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0日星期五

IDEA#130 在心中

與另一個人相處,以至相愛,我們都希望認識對方更多。相互認識的最直接途徑,是問對方的想法,又或是透過觀察對方的行為來推敲其背後的意思。

可惜,語言和行為都不能夠反映真實。也許對方辭不達意,也許對方是雙重性格,多重性格,又或是表裡不一。這些時候,只有透過心靈上的溝通,才能夠真正了解。心,能看出行為和語言之外意義。但心,不擅長表達自己。你用口問它,它不懂用口告訴你。所以,關乎心的,只能用心來理解,不能透過語言。"心照"的"照",是直接的理解, 不是透過語言去交代。

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Bartok)所寫的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裡,曾描述過以下的一個故事:

鬍子公爵帶著自己的新婚妻子尤迪絲回他的城堡。這座城堡跟尤迪絲父親的房子像兩個極端,這裏陰森森的,沒有一點熱氣。巨大的門在他們身後合攏,藍鬍子公爵問他的新娘是否會離開他,尤迪絲表示自己將永遠與他在一起。

城堡十分漆黑、冰冷、陰鬱,那兒沒有窗戶,牆壁上濕漉漉的,仿佛是房子的眼淚。尤迪絲跟藍鬍子說,她會為他們的家帶來光明和溫暖,但公爵回答說那不可能發生。尤迪絲看到走廊裏的七道門,每一扇門上都有一把巨大的鎖,她走到第一扇門外,聽到了奇怪的歎息聲,她要求公爵把門打開,公爵給她一把鑰匙。

尤迪絲打開門,一道刺眼的暗紅色的光飛散出來,這是一間恐怖的刑訊室,牆壁上血跡斑斑。尤迪絲回頭對藍鬍子公爵說,因為她愛自己的丈夫,所以要將七道門都打開來看一看。

第二扇門打開了,門後閃著黃色的光,這個房間是武器庫,武器都被刺鼻的鮮血覆蓋著。

第三扇門打開了,金色的光幾乎使人暈眩,城堡裏所有的財寶都堆積在這裏,像小山似的金子和珠寶,周圍是一個個小血潭。

第四扇門後是一個花園,種滿了百合、荷蘭石竹和玫瑰,花兒沐浴著柔和的藍綠色的光,尤迪絲對藍鬍子說這是她見過的最美麗的花園。但是這些花都瘋狂的生長,它們根植的泥土浸泡在鮮血中。

隨著每一道門的打開,都有一股彩色的光照亮城堡大廳。第五扇門一打開,放出眩目的光芒,牆上是一扇巨大的窗戶,從這裏可以看見藍鬍子公爵的整個領地。公爵感謝尤迪絲為他的城堡帶來了光明,從此他的城堡將被音樂和溫暖圍繞,接著,他深情地說自己深愛著尤迪絲。但是,藍鬍子希望尤迪絲不要打開另外兩扇門,因為當那兩扇門打開,所有的光將消失,城堡又會恢復黑暗。尤迪絲要求鑰匙。

當尤迪絲把鑰匙插在第六扇門上的時候,藍鬍子公爵仍在求她不要打開門。但尤迪絲還是將門打開了,這個房間是白色的,當中有一個淚池,那是藍鬍子公爵的眼淚。這時,城堡中的光漸漸黯淡了。藍鬍子要尤迪絲不要問問題,說她為城堡帶來的光已經足夠,但尤迪絲不肯放棄,她固執的要求打開第七道門,並問他們相遇之前公爵愛過什麼人。看過了前面幾個房間,尤迪絲開始相信那些關於藍鬍子公爵的傳說都是真的,他殺了自己的前妻。

尤迪絲說自己必須知道真相,她打開了第七道門,隨之,她剛剛打開的第五道門和第六道門自動關閉。第七道門裏照耀著銀色的月光,從裏面走來藍鬍子公爵的三個前妻。藍鬍子稱她們是他心愛的女人。這三個女人都戴著華麗的珠寶和金色的王冠,藍鬍子站在她們的面前,形容她們是不朽的,是他王國財富的源泉,並願意把他的一切獻給她們。

他說第一個妻子是在日出時找到的,第二個妻子是在中午時找到的,第三個妻子在日落時分,而尤迪絲則是他在午夜時發現的。藍鬍子不顧尤迪絲的反對,將第三個房間裏的珠寶戴在她的身上,並為她戴上一頂鑽石王冠,說尤迪絲是他最美麗的妻子。就這樣,尤迪絲戴著一身的珠寶跟在藍鬍子那三個妻子的身後消失在第七道門內。城堡中一片漆黑,藍鬍子公爵用冷冰冰的聲音宣佈:從此,她又是孤獨的。


其實,我們身邊有許多尤迪絲。總希望可以打開別人心中那道黑暗的門。門最後是打開了,可原來大家也承受不了。雖然,門後的不一定是舊情人,總之是一個最脆弱的地方。

有些事,在心中,不需要問。只有這樣,關係才能長久。

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

IDEA#129 團隊問題多

昨天,同事談起他雖然好像有很多朋友,但那些朋友卻不是交情最深的。

之前和大學同學相聚,談起工作。其中一位擁有一班相熟的同事,平時都會一起外出吃飯和行山。不知為甚麼與大伙兒的時候明明相處良好,到與其中一人單獨相處時,卻找不到話題。

以上的情況,在各種團體中常有發生。公司作為一個團體,同樣存在相同的問題。為甚麼與所有人相處時毫無問題的團體成員,在單獨相處時會難以溝通?或者答案在團體的溝通模式上。

團體溝通時,通常是其中一人帶起話題,然後由另一人作出回應。其後,更多的人加入討論,並將話題加以發展。也就是說,在團體溝通中,是所有人共同回應所有人共同提出的話題。借用資料庫術語,這先是一對多(one-to-many)的溝通,進而演變成多對多(many-to-many)的溝通。

想像團體是一個網絡,團體的成員是網絡的節點。節點A提出話題,由節點B回應,再由節點C, D...M加以發展。到溝通的後期,M的回應也許和A最初的話題再沒有任何關係。表面上A和M是在進行團體溝通,但實際上A與M兩個節點間聯繫非常薄弱。也就是說在一個團隊裡,任何兩個人的關係都有機會要靠其他人來維繫,而只要其中任何一個節點出現問題,整個網絡就會受到破壞。

「團隊」作為團體,同樣面對以上提及的問題。

人是感情動物,除了錢、時間和風險需要管理以外,感情也需要管理。團隊能使人的能力互補,但不一定能達到感情互補。無論公司搞多少team-building,從現實情況看來,團隊合作,很多時都是出於實際需要,而非情感驅動。

