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0日星期三

IDEA#114 按比例的愛

愛有多少種?從語言層面上看,我們只有友情,愛情和親情等幾種,但人的感情似乎不能簡單分成三類。不能用語文形容的情況實在太多。

想象你的心是一個單位,裡面有眾多的房間讓你容納不同的人。對於某些人,你只會給他一個小房間,有的你會給他大房間,特別重要的,你可能將幾個房間打通,甚至願意將整個單位都留給他。房間的面積大小有無限個可能性,而且可隨時間而改變。但文字上,我們只能形容它們是小房、中房、大房、超大房。再多的話,我們的語言系統便已經容納不下。

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了根據文字標簽去理解和另一個人的關系,甚少直接面對自己的感覺。那個人是我的"男/女朋友"(<-標簽),所以我要對他怎樣怎樣,我可以和他怎樣怎樣;而不是直接問自己想對他怎樣,然後想"因為我對他滿足了A, B, C這三個條件,所以大概我們是情侶了吧"。

怎樣稱呼,其實毫不重要,亦不能是重要。

做"朋友"的,可能比身為"朋友"所應做的做得多;做"情侶"的可能比身為"情人"所應做的做得少。“友情”和"愛情"的最基本結構是兩個人之間的愛。兩種關系中都存在著愛的成分,要回答兩種愛有什麼分別,卻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問題。就如痛有很多種,但所有的,你只能用一個字表達,稱為"痛"。所以,形容感覺的文字是相信不過的。

稱為“情侶”的一般會密密通電話,稱為"朋友"的,也能做相同的事。所說的內容,語氣和用字雖然不同,但不同的程度又有多高?"情侶"會有身體上的接觸,"朋友"間同樣可以有。在性觀念比較開放的地方,朋友之間也會發生一般我們稱為是越軌的行為。況且,發生關系的可以不是情侶,而只是伴侶。

你會記掛著你的情人,同樣有會記掛著你的友人。兩種掛念有何不同?又是回答不了。你的情人與異性朋友多談兩句,你會吃醋;但細心回想,可能你也試過為一位好朋友對另一位朋友比對你更好而感到不高興。

要寫的話,各感情之間的共通性實在太多,也許“愛”就只有一種,只是表達方法和稱呼的方法很多,然後我們便根據稱呼的方法去引導自己的行為。

說到底,“愛情”和“友情”的課題都是“愛”;人的能力各異,可以付出的愛程度亦不相同。“我擁有的就只有這麼一個小單位,但全都給你了“的時候,擁有整個單位的可能就是你的"情人",但對於擁有大單位的人來說,他預留給"朋友"的小房間,可能已比你的小單位大。“愛人”和“朋友”的界線在什麼地方?還是根本沒有分別,我們只是選出最好的"朋友",稱之為"情人",再而稱為"老公"和"老婆"(再再而"衰公","衰婆",再再再而"死衰公", "死衰婆")?

2008年4月29日星期二

音樂甜品#6: 放課後の音楽室

在香港,認識這首曲的人我想不太多。一來創作它的結他二重奏GONTITI(ゴンチチ)在港並不有名,加上在流行音樂界甚少有純樂器的組合,所以一般不會特意找這類的樂曲收聽。但聽過他們的音樂後,你便會發現音樂中既有流行音樂的歌唱性(任何人都能夠很容易得哼出旋律),又有器樂曲(寫給樂器的純音樂作品)的細致。

以學校為題的歌曲在日本非常流行,不時便會有以畢業(卒業)為題的作品出現,而且旋律都非常優美。也許,學校給人的,就是那種感覺。

讀書的時候,每年都有聖誕假和暑假,除了腦袋可以休息以外,身心和精神都能得到更新。每個學年,我們都會充滿希望,想想這個學年我要怎樣過;遇上新同學,又會感到分外的興奮,希望結交到新朋友。

出來工作,除了週末和年假以外,就沒有能令人感到充滿希望的時刻。不斷重覆解決相同的問題,不斷做著做不完的工作,總給人不知目的地在何方的感覺。即使轉換個新環境,同一樣的問題,依然存在。

工作,不是辛苦,只是缺少感動和希望。不會感動的人,也就不懂得如何去感動人。世界上,動人的公司很少,工作對大部分人來說都不快樂。

很久沒有將歌曲送給別人了。

一邊做,一邊想起住在我家樓下的新朋友“業主”(我住26樓,他住20樓)。業主的工作對我來說是苦差,既要被逼用愚笨又費時的方法去完成工作,也要在電話中被不講道理的人怒罵。每天上班,總希望能在messenger中跟“業主”談上兩嘴,才覺得安樂。沒有特別矚目的打扮和外表,就是那一點點的氣質令人(我)欣賞。

