可讓數千人吃飽。結果,所有人吃飽之後 ,耶穌吩咐門徒收集吃剩的 ,而「廚餘」竟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很多人看這是一個神蹟,是耶穌把食物增量,以至可以分給所有人吃,而且還有剩。但更加可能的,是其實大多數群眾都應像門徒那樣帶備了足夠的食物(就如我我們不會不帶食物就去遠足),只是收起來裝成沒有可吃的。耶穌知道如所有人都貢獻食物,必定足夠食用有餘。所以他帶頭拿出食物分給旁邊的人,讓群眾可以仿效。結果,耶穌所預知的沒有錯。

在資本主義觀念裡,我們常講「競爭」,在辦公室「上位」也是競爭行為。「競爭」背後的思維就是經濟學的支柱──資源是不夠供應所有人的需要,市場不夠容納所有「競爭者」。而聖經提出了另一種的世界觀:資源是足夠供應所有人的需要有餘的。

$68任食也好,$100任學長笛也好,只要放棄「不足」和「競爭」的心態,你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聖經說:「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我們都生活在「層級」、「不足」、「競爭」、「上位」、「威信」、「要夠班」等思想框框下而不自覺,以至工作以至整個人生都不能「開心咁來,又好開心咁走」。

人,無論夠班不夠班,最終都只有一個位置可以上,就是「神位」。所以,「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 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傳道書9:9)


訂閱錄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