「團隊」沒有照顧感情的需要。在由成員A至M所組成的團隊中,A透過D、E、F是能和M溝通;A的知識透過D、E、F是能和M的專長作很好的配合;A透過其他人,是會對整個團體有感情聯繫(歸屬感),但當只剩下A和M兩人的時候,溝通的橋樑中斷,感情失去了投放的對像(歸屬感的對象是團隊A-M,而不是M),兩人的知識因失去橋接亦可能變得不配合。

如果團隊的運作模式不能建立強力的感情連結,也許我們應參考家庭,另一個重要的社會組織,來建立公司的組織結構。

社會由家庭組成,家庭建基於愛情,愛情最基本的組職結構相互愛護的情感配偶(Emotional Pair)(當中也有能力上的相互補足)而不是團隊

我們明白只要兩個人,就能有發生感情和產生相互作用,當一對情感配偶穩定了以後,才適合加入更多的成員(如孩子)。假設一個四人家庭為一團隊,父母彼此相愛,同時又愛兩名子女,子女亦愛父母,團隊感情網絡裡的每一個節點就會和其他所有的節點都有感情聯繫,而不是通過其他的節點,對一個意識型態(「團隊」)產生感情。

所以,核心家庭式的小團隊,比一般的工作團隊穩定性要高(大家庭則作別論)。成員間即使有誤會,由於每一個成員都與另一個成員有獨占聯繫(Exclusive Linkage)而不是工作團隊的公共聯繫(Public Linkage),彼此的感情和溝通基礎將更加深厚。上網,專享頻寬與共享頻寬相比,當然是前者比較穩定了。

所以,一個理想的組職,應由以兩人為單位的工作小組(Working Unit)作為基本組成元素。由於兩人之間只有一條連結路線,只要建立好這道連結,小組便能達到穩定狀態,比一開始就組成一個以個人為單位的大團隊要好。

有了多個具穩定溝通基礎的工作小組後,始利用它們去組成團隊,網絡間的節點數目就能減少(以工作小組為節點而不是個人),團隊網絡的溝通模式由成員間相互溝通,變成工作小組間的相互溝通。由於這種形式的網絡內部有較穩定的子網絡(也就是工作小組),即使工作小組A和工作小組X發生問題,網絡功能的損失還是會比較小。

不是說傳統團隊成員間的關係一定不會好,但從現實例子可見,團隊的運作方式較難產生「每個成員都與所有的其他成員互相信任」那樣的網絡。個人認為穩定的兩人單位在多數情況下比多人組成的團隊效率更高。而以兩人為一個工作單位,擔任同一項工作,亦是日本黛安芬所採用的模式。

2008年5月28日星期三

IDEA#128 價值預算

近來物價上漲,得好好控制開支。

控制開支大概有兩種做法。其一是將扣除開支後剩下的錢存起來。第二個方法是預先存入目標存款數目,然後再為余數依各消費項目訂立預算,也就是所謂的Envelop Budgeting。

一般來說,第二個方法較為有效,這個月買衣服的預算快超支了,也就不要再買衣服了。問題在於到底如何分配收入?到底什麼應該花,甚麼不應該花?

花費有時是開支,有時是投資,只看花了多少錢,其實沒有什麼意義。所以我會根據非固定開支所帶來的"價值"來訂立和檢討預算。供樓,租金,保險等具固定月額的洗費,由於調節空間不大,也就不花時間監察了。

首先,可以利用家計簿軟件或試算表記錄數個月的開支情況,然後便能夠得出自己的消費項目。如書費,電話費,購買衣服的費用等。


然後,在試算表中將通常出現的消費項目列出,並定下每個項目的價值基准,及價值的計算方程。

如“購書”的價值基准,會是"能應用書中學到的新意念",價值計算方程則是"書價x可應用意念數目-自我時間成本(<-這個稍後解釋)";外出用膳的價值基准則分別是"擴展人脈和快樂",及"食費x一同用膳的人數+快樂指數-自我時間成本(快樂指數純是一個arbitrary value,可自由決定)"。

同一個消費項目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意義,我提出的只是我的做法,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自行構思。

訂下價值基准及計算方法後,每次花費後,便可立刻知道所花的錢為自己所帶來的價值。月末,更可利用資料檢討各消費項目的花費和價值。價值比花費高比例高的,在以後可以預留較多的預算;比例較低的,又或是花費比價值多的,也就應調節消費模式或預留較少的預算。



剛才提過的自我時間價值,是我計算消費項目價值的恆常指標,因為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自動以時間換取金錢。

請別人做要錢,自己做不用,也就自己做,是很普遍的想法。但時間是生命,是金錢,花了的就不能取回,所以不應亂花。時刻計算自我時間成本,也就能增強時間意識,減少胡亂花費時間(生命)的情況。


自我時間成本的計算方法是每月總收入÷每月總可處理時間。總可處理時間是你每天起床到睡覺之間的時間。假設我月入$20000,每天的可處理時間為16小時,以一個月30天計算,我的時間成本便會是:

$20000÷(480)=$42

我花費2小時買衣服的話,便從該消費項目之價值欄中,扣除$82。

透過時刻監察自己的花費到底是開支(價值比支出少)還是投資(價值比支出高),就能夠實在地管理自己的財政。正如昨天所說,增加適當的開支,反而能增加收入。而以上提出的方法,就是我判斷什麼為之適當和應花,什麼為之不應花的判斷機制。


2008年5月27日星期二

IDEA#127 Putting Cart Before Horse

自小便聽老人家說"早睡早起身體好"。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就是養不成習慣。習慣欠佳,多不是人的問題,而是方法出錯。

日本經濟評論家(前McKinsey經營顧問)勝間和代在她有關知識型經濟生產力的著作中,指出人與人之間能力上的分別不大,講到意志,每個人都是同樣的薄弱。有所分別的,是是否知道好的方法,並能將其轉化成習慣。

能力は誰も大差ない。意思はみんな弱い。違うのは、気持ちの持ち方とどれだけいい手法や技術を知っているかだ。

怎樣也不能早睡早起,問題在於先早睡,後早起的做法上。習慣了晚睡,一定有其原因,要逐一擊破非常費力。此時,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早起後早睡。決定六時半起床的,無論何時入睡,都保持起床的時間不變。持續數天後,由於疲勞,自然能夠早早入睡。而各種引致晚睡的原因亦變得不再是原因。

如早起早睡般,能先實現結果/目的,再製造原因的地方很多。

早陣子,朋友說下班回家又要做家務,又要談電話,又要看書,覺得時間不夠。有更多的時間(原因),就能做更多的事(結果),是非常簡單的邏輯。但時間就是得那麼多,空閒難尋。

更有效的方法是為重要的事情確保時間,並依時采取行動。訂下必定要做的事情以後,自然不得不想如何有效利用時間,以最少的時間做最多的事。

這本書今天無論如何都要讀,但晚上只有一個半小時空閒,那就先讀30分鐘,然後再做其他的事,而不是"做完其他的事務還有空的話才讀吧"。

所謂的"做完",沒有什麼客觀標準,以“做完”為停止機制(exit strategy)的話,時間一定不夠用。相反,先定下要做的事(目的),再調節每樣事所要花費的時間(原因),才能兼顧生活中的大小事宜。

