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星期三

IDEA #308:改善(二) - 財務策劃思

(續上文)

改善業務

最近,妹妹轉行從事財務策劃。從事財務策劃和信耶穌的人實在很相似,都很希望將自己認為好的一套"強"加於人。動機是好,但不是人人接受,畢竟人的腦袋和個性變化太多。

從我推銷和被推銷的經驗中,我提出幾個改善業務的方向:


①產品形象模糊問題
有的人注重結果(買了後有何好處?),有的人注重實質(我買的到底是什麽東西?)。投資產品不是東西,沒有具體形象。除非他本身懂得投資產品的運作(日本仔稱"金融工學"),否則對於後一種人來說,一定要賦予投資產品一個可以理解的形象,才可以讓他們安心購買,就如上帝用"父子"這個關係去比喻人神關係一樣。

比喻(Parables),是讓低智慧去理解高智慧的最佳方法。耶穌喜歡用比喻。關於為何這樣做,耶穌說:

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別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也就是說,用直接說明的方法去推銷,知識夠心靈開放的人當然會懂得更多、接受更多,但對於條件不足的人,只會讓他們更加迷惘。用人家不明白的東西推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只會讓他回敬你一個"不明白"(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使你的努力落空。

耶穌運用比喻,是因為聽道的人各有不同心態,所以他按著人對真理的接受程度傳講真理。對接受神的人,他的話是把真理說出來,但不理解或抗拒神的人,他的比喻可讓他們得到一個較為舒服的空間,去慢慢領受真理。太直接宣講道理的話,對方可能吃不消,產生更大的抗拒,那麼的話,對的都變成不對。銷售財務策劃,也是同樣道理。


②目標為本問題

財務策劃講求目標,策劃師都喜歡問客人有何目標。問題是世界上有的人採取順其自然的生活模式,不談長期目標,注重做好現在,二三十年後的世界怎樣誰知道?談理財目標是抵觸這些人的價值觀,讓銷售過程更困難。

一次,日本商業雜誌探討人性格的分別時,便訪問兩位成功的CEO,從事IT的那位認為凡事都要訂立目標才會成功;從事財務的反認為根本不需要訂立目標,做好現在就能成功。最終,還是"十人十色"(じゅうにんといろ)、so many men, so many minds。

教導當下為本的客人如何管理好日常財務,比要他們作長期投資更符合需要。所以,日本仔有家計財務策劃服務,香港仔還謙虛學習。


③單一性問題

財務管理不只限於投資,如何花費、如何訂立目標(不是所有想有目標的人都能定出目標)、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平衡要等待的時間與要使用的金錢)享受到自己想享受的生活,如何決定買樓還是租樓,當中的涉及什麽財務及非財務問題等,都應該是財務管理的一部份(財務和很多其他方面掛鉤,不應獨立處理)。

想想為何幾乎所有財務策劃師都只懂談"投資產品",你又能如何改變這個局面?如果所有行家都說相同的話,那我又為何要選擇幫襯你呢?

After all, it takes all kinds to make a worl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