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0日星期六

IDEA #443:答非所問

有非常久的一段時間沒有更新,因為正忙於開辦教室,加上最近幾篇文章瀏覽人數極度少,所以也就全心全意建立另一個天地好了。

教室網站的文字雖然不多(相對於這裡有幾十萬字),但每字每句都經過細心雕琢,冒求能清晰傳意,貫切一做就要做好的精神。教室網站現正進行“Smoke Test”,也就是找幾個完全不知道我在幹什麼的人去試讀,測試一下網站的文字、圖片、鋪排等,能否傳達預期的訊息。目標是十一月內能完成,然後通過廣告和其他方式去宣傳和增加曝光。在此特別感謝教室的投資者,願意投放資金在這位做事方式完全不商業化的人身上。

建立網站前參考過很多純音樂中心 (即不參與售賣樂器) 和私人老師的網站,從它們的傳意方式,可以看到香港整個音樂教育界都是以同一個腦袋思考和定位,看不到有哪一家中心、哪一位老師能跳出這個框框(當然有極少數例外)。情況就如全香港有1000家電視臺,但999家都是播放TVB風格的節目,剩下的一家就像被淹沒了,沒有人留意。

服侍老闆也好,自己創業也好,很重要要問的問題是:如果我不幹,公司/社會有什麽損失?如果我不做讓其他人做公司沒有損失,這個崗位不是屬於我的;如果這個業我不創,社會不會失去什麽好東西,這個業也可以不創。上帝不造垃圾,你必定有你的存在目的;而問這問題就是尋找你工作上的使命最簡單的方法。

縱觀音樂教育界,我們整體都在賣弄自己,而沒有回答顧客心裏一個很重要的問題:What's in this teacher/this school for me? 如果我要學豎琴,十位老師都沒有說我跟她學習和跟其他人學習有什麽分別,那我可能只會找最便宜或最年輕漂亮的哪位,這明顯對我的學習沒有益處。

一些例子:

音樂中心/音樂老師喜歡說“由淺入深”。問題一是若“由淺入深”是必須的,那麼這不是一個幫助顧客下決定的資料。問題二是很多時技巧很難分深淺,就如老師教我說日文,不能先教導我讀不准,然後才矯正,而是一開始就要讀對。從這角度看,“由淺入深”同樣是一項說了等於沒有說的資料。

音樂中心/音樂老師喜歡賣弄師資,有的甚至有“星級導師”。其實老師的技巧和名氣有多高和學生能否有效學習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作為學生,我最關心的是老師是否身同感受我的困難、教學是否只爲“揾兩餐”、她選的樂曲是否我沒有共鳴的類型、她上課時間是否配合我的日程等等和演奏技術無關的因素。老師,某程度上是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客戶服務員”,只要他能幫助我解決問題,他是立刻能回答我問題,還是問了相關同事才回答我都不是問題。作為老師,即使我很了不起,也不能說我就能教得好,因為在這過程中“學習”是主角,“教授”是配角。

風格比較現代的音樂中心/音樂老師喜歡說課程為我“度身訂造”。其實學習方式和個性千變萬化,“度身訂造”基本上是必然的,就如當律師和會計師要“專業”一樣,沒有什麽特別。說自己的課程為學生“度身訂造”是沒有必要的,除非你其實不理學生需要所有人都教相同的東西;就如祖國凡事都要加上“依法”,因為很多東西内裏都沒有依法進行。

音樂中心/音樂老師喜歡說“教學細心”。同樣道理,“教學大意”根本不能當老師。

音樂中心/音樂老師喜歡說“歡迎任何年齡人士”。基本上這不是一個市場定位,而且成人和小朋友的認知方式非常不同(如小孩子彈得很難聽都可以幻想自己是演奏家,成年人彈錯一點點就會停下來自己責備自己),一位老師同時精通教授所有年齡人士,就如一位醫生同時是心臟科和婦科專科醫生。作為病人,我只好假設她兩個專科都不太精通;作為學生,我只能假設她不特別擅長教導我,也不特別擅長教導我的兒子。

音樂中心/音樂老師喜歡說“保送考試”。樂器考試又不是在深山野嶺的道場進行,有什麽危險需要老師“保送”呢?中心和老師只是協助學生處理報考的行政工作,減省學生或家長的負擔罷了。

雖然有點吹毛求疵,但如果連說都說不清楚、言之有物,又怎能讓人相信你的服務有質素、教學“有料到”?

以下這些宣傳語句我決定不會說,除非我能賦予它特別的意義:
  • 由淺入深
  • 一切關於資歷的描述 (LRSM, ATCL, UFO, BBC, BBQ...)
  • 度身訂造
  • 教學細心
  • 專業
  • 歡迎任何年齡人士
  • 保送考試
當你下定決心不去說這些無意義的言辭的時候,你就不得不去面對和思考到底顧客需要什麽,然後怎樣實實在在的去告訴他你將如何解決他的問題。教育是服務。如果一位服務提供者只懂說自己有多行,然後希望你自己能動動腦筋,回答你自己的問題,那麼這人根本沒有服務別人的心,也不會是一位好的老師。


訂閱錄音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