金錢和時間一樣,越是想擁有更多(原因),以便能支付更高的開支(結果),則越是貧窮。更有效的方法是在能力範圍內先增加開支,將錢和時間投資在有益和必要的地方。

有實力,自然能增加收入;有實力,自然有人代你辦原本花費你時間的事情,增加你的可用時間。用錢,不應想用了以後戶口存款減少了多少,而是要看所花費的錢是否能為自己增值。注意花錢所帶來的價值,也就不會養成胡亂省錢的習慣。

世事很奇妙,邏輯上是先有原因,後有結果。早點睡才能早期;少做點事才能有時間;少用點錢財政才會穩健。但事實上量出為入是更高效的方法。天天早起,也就不得不早睡;多做點事,自然就會想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時間;多投資,就能增加實力和收入。

所以,我們說give and take。Take and give的話,可能窮一生都沒有成果。支出最多的人通常都是最富有的人。

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音樂甜品#9:川嶋あい - ありがとう

川嶋愛是我最敬重的歌手,她所寫的旋律亦是我聽過的在流行曲中最好的。

愛妹妹是出身寒微的鄉下妹,父親在她年幼時去世,母親亦因為要支持女兒實現成為歌手的夢想,辛勤工作,賺錢讓女兒學習音樂。最後,她在女兒快將成名的時候病逝,沒有機會親眼目睹女兒的成就。

此曲,是愛妹妹特別寫給母親的作品,每次聽到都很感動。感動,除了因為音樂,也因為我同樣有一個如此偉大的母親。沒有她,我不可能建成今天的錄音室。

大學畢業後,(引述首任老闆所說)因成績太好但沒有經驗,沒有人願意聘請。沒有穩定收入,但學習錄音的開支卻不斷攀升。儀器,動不動過萬;自己動手裝修,單是從美國運來物料,運費就已經四五千元,還有屋租... 。以當時的收入,根本無法獨力承擔。

幸運地,我有一個好媽媽。她以一半的收入支援我的租金,還每天給我生活費。單是這樣,就已經花光了她的收入。04年,數萬元的蘋果電腦加軟件,付錢的是母親;05年我動手術,付錢和擔心的同樣是母親。直到07年,才有能力將欠款逐一清還。

做了幾年,因技術問題,還是沒有成果,媽的手部問題亦越來越嚴重。但她仍努力支持下去,直到今年一月,待我一切上軌道以後,才辭掉了工作休息。

雙失期間,日夜嘈吵,媽都沒有一句怨言(因每次說到一半便被我駁回),每次邀請她聆聽我的作品,她都表現出欣賞的笑容。錄音室,不是我一個人的夢想,而是兩個人的夢想。相信只要我有成績,她就會高興。

雖然我常"怪"媽不嫁一個靚仔追求者,好讓我能有個俊悄的外表。但就是因為不起眼,我不得不鍛煉實力,靠真心,去打動其他人。這個星期,終於從朋友口中聽到專業工程師對我混音技術的正面評價,很高興。

多謝媽咪!


"ありがとう"って単純な言葉だと思ってた
簡単な5つの文字の組み合わせ

でもね、いっぱい意味があるんだね
でもね、一番大切な言葉なんだね

4年前に気づいたんだ
だから私は、一生この言葉を宝物にするんだ
私にとっては形見だからね

...ありがとう...


*按兩下播放按鈕,開始播放。

2008年5月23日星期五

IDEA#126 治愈傷心

我想,每個人都試過傷心。傷心的時候你會如何面對?想些開心的事?做運動?還是由得它傷心,相信隨著時間的過去了傷口便會自愈?

要治愈傷心,得明白為什麼人會傷心。

傷心的原因大體上有四個:
  1. 將已出之物看得太重
  2. 只在意失去的,沒在意得到的
  3. 害怕短暫的失敗
  4. 注重點多於線,注重結果多於過程

能夠克服這四種心理構造,也就能跨越傷害,有所得著。


1. 將已出之物看得太重

經濟學上有所謂sunk cost的概念。Sunk cost乃指一些已付出並不可收回的代價。例如你想健身,並已經加入了公司附近的健身會,付了入會費$1000,其後每月費用為$200元。由於工作繁忙,每個月你只能前往一次。後來,你發現家附近的健身會免費入會,月費同樣是$200。由於鄰近自己的家,每個週末都可以前往一次。那你會選擇哪一個方案?

一般人多因為不想浪費一千大元的入會費,而選擇繼續到公司附近的健身會。但入會費其實是已出之物,不可能取回。所以,應從"今後的費用對效果是如何"這個角度去考慮。也就是說sunk cost不應影響對往後行動的判斷。

感覺受傷害,很多時是因為覺得不甘心。不甘心,是因為你覺得之前付出了很多,沒有理由現在才放棄。但基金過往表現並不代表將來的收益,面向未來而不是過去,將付出了的視為是一種體驗,視有能力付出為好,也就不會不甘心,不會感到傷害。


2. 只在意失去的,沒在意得到的

人是一種具"損失敏感症"的動物,即使得到很多,都不會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但失去一點點,就覺得自己是最悲慘的那個。身家由10萬變成100萬的喜悅,永遠不及由100萬變成10萬時的沖擊大。時刻將自己所擁有的和感到幸運的事紀錄下來,在受傷的時候重溫,就能看到自己所得到的,進而淡化那失落的感覺。


3. 害怕短暫的失敗

人也是一種具"後悔傾向"的動物。為了避免短期的傷害,有的事我們不敢爭取又或是不敢放棄,但過了一段時間,又會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采取行動,以至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不要想太多,論如何行動了再算。做了可做的,日後也就不會後悔。

至於短期的失敗,只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心裡上有所預備,也就可以了。如京瓷(Kyocera)CEO道盛和夫所說,凡事觀構想,悲觀計劃,樂觀實行沒有什麼好害怕。


4. 注重點多於線

局部代全體的心態,在公司管理者中最為普遍。近來表現好的,就覺得你這季度表現好,近來表現不好的,就覺得你整個季度都表現得不好。我們作為自己的管理者,亦多過分側重結果,只要有一段無比開心的小插曲,便覺得整件事情都是美麗的,有一點點不順利,便覺得整件事情均一塌糊塗。

一時的結果具偶然性,不應看重。偶然做得好,不代表就是好;偶然做得不好的,亦不一定是大問題。要著眼的,應是過程。結果雖是受到傷害,但過程中理應有快樂和有所得著的部分。感到傷害,是因為忘記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忘記了過程。過程中蘊含意義,有意義的事,不會令人悲傷。

