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IDEA #230:常識管理(四)

忽視生產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前後牽引現象,讓所有人全力工作的做法,很可能是受到成本概念的影響。

以勞力密集的軟件工業為例,假設工資基本上是fixed cost(很多情況下都應該是),能用盡員工的工時,就能用同等的支出換取盡量多的勞力,每小時的工資成本便能壓低。所以給你八個小時的錢,你要工作八小時或以上,不要有剩餘未用的生產力,才算划算。


但細心想,就算讓工作效率高的人盡量多做,其工作成果也得等待慢的員工完成其部分後,才能變成可以賺取收入的製成品,一天成品未出,其工作成果都只是存貨,也就是積壓了的、沒有轉換成為收入的錢。


這些錢不是這些非樽頸員工時薪的總和,而是因為沒有利用他們的多餘產能去加快產品推出的速度(也就是“有效產出”)而損失的銷售收入。銷售收入一般比工資支出高得多,“寧可節省幾小時的工資成本也不爭取提早獲利”的想法是否理性、是否真的划算,實在值得商榷。


公司的目標應該是讓工作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變成金錢,而不是如何能節省單位成本。我每天的生活是很節約、生存成本是很低,但就是賺不到錢,那又有何意思呢?


所以書中的一名角色說:


過去成本最重要,其次是有效產出,存貨落在第三位...甚至嚴重到存貨會被當成資產。在我們的新尺規上,就完全不同了。有效產出最重要,然後就是存貨,因為存貨會影響有效產出,最後才是營運費用(460頁)。

另一名角色又說:
任何人對組織的貢獻有多大,有很大部分要視其他人的表現而定(511頁)。

所以結論仍舊是無論每一位員工如何用心、拿取如何高的分數,個人總不能解決組織性問題及移除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樽頸。Teamwork is more a system design problem than a spiritual one. 若只是口裡強調團隊合作、搞些甚麼Team-building活動,但從來沒有根據組織特性設計工作方式,就是本末倒置。有團隊精神,也要系統上的配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