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

IDEA #183:懶人原則 - 整理家中雜物的簡單方法

晚上和朋友逛實惠,對方說剛從那裡買了一個光碟櫃。我"黑心"的說了句:“看你能堅持用多久!” 光碟櫃設計的出發點雖然好,但使用麻煩,以朋友的"耐性",似乎難以持續使用。(當然,還是希望我的預測出錯)。

光碟櫃樣子像個抽屜,裡面附有多個有編號的光碟套。最前面的套子裡有一張索引卡,用以寫上光碟名稱和對應編號。因此,使用時一定要緊記將光碟依號碼順序排列,並要保持更新索引卡,系統才能運作正常。

大部分人不善整理,主要是因為沒有收拾好的物件太多,以至不知從何做起。因此,整理物件時,最重要的是找個簡單直接、不用怎樣思考的方法。此外,也盡量不要設置太多規則(如光碟套要按數字順序排列,並不要疏於更新索引卡等),以免心理負擔過大,最終失去整理的動力。

除了減少負擔,良好的起始環境亦非常重要。邏輯上雖然有點矛盾,但整理開始前必先要預備一個"整理好的環境"。眼見雜物堆積如山,很難會有心情去將它們收拾好。"橫豎都是亂,也就由得它吧",是很正常的想法。

營造"整理好的環境"的最佳辦法,是將有待整理的物件一次過全部放到一個地方,然後實行"無眼睇",將物件置之不理一段時間。這個臨時物件“集中營”那可以是巨型紙箱,也可以是高櫃、甚至是一整個房間。將礙眼的物件擱在一邊後,環境便能迅即回復整齊。情況有如在電腦的桌面上打開一個新資料夾,然後將所有未能收拾的檔案移動到資料夾中一樣,你會立刻有煥然一新的感覺,並產生進一步整理的動力。

預備好環境以後,可定出一個時間(或分成多次),從“集中營”中將同類的物件抽出,轉移到另一個“中途存放點”,並順道檢討是否有更多可以仍掉的東西。例如,資料光碟,不論內容都可先拷貝進硬盤中,舊文件亦可一律掃描進iPhotoPicasa等照片管理軟件,書籍則可扔進小紙皮箱中。

經過以上兩個階段,混亂的範圍也就由整間屋子縮窄到特定的地方(集中營> 中途存放點)。中途存放點雖然仍存在一定的混亂,但由於範圍不大,在考慮"勞動對成果"以後,還是一個非常可以接受的混亂。如果你要求比較高,大可再行定出時間,將中途存放點的物件,作更精細的分類,或將它們移送到專門的存放處(書籍 > 書櫃,雜物 > 雜物櫃;文件掃描檔 > PaperPort的類文件管理軟件)。

這種先暫緩考慮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物件的最終存放位置)、逐步限制問題範圍的原則,日文稱謂ものぐさ原則”(Monogusa Gensoku,懶人原則)。由於每次只執行一個簡單的步驟和作簡單的判斷,腦袋的負擔因而能減到最低。負擔低的、容易做的,才能持之以恆。解決其他複雜問題,懶人原則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滿屋雜物,很多時都是因為心目中理想的整理方法過於繁複,要做的決定也多,以至產生不想幹的感覺(Procrastination)。如果你只是想"話知你,全部野放曬入衣櫃,之後先慢慢諗點搞"(也就是民間智慧所講的"無眼屎乾淨盲"),那就不會覺得收拾東西是件令人苦惱的事。

日本著名美術指導佐籐可士和(UNIQLO的logo便是他的作品)便說:“空間整理只要決定好外框形狀,就很容易掌握”。物件的臨時集中營及中途存放點所提供的,就正是那個我們缺乏的"外框形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