季度評估的時候,如果老闆只為你的成果評分,沒有了解成果背後的過程和原因,你不用傷心,這只是一堆針對偶然結果的無聊數字。你的價值,永遠都在你自己裡面。

2008年5月22日星期四

IDEA#125 為工作注入你獨特的創建

被問道理想工作,很多人都會回答一個職位的或職系的名稱。香港是個工作機會很多但工作的種類很少(至少對一般人來說是這樣)的地方。除非你擁有優厚背景和經驗,得到獵頭公司青睞,否則要尋找理想工作並不容易,以至不少人只能謀求揾兩餐,不敢有什麼偉大志向。

喜歡的事物尋找以外,也可以製造。無論職位為何,能將"自己"注入工作,也就能令普通的工作變成一份理想的工作。

人是一種喜歡自己的動物,喜愛自己的價值,喜愛自己的工作方式。若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從事工作,又或是更進一步,自行定義自己的工作範圍,並能向公司成功推銷你的想法,並加以推行,那麼即使你不是身居要職,亦同樣能將揾兩餐的工作轉化為喜愛的工作。

蘋果公司老總Steve Jobs曾這樣說過: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除了keep looking for a great work, 也要keep on looking for a gap, 一個能讓你發揮的空間。我身處的公司是一間非常亂的公司,管理毫不科學化,凡事相信,凡事忍耐,以至人多產量低,如果老闆是開明的話,絕對是一個有發揮空間的場所。不過...

老闆有兩種,一種是做事的老板,對事不對人。無論職位高低,只要提出的是有利公司的意見,就一定會考慮。老闆會告訴你有的事不用什麼職位也可以做,你有能力的為你開設一個部門又如何。第二種是做老闆的老闆,對人不對事,喜歡說:"我才是老板,沒有理由要我來遷就你"。

只有第一種老闆,能讓你為工作注入你獨特的創建,因而讓你love your work and make it great。遇上第二種老闆,也許你應回應一句"你老闆",然後高興地離開。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

IDEA#124 諸事皆好

人生中麻煩的事很多,但總離不開錢的煩惱、人際關係的煩惱、工作上的煩惱及健康的煩惱四大類。

得不到的,會覺得失落;得到不想得到的,會感到失望;得到太多,會感到負擔。不過,隨著時間的過去,會發現越大的煩惱背後,可能包含越大的轉機。但要能看得出轉機,看穿事情的表面,你需要有正確的心態 — 一種視所有事都為好的,必然的心態。

所有的事情其實並沒有絕對的好與懷,事情的性質完全視乎觀察的時間尺度和角度。畢業後失業兩年,尋尋覓覓,跌跌撞撞,從"找工作"的角度及短期來看,是件壞事;但從"尋找職業/志業"的角度及整個人生的尺度來看,未必是壞事。常進出醫院,是要受點痛苦,但親身體會到生命的脆弱,不會為無聊的社會/辦公室文化而浪費時間和生命。

我人生的理念是愛、誠實、和感謝。視一切發生的事為好的、為必然的(為了某種更深層的好處而發生的),就能懂得感謝。

世の中で起こることに偶然はない。現実に起こることはすべて必然で、大いなる宇宙の意志のもとに起こっている。それもベストのことが起こっている。

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

IDEA#123 持續監察與遠見

上周與公司一名中層吃晚飯,對方談起最近大老闆對於公司的銷售業績只能達到預期的一半非常不滿,所以找他“照肺”一番,說他沒有盡好做manager的責任。而該位中層的直屬上司亦首次明確表示了他對這位中層的負面意見。

聽過後,不反對大老闆和他直屬上司的意見,即使我覺得公司訂立目標時沒有經過精密計算,純屬“靠估”,非常兒戲,但努力向所定下的目標進發,盡量去接近目標這種態度,沒有任何不對。只是我覺得問題有二:

  1. 以沒有根據的目標作為評審的標準,有欠說服力。就如我向老闆提出我要加薪$5000,但沒法提出理據證明我值得這樣的加薪幅度。老闆不加上這麼多,我就不高興,發老板脾氣,實在幼稚。

  2. 如果這位中層有其所講的問題,以致公司達不到預期中的銷售目標,那麼我想這問題不可能是短期問題,而是一直存在。這位同事服務公司七年多,為何之前那麼多年,其上司從來沒有人指出?那是不是表示其上司之前亦並不自覺得那些是問題?如果是,其上司同樣有責任。

日本上司集團GMO主席熊谷正壽(當選Newsweek 05年度SuperCEOs),在其著作中便指出過大部分公司訂立目標時的問題:

(我的公司)與別家公司不同的是,我們采用數字"預測管理"的方法。這種方式是在每月初訂立目標,並每天檢測目標所定的預測數字是否能夠達成。

假設預定五月的新客戶數為一千件,逆推回來就是一天要達到五十件新客戶數。若第一天能夠達到五十五件新客戶數的話,這多出來的五件就是值得大家欣喜的成果。同時,也將一個月的預測數字推升到一千一百件。之後的每一天反覆地依照實績來調整目標...

一般公司的做法大概是到了下個月才來確認這個月的目標數字,再進行賞罰。但在這種做法之下,尤其是業績不好的時候,會產生重大問題。“上個月的成績不太好,這個月要針對這點進行改善。”這樣的指示已經太遲。要反映出改善的成果,少說也要二到三個月。
熊谷正寿:一冊の手帳で夢は必ずかなう、七章四節)


如果年中才發現成績不好,下半年才進行改善,少說也要一兩年!年頭訂立目標,月尾和年中才檢測成果;七年前入職,現在才急忙教育員工,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實在顯然易見。

參考了公司失敗的經驗和熊谷的看法後,我要求自己每天都利用試算表,根據當日的實績,預測工作完成日期。這樣,即使我偷懶,也能即時知道偷懶的影響,及早對應。公司理論上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員工評估,但現在已經五月了,還沒有進行評估。所以我亦於早期"申請"被老闆照肺,以及早發現問題。

無論是訂立銷售目標也好,監察員工表現也好,“持續性”和“遠見”(根據現在的情況預測未來的走勢)是非常重要的。"求其"定一個目標,有問題時才panic,已經太遲。 差不多年中才發現距離目標甚遠;七八年後才發現員工有問題,明顯是早期沒有好好監察和培育員工的結果。

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

音樂甜品 #8: John Denver - Perhaps Love

Perhaps Love是令我下定決心要學習錄音的樂曲。熟悉長笛的朋友都會聽過James Galway名稱,雖然他的聲音不像長笛,但其穿透力卻使他能勝任流行音樂的錄音工作。流行音樂多用電子合成器和喜歡對聲音進行放大,由於長笛不適合作過多的後期處理,要讓其聲音能從樂隊中穿透出來,並不容易。這亦是我錄制長笛所遇到的一大難題。解決方案多是用多個mic同時收音和減少樂隊的樂器數目,或更換聲音更厚實的樂器...