感動,需要學習。時刻感謝身邊的人和事,就能從生活中找到感動。現在,就將這首歌送給我的業主(請不要加我租!!)。


*按兩下播放按鈕,開始播放。

音樂甜品#6: 製作筆記

這是首次另辟專題寫音樂的方製作方法。寫下來,主要是作為紀錄,方便日後參考。所以專業用語我不想解釋太多,有興趣的話,可在網上找到更多資料。

吃飯我喜歡味道淡一點的,吃糖水我也喜歡不下糖。

但最近和朋友前往一間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煲仔飯吃晚餐,發現偶爾嘗嘗味道濃的菜,感覺也不錯。所以這次的製作,下了不少味精。

這次,我想製造一點溫暖感,所以特意將鋼琴的聲音通過壓縮器和均衡器調得低沉點。然後,我將整首曲的高頻部分用另一個具線性相位特性(Linear Phase)的均衡器增強了約兩分貝,以營造空氣感。整個歌曲在最後再經過模擬調音台的均衡器和抖動處理(Dithering),轉換成MP3檔。

長笛部分錄了三條聲軌。先錄的是主旋律部分,然後再在歌曲中部(00:30)加入主旋律的合唱(doubling)音軌,該音軌加入了兩個延時效果器(Digital Delay),為聲部帶來更多的空間感。樂曲的後面部分(01:53),會聽到另一個長笛聲部。其在信號處理上用了與主音長笛不同的手法,使其聽起來和另一個自己有所對比。

我在想,兩支長笛比一支音色要豐滿得多,就如人自己一個活著的話,會失去很多色彩一樣。

2008年4月28日星期一

IDEA #113 附加價值

最近,公司很多同事都因被迫出席一年一度的marketing event而感到沮喪。

每天的生活都有開心和不開心的部分。但若只注意自己的情緒,那和在街上遇到各式各樣的人,而你只關心他是男人或是女人一樣無聊。"噢,又是一個女人", “噢,又是一個男人”...

相反,若懂得在情緒後面加上"因為"和"不過",你就能為每天賦予意義。

"今天的會超長,弄得沒有時間工作。不過,從XX口中聽到了很新穎的見解,也算有得著。"
"音樂做了那麼多年都未能達到專業水平。不過,有能力去做已是很好。"

每天早上等車,我都會見到一名年過四十的女士,穿著非常青春的服飾在等候一輛私家車。今天,她的紫色上衣上面的是星星圖案,配上百折裙,完全是二十多歲的打扮。

若我只關心她的衣著,又或是說她是個不知所謂的女人,那對我來說毫無得著。但若個從遇上這個人的事件中,我明白到"原來打扮適當,年長也可以有青春的感覺,也可以很美",那樣我學習了多一樣可能性;遇上這位婦人,亦會慢慢懂得欣賞。

每天,不單意識當天的成果(我今天做了什麼什麼的事)和情緒(高興,不高興),還意識箇中的得著,就能為每日的生活賦予價值。從一點一點的思考中,人就能看到自己的成長,方向,和建立自信。

一日のできごとをただ面白かった、疲れたというだけでは、人は成長できません。そこにどういう価値があったのか、自分が何を得たのかを意識しながら、毎日を過ごすようにしましょう。

2008年4月25日星期五

IDEA#112 用錢買時間

最近,一位同職位的女同事,在追逐便利店的玩具熊。玩具熊一套五款,以雨衣及格仔熊最好看,炒賣的價格亦最高。在這類型的促銷活動中,質素較好的禮品一般數量都比較少,以吸引人去多消費,多換領印花,務求最終能抽到心中最愛。

該位同事在google talk的status message中表達想收集印花,於是各相熟的同時便發動便利店購無行動,給她的印花多達數十個。可惜,抽了三四個,還是抽不到想要的雨衣熊。後來,我們發現公司樓下出現一位伯伯,擁有各式便利店X銷活動中供換購的禮物出售。以任何一隻玩具熊加20元便可換購雨衣熊。不過同時不想花錢,所以一直在抽,希望最終能抽到雨衣熊。

能夠抽到最愛,過程當然非常快樂,亦是生活中的一點情趣。不過,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是喜歡花時間去換取金錢,而不是用金錢去購買時間。

時間是生命中最寶貴的資產。在負擔得起的情況下,我會毫不考慮以金錢換取時間,因為時間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夠賺回來,所以不應亂花。坐地鐵能看書,坐巴士看不了(因會頭暈),所以我必定選坐地鐵上班。

外出食飯的數十元,除了換來食物以外,可以換來與其他樓層的同事相聚,保持關系,又可以離開辦公室,整理一下思維和情緒,有利人際關系的發展和精神健康。即使外食直接成本較高,我仍選擇外出吃飯,只要多選點健康的菜單便可。自己弄飯,既要買菜洗碗,又要烹調,還有燃料費的支出等,加起來的時間成本比外出吃飯高很多,不一定化算。

