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IDEA #338:謊謬的碗櫃

話說最近老媽子買來一個設計非常“巧妙”的塑膠碗櫃(其實不知道應否叫碗櫃)。碗櫃的正確用法是拿著它上面的手柄,把蓋子拿起來,然後把餐具放進去。



不過,由於旁邊用來提起碗櫃的手柄過於明顯,總讓人覺得它是用來打開蓋子用的。為避免想打開蓋子變成整個碗櫃抽起,我決定在有問題的部份加上以下的提示訊息(職業病發作):



其實,產品提供太多的功能是不好的,就如文章寫得太長重點反會變得模糊一樣。碗櫃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都不需要搬動,旁邊的手柄刪掉也不會有大問題。加了提示,雖然可以避免問題出現,但卻增加了使用者的頭腦負擔,仍舊不是好的設計。

為了十年才做一次的動作令每天的使用都添上麻煩,是十分謊謬的。

講到易用性,蘋果的產品公認世界第一。今晚用了十五美元試用新推出的App Store,感覺就像到七十一購買飲品一樣容易。依類別選好需要用的軟件後,只要按“Buy”,下載便自動開始,並顯示進度。下載完畢後,軟件的圖示還會自動顯示於當眼處,無需要安裝和自行尋找程式位置。換在Windows底下的話,如此一體化的流程是沒有可能的。

檢視分類。

下載中。

下載完畢=安裝完畢!

相機圖示於下載其間已經自動出現。


設計好的產品和設計不好的,分別在於前者能有效放大首要工作(Elevate Primary Action),並壓抑次要工作(Suppress Secondary Actions)。

購買軟件,我的首要工作是使用,不是要去“安裝”和“設定”。Windows在最初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所以你必須懂得“安裝”,才可以“使用”程式。

而在蘋果作業系統上,程式基本上不需要安裝,並且可以像打開一般檔案一樣於任何一個位置啓動程式,不需要特別編寫“綠色版”和“流動版”的程式。

在Windows上,你不能從USB手指啓動Photoshop,而在蘋果系統上,任何程式甚至整個操作系統,只要拷貝到USB手指上,便能直接啓動。

所以,建構系統,基本架構一定要從Day One弄對,弄錯了(如一定要“安裝”才可以“使用”),十年八年也不能“翻身”。蘋果作業系統於2001年設計時便決定不需要去安裝程式,所以今天才能推出如此流暢的軟件購買服務。同時期的Windows XP到今天的Windows 7,都不能改變Windows 95 時代定下的架構上的限制。而基於系統要向前兼容,未來能改善的機會也很微。

因此,架構的事不能一邊做一邊想,而是一開始就要想對。


訂閱錄音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