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電腦音樂,其實只是人將經驗和情感量化成數據的過程。 電腦是機器,沒有感情,但只要你知道到底是什麼元素帶給樂曲感情,又懂得將這些元素翻譯成電腦數據,機器同樣可以奏出感情來。 所以在電子音樂中,感情也可以做Programming。(日本很有名的作曲家喜多郎合和美國的Hanz Zimmer 便是讓電腦有感情的高手。)
音樂也好,工作也好,不少人認為不能教、說不清,一切靠經驗和臨場發揮。原則上不反對。不過人腦其實頗像電腦,只是根據條件作出判斷(只是感情也可以是條件的一種),當中具有邏輯性;有邏輯性的都可以說、可以教。
編寫電腦程式,最基本的是IF, THEN, ELSE語句。IF滿足某些條件,THEN輸出某些數據,ELSE(不然)則輸出另一組數據。人腦都是一樣,怎樣的情況就會作出怎樣的反應,else的話就作出另一種反應。只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很複雜,腦袋計算速度太快,自己也不自覺,所以覺得「教不到,說不清」。
我認為大部分的東西都可以教,都能說得清楚。以前認識的一位設計師說:「人人都懂得看畫,說不懂的人其實只是不懂說出看後的感受,不是不能說」。十分同意。
基於經驗和臨場情況作出的判斷之所以難以解釋,不是因為那個判斷沒有邏輯、沒有步驟、無法解釋,只是要衡量的條件太多、步驟和過程太複雜,加上99.9999%的人都對自己內部發生的事情不敏感,以至表達不出來罷了。
一個音樂家經過多年的學習,能夠奏出有感情、有內涵的樂曲。這種表現力是經驗累積的成果。荷李活的作曲家就是因為懂得將經驗數據化和具體化,因而能夠教導電腦奏出感情來。
經驗的累積,其實只是一個收集案例(Case Studies)的過程。接觸案例達到一定的數量,就能夠總結出原則原理。前日本McKinsey顧問勝間和代稱此種總結能力為"架構力"(フレームワーク力),在商業營運上該項能力相當重要。
很多人認為擁有經驗很重要。我不這樣認為。你擁有十年經驗,但沒有從中總結出原則原理,只會繼續盲目,而且比沒有經驗的人更盲目。總結,可以說是一個計算和判斷的過程,而計算比經驗更加重要。台灣傳媒創辦人何飛鵬曾創辦50多本雜誌,是我認識的第一位明確指出經驗的限制的社長。他這樣說:
所以,我不太尊敬只有經驗的人。有的事你做出來了,要能解釋為什麼你做得出、為甚麼這樣做,判斷的基準又是甚麼,才能服人,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這點。
很多人認為擁有經驗很重要。我不這樣認為。你擁有十年經驗,但沒有從中總結出原則原理,只會繼續盲目,而且比沒有經驗的人更盲目。總結,可以說是一個計算和判斷的過程,而計算比經驗更加重要。台灣傳媒創辦人何飛鵬曾創辦50多本雜誌,是我認識的第一位明確指出經驗的限制的社長。他這樣說:
嚴格來說,計算是判斷的前置作業,當所有的可能算計清楚之後,判斷才有用武之地。計算強調的是過程,強調的是未來模擬、強調的是書面作業、強調的是精準分析、強調的是做出數個方案的可能選擇。
反過來說,判斷可能是盲目的,他主要的憑藉是經驗和直覺。不幸的是,經驗又有高度的風險性,因為經驗是過去的情景、過去的歷史,而判斷是要替未來做決定。用過去的情景、過去的經驗,要分析未來可能發生的事,難免會有高度的時間落差,而導致判斷錯誤。
所以,我不太尊敬只有經驗的人。有的事你做出來了,要能解釋為什麼你做得出、為甚麼這樣做,判斷的基準又是甚麼,才能服人,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這點。
自己懂和能讓別人懂,是很不同的學問。 能將判斷基準系統化、架構化,才能保存經驗,並從中學習。可惜很多人都以「經驗要累積,無得教,無得講」為由不詳細研究,很多寶貴的經驗就這樣丟失了,對公司和個人都沒有好處。
======
後記:
公司的某些高層自命很有經驗,但凡事只憑直覺,不用計算,只說:「有的事很難教」。個人認為公司業務上軌道後,培育員工是創辦人的一大責任。知識傳授者,簡稱老師,要做得好,需要高度的專業和自省能力。將自己懂的系統化,讓別人都能夠懂,就是好老師。
老師當中,以語文老師最難當。光說「多聽多說多寫多講」,都是多餘。將學習語文的過程系統化和數據化,讓學生不論天資,都「有番咁上下」,才是高手。
======
後記:
公司的某些高層自命很有經驗,但凡事只憑直覺,不用計算,只說:「有的事很難教」。個人認為公司業務上軌道後,培育員工是創辦人的一大責任。知識傳授者,簡稱老師,要做得好,需要高度的專業和自省能力。將自己懂的系統化,讓別人都能夠懂,就是好老師。
老師當中,以語文老師最難當。光說「多聽多說多寫多講」,都是多餘。將學習語文的過程系統化和數據化,讓學生不論天資,都「有番咁上下」,才是高手。
讀書這麼久,我只遇上過一位這樣的老師。老師的學科能力不是最重要,「架構力」才是關鍵。可惜,我們沒有"架構力"基準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