假設你一小時能賺$100,做飯用了30分鐘,那麼你午餐的時間成本最少已經是$50,比外出吃飯更貴。以你的時薪和所花掉的時間去計算一行為是否化算,是一個很便利的參考標准。當然,吃飯的那個小時可能是沒有收入的,又或是你不用自己做飯。但將時間轉換成金錢,你便能從另一個角度去考慮成本問題,培養更強的時間觀念。

2008年4月24日星期四

IDEA#111 越學越唔識

昨晚下班回家,在升降機上遇到一名外籍人士及另一名中國籍年青男孩,男孩的英文高低音雖略帶廣東腔,但整體來說仍是非常的地道。

在香港學習外語,有兩個普遍現象:
  1. 學英語的,多說得不準,說話速度快,滿口廣東音
  2. 學日語的,文法可以超強,聆聽一般,口語則多不行

語文是一個習慣系統,是一大堆的一般情況再加上更大堆的例外情況。不可以系統化的地方多於可以系統化的地方,所以語言很難"學習",越學越是不懂,靠直觀地死記,反而更有效率。

接觸語言,最自然的途徑是先聽,再講,進而書寫。但我們的語言課程卻完全相反,先教認字,再練聆聽,然後學習會話。習慣了用眼睛以後,耳朵和口便不靈光,又得另花時間訓練。

我教語言的話,一般不會用看的,一開始便靠聽來學習生字和文法。

"bonyari suru: 想像一個人在發'牛豆'的樣子。"
"nonbiri suru: 就是大雄那種德性。"

每一組聲音代表一個意思,很快就能將字義和字所代表的影像聯繫起來。由於一開始便是用耳朵去辨識文字,所以無需另花時間練習listening。

熟悉外語的語音後,只是將腦內的聲音樣本照本宣讀,口語會話毫無難度。至於寫,我手寫我口,正常智慧的人都可以應付得來。

語言的本質是語音,文字只是符號,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非本質的地方上,實在是本末倒置。

2008年4月23日星期三

IDEA#110 Give Up List

我們常說完美主義的人做事欠效率。但對於奉行完美主義的人來說,做得不"好",又是非常困難。這種矛盾應如何去解決?

一個標准是否主流,取決於多項因素,沒有對與不對。奉行完美主義者的人數較少,而且他們的標准比一般人定得高,而且高得沒有妥協的空間,加上現實世界本不完美,所以這類人在非藝術性工作上一般較難受認同。

完美主義者其實是奉行
層次的簡單主義,不論情況都只有一種態度,就是做到最好。以一間公司作比喻的話,這家公司的產品100%符合ISO質量標准,每件產品都經過一到十個步驟生產出來,即使是拿了認證後,仍不會偷工減料。所以這公司的生產成本比其他公司高,出貨速度也慢...

作為完美主義者,面對自己公司運作成本上漲亦會感到憂心。後來,我想出了個簡易的方法,既能控制成本,又不至於完全失去公司的核心價值。

方法是為每項工作訂立一張Give Up List, 然後將在理想情況下需要達到的標准條列出來。對質素影響度高的排列在上方,低的排列在下方。當因時間或成本因素等原因而要犧牲質素時,便由Give Up List的最低一項開始偷工減料。

例如寫系統說明文件,排在Give Up List最低的一項必定是減少圖片。根據IBM數年前出版的指引,只要用家能在電腦屏幕上找到需要的用戶界面元素,說明書中也就無需加入圖片。一頁四張的減為兩張,也就能省卻不少時間(我會定期對圖片的加工時間進行采樣,以決定其標准作業時間,然後便可以根據需要去調整圖片的數量)。

另外,作業途中即時想到的adhoc give up item,我也會加入到Give Up List,工作完成後回顧列表,便知道當日曾放棄過什麼,犧牲過什麼的價值。以後即使產品質素未如理想,也能夠尋根究底,不至於迷失。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些原則原理,原則能減輕腦部的負載,是人類自我保護的機制。如果我們不是抱有"大部分情況下街上的陌生人都不會無故謀殺我"的原則,我們便不能夠安心上街。若在辦公室中,所有的同事都在在玩弄政治,為求自保,"我只是來工作"的原則亦會受到動搖,使人時刻警覺,高度緊張。

完美主義也好,80/20法則也好,都是一些基本原則,對奉行的人來說都是精神支柱,不可動搖。很多精神病患者都是因為自己的基本原則(無論正確或主流與否)受到極大挑戰,一時接受不來而病發。某程度上,時刻維持自己的原則,並使其清楚可見(如Give Up List就是我對質素定義的一個具體表現),對精神健康相當重要。

原則可以因應環境作適度調整,但調整需要足夠的理由,和必須是發自內心,用暴力(如在老板的要求下改變原則和價值,且沒有記錄你為此作出過怎樣的調整)強行改變,久而久之,你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好像不對,有如在未經批核和沒有修改圖則的情況下改建房屋的主力牆,非常危險。死左都未知咩事。