這次,我出齊三招,所以終於可以用將配器做得豐富一點。

此曲歌詞描寫不同的人對愛有不同的理解,總結愛的各項特質,有得視其如一切(Some say love is everything),有的則仍不知其所以(Some say they don't know)。即使愛是如此難捉摸,歌曲的旋律卻依然流露出希望和喜悅。

面對不知的,恆常改變的,選擇樂觀和相信, 相信PERHAPS something good will happen, 也許就是歌曲要告訴我們的訊息。

最後,祝願業主的病能盡快全愈。


*按兩下播放按鈕,開始播放。



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 或許愛像一個休憩的地方
a shelter from the storm 一個躲風避雨的屏障
it exists to give you comfort 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裡
it is there to keep you warm 是愛帶來了舒適
and in those times of trouble 賜予你渴望的暖房
when you are most alone 當你孤獨的時候
the memory of love will bring you home 愛的回憶將指引你歸航

perhaps love is like a window 愛或許像一扇窗
perhaps an open door 或許是一扇開啟的門
it invites you to come closer 它召喚你走近
it wants to show you more 並敞開寬闊的胸膛
and even if you lose yourself 即使你迷失自己
and don't know what to do 即使你手足無措
the memory of love will see you through 愛的回憶讓你不再彷徨

oh, love to some is like a cloud 有人的愛像雲一樣飄忽
to some as strong as steel 有人的愛像鐵一樣堅強
for some a way of living 有人的愛是生活的方式
for some a way to feel 有人的愛是一種感傷

and some say love is holding on 有人說愛是占有
and some say letting go 有人說愛是給與自由
and some say love is everything 有人說愛是一切
and some say they don't know 有人說愛是迷茫


perhaps love is like the ocean 或許愛更像大海
full of conflict, full of change 時而變換時而無常
like a fire when it's cold outside 像寒冷時分的烈焰
or thunder when it rains 像落雨時的雷響
if i should live forever 假如我能頤養天年
and all my dreams come true 假如我能成就夢想
my memories of love will be of you 回憶裡都將是你愛的光芒

and some say love is holding on 有人說愛是擁有
and some say letting go 有人說愛是自由
and some say love is everything 有人說愛是一切
and some say they don't know 有人說愛是迷茫

perhaps love is like the ocean 或許愛更像大海
full of conflict, full of change 時而變換時而無常
like a fire when it's cold outside 像寒冷時分的烈焰
or thunder when it rains 像落雨時的雷響
if i should live forever 假如我能頤養天年
and all my dreams come true 假如我能成就夢想
my memories of love will be of you 回憶裡都將是你愛的光芒

2008年5月16日星期五

IDEA#122 衣櫃整理法

休息了一排,從新寫生活小智慧。

整理衣物,一般的做法是將off-season的衣物封存起來,然後將當季的衣物依種類放好。價錢較高或較易弄皺的掛起來,其他的則放到抽屜裡。

掛起來的衣物有多少,能一目了然,但放到抽屜裡的衣物到底有多少,有些什麼款式,則難以即時掌握。此外,放在看不到的地方後,該等衣物的使用率會隨之而下降,造成浪費。有時想穿的衣物還會因放到了抽屜的底部,而懶得去取,使衣物有如被打入冷宮。

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將所有當季的衣物用同樣規格的衣架掛好,然後隨意掛在衣櫃裡,先無需分類,外衣旁可以是褲子,沒有所謂。在此以後,洗滌完畢的衣物都一定掛到最左邊(或最右邊,視乎衣櫃的設計而定);最近穿過而未需洗滌的,同樣掛到最左邊(或最右邊)。

久而久之,最常穿的衣物便會自動出現在左方(或右方),較少穿的和完全不穿的就會集中在右方(或左方)。過一段時間以後,極少穿的衣物便可以放到抽屜裡,節省掛架的空間。至於較難掛起來的內衣褲和襪子,則仍舊可放到抽屜中。每日穿的,基本上沒有常穿與不常穿的分別。

將衣物都掛起來,好處除了是能自動依使用先後次序將衣物分類,節省整理的時間外,還能使"原來我這季所有的衣物有這麼多"和"原來這類款式的衣服很多,那類則較少"的印象更清晰,有助掌握存貨的整體情況

此外,為節省配搭衣物的時間,你可以為好的配搭拍照,然後貼在衣櫃裡當眼的位置。那樣,只要看看照片,便能夠找出好的配搭來,不用每次都花時間想。你又可以將可互相替代的衣物掛在相同顏色的衣架上,那麼即使照片中的那件衣服剛巧洗了,也可從相同顏色衣架的衣物中,找到替代。

衣物種類繁多,配搭無限,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複雜系統。管理複雜系統的最重要原則,是"可視化""自我組織化"。將要管理的對象(衣物)都放在眼前,以掌握大圖畫,然後貫徹幾項簡單原則(穿完的掛在最左邊,不分類,用上顏色衣架),就能使系統在最少人為干預(因而節省腦汁和時間)的情況下,自動形成秩序(常穿的一邊,不常穿的另外一邊),且該秩序不會因時間的過去而越見混亂。

2008年5月14日星期三

IDEA#121 送你喜歡的,而不是他喜歡的

送禮物給別人,一般會從對方所喜愛的東西入手。

但對方喜歡的,可能他自己已擁有很多,又或是朋友已送他足夠多,再送的話意義不大。收到了,還是會高興,但沒有驚喜。"誰都知道我喜歡龍貓,這次一定又是龍貓公仔了", 我想一位滿檯都已是龍貓的朋友會這樣想。


送對方喜歡但你不認識的,過程流於表面...
"他喜歡這種東西。(從眼前的這幾款中)就買這個吧,看上來不錯。"

送你喜歡且認識的,才能夠用心...
"這款嘛, 在A, B, C方面是好,但E, E, F方面呢可能不適合他。選那款呢,有什麼什麼的好處,也和他很合襯,就選那款吧。"

收到了喜歡的禮物,只有高興...
"真好,有多一件了!"

收到了從沒收過的禮物,除了快樂,還能認識自己更多、認識送禮的人更多...
"啊,原來這種東西很不錯,之前沒有發現呢!"
“喔,原來他覺得我會喜歡這樣的東西!”
"呵,一定是他自己喜歡這種的東西,才會送給我!"


但說到底,只要是你送的,什麼也不要緊。重要的是心意,其載體只是一個表達方式,無需太過介懷。

"原來,他為我付出過心思..." 就是最好的禮物。

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

IDEA#120 Give And Take

常說人際關係是give and take的關係,你想從別人身上得到一些東西,就必先要為對方付出一些東西。某些時候我是個計較的人,過時過節又或是特別的日子裡,總希望能收到朋友主動發出的短訊或是禮物。這個願望雖多落空,但我提醒自己,是give and take,不是take and give, 先主動發送短訊和準備禮物,即使不是所有人都回禮(亦沒有這個需要吧),但總會有有心的人。

想想你可以為身邊的人做點什麼,一句問候、一張字條、一個小動作,也就足夠。

我相信文字的力量,一兩句句子,已能比數學公式容納更多的可能性。將重要的原則寫成文字,不時閱讀和思想,並付諸行動,便能有所體會。不同的時候閱讀,還會有不同的體會!

