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3日星期一

IDEA #394:全息整理(四) - 整理中的感情因素

數天前和一位標準香港人談天,說我想出一本關於資訊整理學的書,他的反應是:“這個題材沒有人會買!”  

是的,我們生活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但資訊的重要性卻日益低下。既然不重要,也就沒有人會花時間整理,更不用說花心思去理解整理背後的問題和意義。因此,“好野”只好留待自己欣賞...


說回正題。如果你是前八十後或以前出生的人,相信都會用過圖書館索引卡。記得小學生時代的圖書館課,老師還會特別教導如何使用索引卡。數碼年代,我們手裡只要拿著iPhone/iPad,便可以覓得各種資訊,你想的話,完全可以不用紙筆。iPhone/iPad,正常智慧的人不用學習也懂得用,失去了索引卡那種嚴肅感。

用電子方式和紙筆保存資訊最大的分別,在於資訊一旦進入電子空間,就會失去形體,變得無從捉摸(Intangible),資料佔據多少磁碟空間,對人來說並無意義。存在於真實空間的資料,卻有形有實(Tangible),不單看得見,而且其存在本身已經在傳遞訊息。看到桌面上有20cm厚的文件,你便知道有些多少工作沒有完成;看到書的厚度,你便知道那時一本易讀還是艱深的著作;翻幾頁,你便知道那是一本好書還是壞書。

資訊電子化雖然方便,但卻令資料顯得無關重要(電子書=不重要的書?)。好的資訊和不好的資訊,由於以相同的方式呈現,沒有質感厚薄之分,好壞和價值亦變得不容易判斷。小時候一本書可以讀超過十次,加上記性特別好,不做筆記也不會忘記。現在看過的網上資料,轉眼便忘記了。有時,不單看過的資料可以忘記,就連資料存在本身都可以忘記。所以不定期像翻書那樣瀏覽一下記憶卡和硬盤的話,就連自己看過什麽、做過什麽都不知道。但“翻閱”容量已達TB級的硬盤,又談何容易?

質感厚薄,很多人(尤其是男性)覺得不重要,但若問一位女性,你要衣櫃裏有3000件衣服,還是網上相簿有3000張同樣衣服的照片,我想答案一定是一面倒的。記憶卡裏有3000本電子書或10GB的歌,不覺得是什麽;書架上有3000本書和10000張唱片,卻動人心弦。

所以,Tangible與Intangible,對人來說有不同的意義。應用到資料整理之上,重要的和我想記得它存在的資訊,我還是會放在紙上,無關痛癢的才會電子化。爲了解決“不知道自己有什麽”這一個電子資料特有的問題,我在自行開發的電子檔案櫃裏加入了一個隨機抽選功能。每次打開檔案櫃,它都會從“永久”及“未決定”類別中抽出檔案,提醒我“你有這個檔案,你記得嗎?”

新的程式設計比全息整理(二)全息整理(三)時美觀不少!(點擊放大)

隨機抽選檔案的程式語句
(文人也要學一點編程,才可以在程式員面前有say!)


以下是一段來自德國電台的影片,報道的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Niklas Luhmann (1927-1998)窮一生時間建立的“索引卡筆記(Zettelkasten)”,總數達35000張,用來記錄研究成果。以資訊量來說,一櫃子的索引卡,在電子空間裏可能佔不到10MB,但在感情空間裏,卻是舉足輕重。我想對Luhmann來說,每一張卡上面有什麽,他一定記得一清二楚!



所以,生命中重要的記錄和影像,還是留下實體比較好。不要只和你愛的人互傳短訊,試試寫紙條;沒有地方放但又喜歡的衣服,試試穿起它、拍個照、沖曬出來,然後於丟掉之前剪下一角布料,與照片一同保存,看看感覺如何?



訂閱錄音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