2008年4月21日星期一

音樂甜品#5:ゆず-栄光の架け(榮光的架橋)

榮光的架橋是日本柚子樂隊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亦是04年奧運會的代表曲,每逢日本選手取得佳績,日本國內都會播放此曲。我也是因為聽了這首作品,才認識柚子。

購買他們的唱片,最初是因為被其封面吸引。雖然樂隊的兩位成員都是男孩子,但封套的主色卻用上了粉紅色,和其他的唱片封套形成強烈對比。唱片的第一首歌曲便是這首榮光的架橋,旋律同樣是我喜歡的那種無需歌詞也能感動人的類型。在本地流行樂及現代嚴肅音樂中,這類型的旋律實在非常缺乏。

這次的錄音,采用了雙單聲道的方法來收音,一支mic從高處指向長笛尾部,另一支則180%朝向相反方向,以收錄整體的環境聲及窗外的"空氣感"。


以往上載的歌曲,全都在"密室"中進行錄音,聲音難免有侷促感。這次錄音,我想嘗試營造一種開豁的感覺,所以特意將房間的窗戶都打開,讓聲音有延展的空間。當然,家裡的面積(應是容積)始終有限,所以效果不算很明顯。不過,樂曲最後的那個B音,若在"密室"中錄製的話,就一定不能錄出如此通透的音色。


在製作方面,這次我想做得簡單自然一點,所以錄音是一take過,沒有進行任何編輯和太多的音量微調。為了令聲音真實一點,我選擇了在客廳以單聲道錄製,這樣至少產生兩個問題:

  1. 客廳的駐波共振(room mode)集中在494Hz和936Hz附近,非常接近五線譜上第三線,和上加一線上頻率為493Hz和987Hz的B音,所以你會聽到B音及其以上的幾個高音聽起來特別響和刺耳
  2. 單聲道錄音會令長笛的低音明顯減弱,所以有的地方長笛會被鋼琴遮蓋得厲害一點

細心思考,錄音有如生活。生活中總有如意和不盡人意的地方,不如意的有時不是憑一己之力便能克服。學懂甚麼時候著眼大處,甚麼時候埋首小處,才能真正的"看得開",真正地享受生活。




*按兩下播放按鈕,開始播放。

2008年4月18日星期五

IDEA#109 不合群練習

巴士和地鐵,很多人選擇前者。坐地鐵,除非全程看書讀報,或頭望地板,否則難免要和陌生人對望。認識不少人因為不喜歡這種對望的感覺而選擇乘坐巴士。

坐巴士,多每個人都面向著同一方向,無需“你眼望我眼”,感覺自然得多。早上,我有時會坐12M巴士到地鐵站。12M是單層巴士,部分座位面向車尾。上車時,面向車頭的座位一般都已坐得七七八八,只剩"坐倒車"的位置空空如也。

當一個人與其他人面向著不同的方向,認識到自己是少數族裔的時候,多會感到不安。很多時就是因為不願意接納不同,而迷失了自己。

有朝車尾安裝的座椅,自然就有願意坐和適合坐的人,只是數目較少,較難遇上罷了。有時,我會刻意"坐倒車";一大班的人在街上圍觀,刻意多不去參與;地鐵中亦不偷看別人的報紙;超市的優惠亦一於少理。買多送一,"平通街"只是看上來有著數,用買五件的價錢來滿足你一件,甚至是本來就沒有的需要,實在不值。

優惠背後的邏輯非常簡單,就是給你一點好處引導你作十點的支出。不會讓你損失和多花了錢的,就不會是優惠。需要時,買需要的分量,按需支出,就是這麼簡單。

群眾的行動模式,很多時都是因部分人受到牽動,而其他人順應人性合群的需要而去跟從,才會形成。適當時,練習一下依邏輯,依個人理念去行動,而不是“跟大隊”,你就能慢慢地學會控制自己的行動。

2008年4月17日星期四

IDEA#108 Conditioning Thru Absolute Consistency

面對社會,遇上不投緣又或是本質有問題的人不足為奇。很多人的自然反應,可能是說那“看不順眼”家伙的壞話,以打擊對方,又或是處處針對,冒求將對方至諸死地。

要處理不喜歡的人,保持遲鈍是最有效的方法。你可以對上司說你覺得那個人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與大伙兒一同外出吃飯消遣,你可以大方的坐在其身邊,用對其他人相同的態度去對待他。也就是說,無論喜歡的人也好,不喜歡以至討厭的人也好,都用同一個方法去對待,be absolutely consistent, 以不變應萬變。

