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IDEA #355:過度編輯

公司面對財困,真心爲公司也好、爲自保也好,各部門都努力付出一分力去挽救...
  • 下班後繼續在家工作的人有
  • 不斷致電客戶追數的也有
  • 繼續埋沒良心,但盡忠職守的有
  • 致力操控評核指標的,都有
雖然挽救行動缺乏周密計劃,只是病急亂投醫,但危機之下,妙計也好,“屎橋”也好,各人都思考了更多,也親身體會“一哥”不能做一世,尤其是你變得驕傲自滿的時候。

CEO曾說如果客戶服務部自己成立公司,那我們要怎樣做才能生存呢?這是個好問題。我進而想,如果我的小隊要自立,那又要如何生存下去呢?哪些業務應該做,哪些又不應該做呢?

說明書,沒有人喜歡看,但不提供的話,將不得好死。更弔詭的,是寫得越好越精確,就越沒有人看,因爲字數太多,沒開始看便已經睡着了。一圖抵千言,影像比文字能傳達更多訊息。如果只得一個人、只夠資源做一件事的話,影像這個訊息密度最高的媒體,就是我應該給力的地方。

經過幾個星期的摸索,終於完成了近十段的產品教學影片。意外地,客戶和部門主管都大讚,雖然主管讚的方法,是問一位我相熟的同事影片是用什麼剪接軟件做的,效果能如此的好。事實是,好的效果並不是來自偉大的工具,而是來自於嚴謹的演出。有好的演員、好的劇本、好的導演,剪接要做的,就只是把場景接合起來罷了。

一次目睹一位錄音工程師如何用“山雞”信號處理器處理錄音。他教我的現在我都時常記起:“部機聲靚既就落多D,唔靚既咪落少D囉,唔洗洗咁多錢”。公司沒有投資專業剪接軟件,那就把整個教學示範當成表演來做好了。表演好,也就不需要編輯和剪接,也就最簡單的工具都能勝任。



眼看同部門有四位同事日以繼夜用一款售價達六七千元,但臭蟲特多的軟件,去爲一個項目客戶製作影片,然後左改右改,浪費青春,不禁心酸。其實那些影片並非什麼大製作,絕對可以用“表演”的方法一做就做對。簡單的工具,除節省成本外,也可避免客戶一些過於仔細的要求,實在一舉兩得。

現代流行曲,一般使用超過一百條音軌,披頭四年代的歌曲,用的只是四軌錄音機。但數十年前的錄音,聲音絕對比時下的歌曲更富音樂感。

工作,我看來是一場表演。平日用心練習、出台時氣定神閒,就能打動人。晝夜在電腦面前拉動滑鼠,當然能做出無暇的產品來,但產品卻會因爲過度編輯而失去生命力。


訂閱錄音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