網站開幕了兩個多月,瀏覽的人數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想多謝間中到訪和每天到訪的朋友,希望我付出的,能為你們帶來收獲...

  • あなたが誰かに微笑みかけたら、あなたは誰かから微笑みを投げかけられます
  • あなたが誰かを愛したら、あなたは誰かから愛されます
  • あなたが誰かに喜ばれることをしたら、誰かからあなたに喜びが返ってきます
  • あなたが誰かを幸せにしたら、誰かからあなたに幸せを感じることがプレゼントされます

  • 笑面迎人的,會得到笑容
  • 愛人的,會得到愛
  • 使人快樂的,自己也會得著快樂
  • 給人幸福,就能從別人身上得到使你幸福的禮物

What you take is a mirror of what you give. 從你所得到的,就能看到你所付出的。受け取っているものを見れば、与えてきたものが鏡のように映し出されます。

2008年5月10日星期六

Chapter 19:自信何來

和媽咪級女士談起現在的小朋友,都覺得他們很有自信,但沒有"料"。這一代的大小朋友,很多都在蒙特梭利教學法下成長,不要鬧、不要說他們不好、要專重他們,每個人心中最大的,都是自己。

自信,是自己在自己心目中的大小。有自信是好,但連自己不可信的地方都相信的話,就變成盲目、變成不知所謂、變成自大。

每個人都有將自己看得大和將自己看得小的地方。自信,應建立在自知之上。有如一個身材瘦削的男士,硬要模仿男模特兒那種瀟灑的步姿,卻不自知缺乏"肉地"去支持這種瀟灑,結果只會令人覺得做作。

回想自己的成長,一向以"自然"為原則,是怎樣的,就做怎樣的人。所以,我不會對男性化的女孩子說你這樣不夠"女孩",那樣不夠"女孩",只要是自然的,多看就會好、就會接受。3月8號出生的男孩,多帶有女性特質,一般不是大問題,但在某些事情上總是吃虧。但刻意"瀟灑",與其他部分並不相襯,只會令自己不倫不類。

自信,只需建立在一兩點上,無需誇大。管理學大師Drucker說過:
It takes far more energy to improve from incompetence to mediocrity than to improve from first rate performance to excellence... Do not try to change yourself - you are unlikely to succeed. Work to improve the way you perform.
原文雖是談工作,但我想找出自己"了不起"的地方,加以發揚光大,使其達致卓越(excellence),能應用於各個方面。那麼,自信從何來?

自問不是靚仔,又有點缺陷,所以對於外在,整體上我沒有自信,只是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比我更差的人罷了。


很多年前與醫生的一段對話...
“你說我整容好不好,有什麼方法?”
“blah blah blah... (重點)你現在這樣不是更自然嗎?”
原來我很自然。


自中六起,便一直替我剪頭發,多番情海番波的三十多歲女士,問我有沒有女朋友...
“女仔呢,最緊要你關心佢,生日呀,咩咩紀念日呀,人地中意咩唔中意咩,全部都要記住... 其實我都係中意佢個腦,關了燈,個個男人都一樣...”
原來成熟的女人這樣想。


大學一年級,concert出場前,在後台突然有師姐尖叫...
“你地睇下,阿XX今日幾靚仔!!”
原來我出concert時幾靚仔。


2006年11月某一天,在CEO房間進行2nd Interview...
“Claudio,我有些私人問題要問你,你不要介意...”
“不介意,請講。”
“關於你的缺憾...”
“(醫生給我說的話...)”
“天生的也沒辦法,其實現在你這個樣子也很presentable,我想成熟的客人都不會介意... 說清楚就可以了...”
原來成熟的男人也不介意。


2007年7月1日,晚上10時31分58秒,“失”戀,大學女同學對我說:
“要是我認識不介意外在的女孩子,你會是我第一個VIP!”
謝謝菇時。


2007年9月15日,在同事的婚禮上擔任伴奏後,女同事T說:
“你今日好charm(ing)呀!”
“哈哈,我也知道我平時'yap'.”
謝謝粉絲。


以上所有人的話,我都常記掛心中。自信,就是透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自己因應產生的自我認識而建立
“我這次真的要下定決心減肥了!”
“為什麼?”
“(三個原因)... 所以你一定要幫我!”
“原來是這樣。雖然我覺得現在的你已經很美,但都支持你啦!”
“<<- 哈哈,讓我看個十次八次,增強自信!”

人找尋伴侶,與另一個人朝夕相處,除了是一個相愛的過程之外,也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喜歡上一個人,喜歡上她的某些特質,是因為你想自己具備那樣的特質;怪責對方某些行為,可能內心深處你也想做出相同的行為(心理學上稱為的Projection現象)。

嬰兒看到鏡中的自己,有時會哭,有時會笑。身邊不同的人是不同的鏡子,照得好看的,放在心中,將自信建立在其之上;照得不好的,若是不能控制的,也就不要浪費時間 - you are unlikely to suceed.

將時間和心力,花在自己好的方面吧!真正欣賞你的人,會看到你現在已經很美,並接納你的不好。

2008年5月9日星期五

IDEA#119 格仔紙(應用篇)

昨天說過環境能影響工作的氣氛,意欲和行為。今天分享兩個例子。

下面是我公司電腦的桌面。


我特意將圖示調校得大大的,利用空間的限制,使自己無法將過多的檔案堆到桌面上。牆紙方面,我只用了一張小小的照片配以黑色底色,太大太鮮艷的照片,會消耗注意力,加速疲勞。可以的話,沒有牆紙更好。但我喜歡放看了令人快樂的照片。蘋果電腦的話,我會放一到兩張;Windows基於系統設計不同,不能貪心,只能放一張。

你會見到我的桌面上只有兩個資料夾:一個是Checkout,用作存放暫存檔案,下班的時候必定將其清空。另一個是Mac Desktop資料夾,會連接到蘋果電腦的桌面,以存取在Mac上的檔案。

現時,只有Windows Vista和蘋果OSX支援"母雞"般大的圖示。在Vista上,你可以按Ctrl+Windows鍵,然後向上滾動滑鼠中間的滑輪,就能放大桌面圖示。

以下是我做的Excel日程表模板,能自動在任務進行的日子打上正方形標記,並自動以顏色突出週六和週日。特別用上了我喜歡的鮮粉藍和鮮粉紅色,希望為沉悶的排程工作帶來點生氣。