不受歡迎的人不是一頭豬,亦不是不知道別人不喜歡自己。人無論如何壞,總需要別人的認同和支持,你以與別不同的方法去"招呼"他,說不定能感動對方,將敵人轉化成為非敵人(基於群眾壓力,做朋友並不一定符合現實)。即使對方不領情,至少自己也會因為"我真厲害,這樣的家伙也能擺平",而感到滿足。基督教說除了愛你愛的人外,也要愛你的敵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不容易辦到,但保持一視同人,卻相對容易。

以友好態度對待群眾公敵,初期雖有機會引來同伴的誤會,但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技巧是mutual conditioning (互相影響和引導)。你能保持一貫作風,慢慢別人便會了解這是你的個性,並加以接納和尊重。

在公司,我也努力執行conditioning原則。

公司訂購的文具只有黑色和藍色,不配合我以顏色為基礎的行事系統,所以我會自行購買合適的;Windows電腦不“就手”,便自行帶備蘋果電腦上班,被人取笑"貼錢打工"。我的看法是省卻的時間和煩惱最終得益的都是自己,利人利己的,沒有理由不做,反正公司沒有明文禁止。起初,一定有人覺得這是標奇立異,但只要be absolutely consistent, 一段時間後別人便會理解。不理解的,只管說if you don't understand, I can't tell。

同事拜托我做事,我一般會在了解詳情後回答說"今天有要辦的事,明天幫你",然後定必"有言実行(ゆうげんじっこう)"(說過的就一定辦到)。慢慢地,別人就會懂得凡事早一天通知你。在每天都救火的公司中,別人急你不急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要不,眾"消防員"便會繼續互相影響,每件工作都說是緊急,使公司每個人都掉進無底深潭,沒有一個能保持客觀冷靜。

面對不如意的人和環境,不一定要忍,也不一定要運用權力,只要你徹底奉行某些原則,慢慢就能影響身邊的人和事。 楽しく生きる権利は誰にもあるのです。

2008年4月16日星期三

IDEA#107 今天的事明天做

小學開始,老師便教導我們"今天的事今天做",但越想越是不合邏輯。

人生中要做的事大致上只有兩類:一種是今天以前決定要做的事,一種是今天才知道要做的事。今天"知道"要做,不代表今天就開始做。每天都有每天要做的事,若果每天都將時間分配給當天才發現要做的事的話,那麼原本要做的事便永遠不能按計劃進行。今天的事今天做,也就每一天都充滿不確定性,這樣的生活實在令人沮喪。

相反,今天的事明天做,卻有如下的好處:
  1. 由於今天的工作在昨天已經清楚了解,所以能夠很好地於前一天計劃今天的工作。
  2. 無論有任何"急"事,最快都明天才開始做的話,你原本的計劃便能夠妥善執行。
  3. 盡量不將突然其來的"急"事,加如到當天的工作中,便能夠很好的控制每一天的工作量。
我常說笑說除了大小二事,死人塌樓這些自然的急事以外,大部份的急事都是人為造成,而人為的問題很多時是因為系統未能顧及人性所造成。

我喜歡早上洗澡,一洗澡便會想出很多鬼主意來,越想越高興,半小時都沒有洗完,時有遲到。本來我想這是人的問題,誰叫你想那麼久,又不願在晚上想。試試早一點起來,早一點洗,結果卻因為知道時間多的是而"變本加厲",最終還是遲到。

最後,我決定人的問題也從系統層面上去解決。方法是買一個計時器,洗澡前先設定15分鐘後響鬧,時間一夠便停止所有腦部活動。練習了一段時間後,現在都能於15分鐘內完成這項標準作業。

無論你是一個有系統的人也好,亂八九糟的人也好,能夠盡量做到今天的事明天做的話,就能令生活更加有條理。一個誇張的例子:你每天都去買菜,而市場裡賣些什麼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今天你只能買到蒜頭,醋,和小雞,今天的菜今天煮,也許你會煮出個酸蕎頭煲雞來。能多等一兩天的話,也許明天能買到鮮蝦讓你弄個美味的蒜蓉蝦。

所以,有一點的inventory其實不是件壞事。


2008年4月15日星期二

IDEA#106 溝通的體制

話說公司決定五月中集體前往行山。基於以往搞團體活動支持率都不高,這次上頭便以一封具恐嚇成分的電郵"推動"同事參與活動。

昨日的銷售策略會議上,其中一名director提出電郵語氣欠佳,有強迫同事參加之感覺。當時,老板娘隨即運用各式方法,嘗試解釋admin同事發放此電郵的動機(其實,電郵需要經過她同意才可發放)。

以她一向主觀及defensive的性格來看,會上的行為完全在"合理"範圍之內。但過度辯護總會給人理虧在先的感覺。公司推動某些政策,有其真正原因,會中的都是管理層,電郵的動機實在不怕直說。假設別人不知道一些其實人家已經知道的事,就等於麥當勞向一位曾在廚房工作的前員工,展示自己的食物是如何的清潔一樣。

