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星期一

IDEA#149 第二職業

最近不少同事都陸續因私人或其他理由離開公司,尋找新路向。2005年出版的Blue Ocean Strategy,曾引起過不少回響,個人認為其精髓思考方法同樣能運用到個人職業規劃上。

藍海戰術的重點在於找尋從沒有人開發過的土地(藍海),以避開成熟市場(紅海)的激烈競爭。傳統的競爭策略以差別化(Differentiation)為主桿,只要你的產品能與市場上類似的產品形成區別,便能吸引特定的客戶,創造niche market。不斷的差別化,使市場上提供的選擇越來越多。選擇太多,等於沒有選擇。花多眼亂,消費者只好從品牌下手,以致很多所謂的niche market,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消費者。

買LCD,首選Sharp;買樂器,首選YAMAHA,不會是最好,但一定不會差。面對消費者對大品牌的慣性消費,小品牌難以競爭,只有找尋一個從沒有開發的土地,排除一切競爭,不是No.1,但是Only-One,才能生存。

尋找工作,處境亦相同。講學歷、講經驗、講exposure,有實力的人多的是。選擇太多,雇主作為消費者,對大品牌(公認的學歷,證書)作慣性消費,亦非常合理。對於一些只有良好基礎能力(語文、溝通表達)但缺乏專業的人小人物、小“品牌”來說,要在紅海中生存,找尋niche market並不容易。談到轉換工作,他們都顯得很被動。“待找到工作才走吧”,“待支持不住才走吧”,是很常見的做法。

藍海戰術中有稱為Four Actions Framework的行動綱領,幫助企業創造一片毫無競爭的藍海,它們分別是Reduce(降低標準), Eliminate(除掉無謂元素), Raise(提高標準)和Create(提供競爭對手所沒有的元素)。

在求職市場上,有無數人在不斷提高整個人力市場的標準(Raise)。記得數年前替公司購買NEC伺服器,一名普通的銷售員竟然也有MBA。要正面與這些人交鋒,非費相當大的氣力不可。而Reduce和Eliminate也不見得可行,怎說也不能夠鬪學歷低或鬪無能吧?剩下來的就只有Create,創造一些別人沒有或難以提供的價值。一個人如果能夠提供多種價值,就能開拓客源,創造一片藍海,避開競爭,建立自己獨特的品牌。

早在九十年代初,日本經營顧問藤井孝一便已經提倡“週末起業”(しゅうまつきぎょう)的概念,鼓勵打工仔在工餘時間建立自己的第二事業,以實現夢想及減少對老板的依賴,建立穩健的財政基礎。這基本上就是Double Career的概念。如果你缺乏主流的技能,又或是你的技能不能在紅海中體現其價值,在擁有一份whatever全職工作的支持下建立第二事業,也是一條可以考慮的出路。

以自己為例。我的正職是Technical Writer, 先不說前途,聽過這職業的人也不多已經相當少。我的專業是日本語,日文好的人滿地皆是,在不喜歡日本公司及沒有其他business skills的情況下,我在職業市場上毫無優勢。即使對自己的能力、創意、和表現能力還是很有信心,這些都不容易在求職信和CV中表現出來。別人只知道這個人沒有什麼料子。

在紅海找工作,我找了整整兩年。

讓學生能夠吹出與別不同、零舍甜美的聲音,並透過錄音鼓勵更多人懂得欣賞長笛、懂得追尋自己的夢想,是我現時的第二職業。

長笛老師很多,但吹得聲音甜美,又能根據個別情況說明怎樣做才能吹得甜美的老師不多;懂按著譜子吹奏樂曲的老師很多,懂第一次聽到歌曲便能即時吹奏伴奏,讓學生能享受音樂的老師又有多少?能說日語的人很多,能用標準發音日語教授長笛的又有多少?

在紅海,很多人擁有可以獨立運用,為他們帶來工作和財富的技能。如果你沒有能在紅海中賴以生存的技能,要麼你急忙補底,要麼想想如何能將已有的技能整合,創造a unique combination of skills。發明和創造的基本是將已有的東西重新組合。要創造自己的職業,也得靠組合。透過不同技能之間的synergy,也許就能找到屬於你的出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