2008年5月8日星期四

IDEA#118 格仔紙

我想,每個人都有特別喜愛的文具。

筆,我選擇有顏色的,如你在看的這篇文章,便是用無印橙色墨水筆起草。

紙, 我愛用格仔紙,但不是如小學生那樣將字寫在格子內,而是視無數的格子為思維的向導。看著格子,總給人平靜的感覺,只要心裡平靜,也就有無限創意。

日本是個非常重視手帳和筆記本的國家,不少的個人和公司都會設計和售賣具獨特風格和適合不同職業人士使用的手帳。其中,比較有名的ほぼ日記帳和商業顧問公司Leverage Consulting所設計的Leverage Organizer, 也是基於上述的原因而采用了格子底紙。

紙上的格線,其實是一個環境。環境,是很能影響人的東西。

去到一個所有人都隨處丟垃圾的地方,你不會有保持清潔的意欲;有的事只是一個人做的話,亦很快會喪失動力。Windows的桌面,常給我如垃圾崗的感覺。也許是對它的內在缺憾了解太多,以至覺得心"爛"的,其外在必"爛"。在蘋果電腦華麗但簡潔的環境裡,你會有很想做出美麗的東西來的動力。始終,我也是個好市民,不想影響市容。

除了電腦的桌面以外,我們每天接觸的“環境”還有工作台、自己的家、手袋、背包、錢包、筆記本、工作文件... 若能給它們一個整齊清潔的外表,再無聊沉悶的工作也會變得有趣,就如格子為平平無奇的白紙,增添平靜和諧的感覺一樣。

2008年5月7日星期三

音樂甜品 #7: Flying Free

這是一首旋律非常優美的合唱曲,可惜一直以來都沒有聽過,所以得特別鳴謝介紹它給我的人。

接觸這首曲,是先看到歌詞,才聽到旋律。歌詞講到life's a song that I must sing, a gift of love I must share,視生命如美麗的歌曲,動人的禮物。生命中,有無限個變奏,有時你只有獨唱的份兒,但更多的時候身邊的人會陪伴你左右,唱著不盡相同但互相和應的旋律。

唱過合唱團的,都知道最難的是在聽著別人的旋律的同時,又能唱準自己的聲部。有些時候,你擔當的是主角,在大家的支持下唱出動聽的旋律。但有些時候,你擔任的只是和唱。不懂聽的不一定留意到你的存在,但旋律卻因為你而變得更悅耳。在生命中,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不一,別人看不到你,沒有留意你的存在,不代表你不重要。

一面錄,一面想這是一首非常女性化的歌曲,各個聲部之間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合唱和長笛伴奏部分均同樣重要,同樣美麗。最終,你只能從音色上分辨二者。

男性和女性性格上最大的分別,是男性較著重層級關系,總希望能當主事人,“話事”者,在組織中擔任領導人的角色;女性則多注重橫向關系,與同伴建立和諧的關系,彼此做好自己的角色,比作為領袖更為重要。我想,能擺脫無謂的組織架構,和地位,認清自己角色,定位和內在價值,人才能真正Flying Free...

"For now I know what I can be
And now my heart is flying free"

這次上載的只是一個rough production,錄制於昨晚飯後,沒有做任何editing,雜音也沒有去除。所以,與其說是production,不如說是一個紀錄,記錄著當時當刻心靈的平靜和甜密。


*按兩下播放按鈕,開始播放。

2008年5月6日星期二

IDEA#117 紅色筆記,綠色筆記

思考法專家Edward de Bono曾提出過“六頂思考帽”理論。除了思考可以加上顏色外,溝通,同樣可以賦予色彩。

重溫早前購下的一本以筆記本為題材的書,對日本人事顧問堀紘一(ほりこういち)的看法尤其認同。他認為只有通過動手寫,才能有所學,才能體現語言的內涵。手で書くことは、多くの学びを与え、言葉の味を生み出す。

堀 氏有個非常有趣的習慣,就是在訓示員工之前,先在筆記本上寫上日期、對方的名字,做得不好的地方、改善的方法、以及根據那個人的性格所要使用的表達方式。冷靜一個星期後,才會正式進行訓示。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客觀理性地進行溝通(感情的にならずに冷静に論理的に叱ることができる)。

利用聲音溝通,雖然直接,但由於缺乏深思,以至詞不達意,講錯說話的情況常有發生。吵架,就是因為用口,才得以進行。用文字“吵架”,不出數個回合,可能已經“無你咁好氣”。文字的優點,在於能沖淡負面情緒,使其不至膨脹。

人與人相處,雖然很多東西可以從口中說出來,但更多的東西不說會更好。文字,能給接受的人空間,也能凝固感情供日後重溫。因此我們才如此喜愛發短訊。

試試為你重視的人準備一本小小的筆記簿,無論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都可以寫下來。高興感動的,用綠色寫,不滿要投訴的,用紅色寫。然後每天訂下一個時間閱讀留言,並寫下感想和回應。這就是深入的、具再現性的溝通。


丈夫趕著上班,忘記了說早晨...
--------------------------------------------
老公:
你今日未叫我早晨wor! 唔開心>.< --------------------------------------------



晚上丈夫下班回來看到留言,趁太太洗澡時,可以留言說...
-----------------------------------------------------------------------
老婆:
夜喇,依家先講早晨我未變傻佬?講住早抖先,聽朝補番!
-----------------------------------------------------------------------


只要是你重視的,無論是家人、情人、朋友,都能通過紅色筆記和綠色筆記,交流心中的感覺。定時重溫紅色筆記和綠色筆記,你就能將對方的喜好和介懷的事,自動留在心中。

2008年5月5日星期一

IDEA#116 有愛就是好 (給老是找不到愛的人)

最近,友人的男友以“失去感覺”為理由,向她提出了分手...
另一位朋友又說:“通常到我們這樣的年齡,都有男女朋友的啦。沒有的,一是他選擇不拍拖,或是他本身有問題...”

至於自己,亦似乎在吃某人的醋...

此時,又開始思索“愛”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如果你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你想要的愛,請看看我以下的感想...





談起愛,不得不提聖經。聖經說天父是愛 God is Love (John 4:8)。而“愛”,亦是耶教(Christianity)思想的重要支柱。

接觸過哲學的話,你會知道“愛”有兩種形式,一種是eros(英文erotic的語源),是欲望的愛,a desire for what not yet posses;另一種是agape,是自我犧牲的愛。男人婚後失去對伴侶在肉體方面的欲望,外出拈花惹草,就是前一種愛淡化後的典型表現;即使對方已心有所屬,但仍然願意為其做任何事,即使做了也不會帶來結果的,是後一種愛的表現。

耶教中所主張的“愛”,從某程度來看,是後一種愛,是一種神為人犧牲的精神。

聖經故事中,上帝作為神,但卻願意貶低身份,化為一個普通人(耶穌),去為人而死。不是教徒的,也許很難理解這死的意義。簡單說,有如你很愛街上的流浪貓,並想它們變好,於是你便將自己都變成貓,以貓的方式生活(吃地上的食物, 用抓來洗澡...),以貓接受的方法去引導她們。但由於獸性難改,你最終還是被你的貓同伴殺死。所以,聖經說“Greater love has no one than this, that he lay down his life for his friends” (John 15:13)。

耶穌說要愛你的敵人,並為其祈禱(Matthew 5:44),即使對想傷害自己的,你也祈求他們傷害你的計劃能夠達成。結果人真的成功殺害了上帝的化身,耶穌亦體現了祂的自我犧牲。你是教徒也好,不是教徒也好,你都能從耶穌所表現的愛(agape)中,找到"為甚麼老是找不到我愛的人"這問題的答案。

要選擇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去愛,一般怎樣選?