其實,在溝通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溝通"的作用,很多時都只是各自表述立場,並不一定需要達成協議。作為上司的,在權力上有先天優勢,故在溝通過程中無需刻意運用具權力的表達方式。先詢問與會同事的意見,如“你們看了電郵之後有沒有如director X所說的感覺?”等,在肯定別人的意見後再表述自己的立場,其實是最基本的溝通方法。對文字的感覺本來就是非常主觀,沒有別人的感覺"不對"的道理。

詢問,認同,提出反建這樣的溝通方法,既可以刺激員工思考,又可在使人感到受專重的情況下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比硬銷和假設別人所知有限來得大方而實際。

この方法なら、部下は自分が尊重されていると思うはずです。最終的には上司の意見に従うことになったとしても、自分でもう一度考えることで、自ら意思決定して、行動しているという意識を持ってるのです。

2008年4月14日星期一

IDEA#105 少用直覺,多用計算

一直以來,都想做個可靠的員工,而"可靠"我認為就是在上司交托工作後,能即時判斷新增工作相對於整體工作的重要性,並能預測工作需時,交貨日期,及最重要的,對其他已有工作的影響, 如"新增工作G將令工作A延遲兩天,或需要將工作A簡化24%,以追回時間"。

想雖完美,但一直以來都想不到方法如何去做到如此精確。我工作的環境每天都是peak season, 工作日期一改再改,有時真不知如何應對。客戶服務部:"這個什麼時候交?" 答:"從今天的情況看來就4個星期後吧"。但通常的情況是三天後有會有趕急的工作,所以我手頭上仍然有半年前積壓下來的工作在"進行中"。

最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去設計和調試協助我在此等飄忽的工作環境下,都能妥善安排和預測工作進度的試算表。公司喜歡根據直覺調配資源我不能做些什麼,只管做好自己便算。

該表的意念源自一套稱為Scrum的軟件開發體系,最初由微軟的項目經理設計,以克服軟件開發中存有高度不確定性的問題。

Scrum的理念是在精確地計算團隊的作業速度(Velocity)和訂立項目的hard deadline,兩個先決條件下,利用每日和每月的進度檢討會議, 來訂立成果物的開發優先次序。也就是說,項目必定能如期完成,但產品功能的多寡,則完全取決於現場情況。

設計者除了將Scrum運用到軟件開發上外,亦成功將其運用到其他行業。我於是想能否將其原理,運用到管理自己的工作上。所以便根據Scrum的基本原理,設計了一張job backlog試算表。

試算表上主要有以下各項數據:
  1. 工作項目的詳細breakdown, 以及根據過往紀錄所得出的baseline estimated hour:例如,工作A作業34屬於性質X,一般需時30分,便填上o.5
  2. 作業實際比例:如作業A34的baseline時間為30分,但最終用了45分,則填上150%
  3. 調整參數,用作計算每項作業的實質剩余工作時間,數值會根據各作業的實績時間自動調整: 如大部分工作都用了150%的時間才能完成,調整參數便會將其他類似作業的所需時間預測增加到大於100%)
  4. 項目整體需時預測欄,用作計算每個工作項目的整體所需時間:如項目A有100個作業,每個的baseline為30分,整個工作項目的預測需時便是3000分,即50個工時
  5. 作業剩余時間預測,每天一欄,紀錄工作的實際進度:如作業A36的工作需時為2.5小時,試算表便會自動將2.5填入所有的欄。當工作完成後,只要將當日欄的2.5還原為0即可
(待續)

2008年4月11日星期五

IDEA#104 使用電郵軟件管理檔案

直以來都不太滿意自己的檔案整理方式,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檔案便變得越來越混亂。去年拜讀日本經濟評論家野口悠紀雄關於整理法的著作,學到了整理檔案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檔案不分類存放於同一個位置作者稱之為Sequential Filing和One-Pocket原則。

實行了野口的建議約半年,加上蘋果作業系統優秀的搜尋功能,不知如何歸檔和檔案身處何方的問題已完全解決,只是覺得檔案和電郵這兩重每日都需要接觸的東西未能妥善整合。檢查電郵要打開電郵程式,尋找檔案時得轉換到其他程式,電郵和檔案又不能一同備份。

近來,開始構思讓電郵程式兼任檔案總管。做法非常簡單:
  1. 在電郵程式中設立兩個文件夾 - Filing 和 Checked Out
  2. 每逢儲存檔案,都編寫一封新郵件,將檔案加入為附件。常一同使用的檔案可以加入到同一封郵件中
  3. 在電郵主題中寫上檔案的描述
  4. 如有需要,在電郵內容部分加入更多的說明,或個別檔案的內容說明
  5. 將郵件儲存為草稿,隨之將其移動到Filing文件夾,無需刻意分類


這樣,所用的檔案便能儲存到同一個位置(Filing文件夾),而具相關性的檔案又不會各散東西。要使用檔案時,則從Filing文件夾將相關的郵件移到Checked Out文件夾,並將附件下載到工作文件夾(如Desktop/Working Folder),完成修改後,為檔案加上版本號,加入回原本的電郵中,再將整個郵件移會Filing文件夾即可。

電郵程式的優點:
  1. 比只用檔案名有足夠的空間去填寫檔案描述
  2. 自動將檔案郵件及檔案按時序排列,最近更新過的郵件會顯示於當眼位置
  3. 可設立郵件規則,自動組織郵件
  4. 可為檔案郵件加上標簽,方便搜尋
  5. 可把資料夾封存,方便與相關電郵備份
  6. 可將與同一個客戶或工作相關的普通電郵和檔案電郵一拼儲存

2008年4月10日星期四

IDEA#103 喜歡的不一定需要擁有;擁有了以後,便不再重要

最近,知道一位朋友正值蜜運,每逢聽到她分享和新男友的事,我都會發自內心地替她感到高興。她的長期失眠症,也好像因為有了喜歡的人而有所改善。

不否認對這位朋友有比普通朋友更多的感覺,聽到她的故事,理應感到沮喪,但出奇地沒有一點這樣的感覺...

有的人喜歡汽車,有的人喜歡音響,專門雜志,他們期期追看。但當中擁有高級音響和汽車的人又占多少?有時,喜歡的不一定要擁有,
只要能不時聽到其消息,其點滴,就會快樂。

需找對象,樣貌端好的很自然會加分。但當兩人的
距離日漸靠近,身材外貌其實都會變得模糊,剩下的是在你心目中的形象,而不是那個已經out-focus了的外在。

昨天,和一位女同事談論她的衣著,對方自嘲其日文名叫"腳粗粗子",所要不喜歡穿裙。我回應說好看與否在乎角度,遠看漂亮的人近看不一定好;看一看覺得漂亮的,所看幾眼也許又有另一番的感覺。

物理有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人也有宏觀形象和微觀形象。當你擁有了一件東西或一個人,漸漸你會習慣它/他的外在,剩下的就是它/她的內容。
設計封面,頂多只有那丁點兒面積;設計內容,則可有無限的可能性和新鮮感。

2008年4月9日星期三

IDEA#102 Input Time/Output Time

自從在現在的公司上班以來,我都選擇乘坐地鐵上班,即使車費比坐巴士貴50%。

喜歡坐地鐵,是因為轉車和上落車的次數較多。據科學研究指出,走動的時候比坐著不動,更能刺激腦部思考。所以,我非常支持開放型的辦公室,沒有固定的座位,能夠隨時走動,才能想出好主意來(又可間接強迫員工於工作完畢後收拾桌面)。

歐陽修曾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廁上、枕上也」(歸田錄),指他多在上述三個地方構思文章。地鐵,有如現代的馬;在地鐵中,的確能想出很多好主意來。

昨天起,我開始將在上下班途中想到的點子放到"路上集"中,以後希望能繼續保持。

以往在地鐵上我喜歡看書和做筆記,和周圍在看免費報紙的人似乎格格不入。書看得多,容易流於空談,不太健康;筆記做得多,亦嫌浪費時間;寫下了,又不代表真正了解和明白。畢竟,吸收知識,得透過皮膚感覺,才會透切。

現在,我將乘車時間分為兩部分:坐巴士前往地鐵站的一程看商業雜誌,地鐵的第一程則看經驗人士所寫的實用書籍。轉線時需要步行一段距離,我會利用這點時間,思考剛讀過的內容,看有沒有可以付諸行動又或是需要了解更多的地方。乘坐第二和第三程地鐵時,便將跟進行動紀錄下來,並將新學的和自己已有的想法結合,寫成文章放到網上。如此,上班的時間便分成了Input Time和Output Time兩大時段。

下班時,我會先將時間設定為"輸出模式",寫下當日工作做得好並想保持(Keep)的部分,然後列出所遇到的問題(Problem)和嘗試改善的方法(Try)。。輸出完結後,我才會繼續看上班時沒有看完的內容,但只會將和KPT部分有關的內容和跟進行動寫下來。KPT法,其實在日本仔提倡的"目視管理(見える化)"中,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將其作為個人用途,亦不失為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

以上,就是我上下班的行動方程式。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看!

2008年4月8日星期二

IDEA#101 目的相同,腳步不一

早上沿金鐘B出口的長隧道進入地鐵,不遠處有一位年輕女士在走著。雖然我們步速差不多,但她的腳步確比我來得急,來得密。聽著別人的腳步聲來走自己的路,實在有精神分裂的感覺。

原來,雖然目的地相同,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走法,步伐亦未必一致。以往,我常覺得做事只要方法"正確",便能成事,忽略了換了另一個人,"對"的方法也可能變成"不對"的事實。但同時,我有發現很多人傾向過分重視human factor的獨特性,而忽略了一些universal principles.