我們多根據形象。無論男女,總有一個自己理想中的白馬王子和美麗公主。能在現實世界中遇上這樣的一個人當然好。即使找不到,我們都還是想自己的對象能儘量接近心中的王子和公主(問別人他的擇偶條件,亦多從外在說到內在)。對外觀的注重,是前一種愛(eros)的典型表現,因人天生對美男美女有欲望。先追求形象的美,繼而內在的美,是一種主流的擇愛模式。無論如何,"睇得順眼, 不會作嘔",最為重要。

所以,不懂打扮的女孩子,或是樣子身材不夠好的男女,都難覓得愛人。人很有趣,即使自己條件不好,也希望能找個條件好的人愛護自己。後者,我們眼中其實只有自己,自己看得舒服,感覺良好最重要。這種心態完全可以理解,但不健康。

耶穌教導人要愛自己的敵人,其意義不純粹在於要人"對"敵人友善,而是即使對方是你不喜歡的人,你也"祝願"他變好(desire the good),就算他不能變好,你也將不好的"視為"好(treat as good)。所以,即使人的世界完全符合不了神的標準,祂依舊愛人,因為在祂眼中一切都是“好”。

能將不好的視為好,就是愛。Treat as good, 而不是desire the good, 你能"選擇"的理想對象可能已在你身邊。

在一個有名的blog中,作者寫關於為何港女嫁不出時說:
那唯有歸咎香港女孩子眼角高,不肯降低身價,不願面對現實,最終自食其果。但究竟是香港女人高傲,還是香港男人自卑?To be honest,世上哪有女人不想吃唐僧肉?問題是,吃不到唐僧肉,就要連豬八戒也不放過嗎?為求促銷而自貶身價,失去自我,只會連最低檔的男人也看不起你。低層次競逐,有甚麼意思?


但愛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放下自己,"唔好都當好"的精神。正面看不好,可能側面看會好看;360度看也不好看的,可那就少看一點好了。太肥了嗎?他/她也不想;手腳太粗,身體太重了嗎?又沒有人要你搬動他/她;太瘦了嗎?又不是靠打架來維生,健康不就是可以了?太高太矮了嗎?不高不矮的就懂得愛護你?

除了眼睛,我們還有耳朵,鼻子,聲音和心靈的感覺,為什麼不好好利用這些更為敏感的觸覺?
"唔,她雖然不好看,但說話的方式和語氣很可愛..."
"她雖然沒有看得上眼的地方,但非常整齊清潔,身上總帶著清新的氣息..."

神愛人,犧牲最大不是化身為人之後的生命,因為死後可以復活,不計所受的肉體痛苦的話,沒有什麼大不了。祂犧牲的,是祂作為神對"好"的標準,即使人不好,祂都將之視為好,加以愛護。

所以,對另一個人的愛的最高層次表現,不在於你給他金錢,時間和感情,而是你為他放棄你原來對於“好”的主觀執著和標準,及你對理想中白馬王子和美麗公主的追求。最終,視對方的不好為好。即使用抓洗澡不清潔,你仍然願意配合小貓們的習性。

世界上不是有很多“看不上眼”的人,只是我們對“看不上眼”的定義太多。

Practice sacrifice and you shall find love and experience love. The love we hope for will come to pass more effectively if we lovingly impart goodness onto evil by sacrificing our own conception of what is good than it will if we merely wait for the good to come or require our "enemies" to first change their ways.

2008年5月2日星期五

IDEA#115 收納與捨棄

08年的其中一個年度目標,是要設計出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整理系統。

對於整理系統的重視,源於我實在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整理:書刊、鬼主意、生活的感覺、感動、回憶、日記、反省、音樂、照片、筆記、影像、聲音、工作檔案,工作計劃、電郵、交談紀錄、書簽、書本、樂譜、金句、電線、雜物... 數量驚人。

最理想當然是所有東西都放在同一個地方,統一管理。但各樣"財產"的性質和載體相異,要統一管理頗為困難,起碼資訊和物件便需要不同的管理系統了。

物件,由於數量相對有限,收拾和尋找起來並不困難。資訊,每天都在增加,形式亦多,是最為頭痛的問題。雖然到現在為止,我的資訊整理法還未定型,但根據以往的經驗,我總結出幾個基本原則:

  1. 首先,將資訊可以分成輸入和輸出兩個範圍,各采取不同的整理方法 。
  2. 網頁和電子書等輸入類資訊要先打印出來閱讀,將重點用紙筆記下(輸出)後便丟掉原稿。(現在,我正在想到底以模擬方式保存筆記還是將其數碼化保存比較好。手寫筆記掃描進電腦可方便搜尋,但過程很化時間。保留原本的話,需要的空間很多,且難於尋找,但看上來比較有感覺。
  3. 輸入類的資訊由於需要進行閱讀和處理,所以先作簡單的分類會比較好。像“這個星期集中處理音樂相關的資訊,下個星期則主攻以健康為主題的資訊”那樣,一次過處理相關的資訊,就能增加效率,加強對資訊之間的關聯性之敏感度。
  4. 對於像鬼主意、生活感興、日記、反省、工作計劃和工作檔案等輸出類資訊,由於尋找和再利用的機會比較多,用數碼方式儲存會較利於搜尋。此外,由於這些是自己思考的成果,應盡可能多地保存,供日後參考。
  5. 無論是輸出類資訊也好,輸入類資訊也好,具紀念價值的要用紙張保存。一頁一頁看的相簿,始終比電子相簿更能打動人心。

雖然好像總結出幾條不錯的原則,但換個角度想,與其花時間去想個天下無敵的整理法,何不想想如何能將沒有用的東西丟掉? 

人很喜歡以“他日可能有用呢”,又或是“很辛苦才得來的呀”為原因而收藏東西、保存關係。不幸的是,什麼東西都想保留的,結果什麼也沒有時間處理、什麼都找不到;什麼關系都想保留的,結果令感情超出負荷,以至忽視本來更值得重視、更值得珍惜的關係,到頭來得不償失。

試問自己你知道什麼要收納,什麼要捨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