沒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但方法背後的理念,其實沒有多大自由發揮的空間。管理project,就是需要具體計劃和清晰的職能權限的劃分,還有一些標準的作業流程。有的人喜歡用scope來控制項目的進行(所謂的time-boxing:fixed time, flexible scope), 有的則以產量作為控制手段(所謂的scope-boxing:flexible time, fixed scope),沒有所有情況下都合用的方法,但最終目的都是要完成項目所要求的成品。至於何為"完成", 何為On Time On Budget, 則真的是看情況而定。

公司老闆常說Vision和Mission,很多人認為是廢話,但我不這樣認為。
Mission是公司營運的最終目的(Purpose),需統一而清晰,並讓每位員工都清楚了解。Vision是達成最終營運目的所需要達成的指標(Target),與及達成指標的方法和價值取向。即使在同一間公司,不同的部門和個人,可以有不同的Vision(一般我們並不這樣理解vision的意義)。

我和年輕女士對前往同一目的地的vision,便明顯有所不同。我選擇大步大步慢慢走,她選擇小步小步密密行,但兩者同樣能到達目的地。

方法(Vision)沒有統一性,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腳短的自然需要急步走,才能趕得上腳長人士的速率;我天生唇厚,吹奏高音亦需利用不同的方法。相反,目的(Mission)則需具統一性每個人都只顧朝著自己的方向進發,組織也就形同虛設。

很多公司喜歡訂立年度目標和部門目標等的指標(Target),去作為評核和管理的根據,原則上沒錯。但上司更應該做的,是
釐清每項工作的目的(Purpose),並營造一個環境去引導員工用自己的方法(Vision)去協助公司達成經營目的。只有target,沒有purpose, 和在倒下的杯中注水沒有分別毫無意義可言。

目的を持たない部下に、目標の話をするということは、伏せたコップに水を注ぐようなもので、まったく意味がないのです。

2008年4月7日星期一

古典中的流行:玻瓦莫提埃(Boismortier) - 長笛奏鳴曲

聽過幾首流行曲後,是時候來一首古典作品了。

提起古典音樂,很多人都覺得很害怕。面對不熟悉的東西,選擇抗拒都是很正常的反應。但不要忘記世界上很多東西我們我們都沒有經歷過,對於沒有經歷過的選擇不去接觸,實在是非常浪費。

古典音樂推廣不起來,我想是推廣的人過於著重分析所致。"這首樂曲創作於1877年,當時作曲家正面臨經濟危機,所以(一大堆的典故)...";又或是"起首,長笛奏出以五度音程為主的樂句,然後第一小提琴以一六度和弦為主體的樂句作回應..." 。對於沒有專門知識的人來說,這一大堆的東西,絲毫不能引發他們的興趣。

要有效學新事物,新事物必須和已知的事物有所關聯。要普通人嘗試接觸古典樂,得從他們的欣賞習慣做起。

在流行音樂裡,歌曲是誰唱的比是誰作曲和編曲來得重要,歌曲背後的故事並沒有太多人關心。寫了下來的歌就是獨立的個體,幾乎與製造它出來的人無關。在文學批評理論中,也有主張"書本和作者是兩個個體,你可以只分析作品而不理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那樣的想法。所以,聽歌的人只關心音樂本身,其實並無不妥。

流行音樂中,節奏(beat)比任何東西都重要。你隨意哼一首流行的旋律,就會發現很多先短後長的句子,給人搖動的感覺。即使旋律的節奏很穩定,流行編曲大多會用上鼓組(Drum Set)來強調樂曲的節奏。對比上來,古典音樂比較不喜歡將樂曲的節奏顯露得如此明顯。所以,聽慣流行曲的人會覺得古典音樂很悶,原因是他們找不到那個熟悉的reference point - 節奏.

在古典音樂中,最接近流行品味的,其實是巴洛克時期(十七世紀中期)的音樂。歷史不想說太多,但這個時期的樂曲,幾乎每一首都有穩定而平均的節奏,就如現在的流行曲一樣。那時所用的節奏樂器是樣子很像鋼琴的古鍵琴,它的角色類似於流行樂隊中的節奏結他,為樂曲提供和弦和節奏。以下的這首樂曲,便是由古鍵琴所伴奏,你可試試是否聽得出它和流行樂想似的地方...

(現在的人吹長笛很喜歡財大氣粗,最緊要大聲。但我還是喜歡巴洛克長笛那輕巧和每一粒音都很樸素的那種聲音。在這個錄音中,我便模仿了巴洛克長笛的風格,你應聽得出聲音和之前上載的幾首流行曲有很大分別。)


*按兩下播放按鈕,開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