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

IDEA #410:全息整理(七) - 執書行頭

最近由於身體不太好,假期比較多,所以又可以繼續那個幾年都完成不了的執書計劃。

講到書,家裡的確很多,有放在看得到的地方的,也有放在看不到的地方的。購書雖然不便宜,不過記得老師說過,“先什麼都不管,買了再說”(他說的是樂器),因為遲些當你想要的時侯,那東西可能已經絕版了。所以,今天看到八年前購買的超薄日版手提電腦,以及很多沒有即時用途的書本,仍覺值得。每逢遇上什麼問題,只要到書櫃看一看,便能找到即時的幫助,多麼令人安慰。

假期期間,將不常用的書本掃描,然後上載到網上文件服務。說實在,要將書本仔細分類,在時間上幾乎沒有可能。是否值得做,也是問題。

文件列表(點擊放大)

想了一個偷懶的方法,就是把書本根據“目標”來分類,對最近想達成的事情有用的,就加到以目標命名的類別裡,與想做的事無關的,就一律當“Someday/Maybe”類,留待日後參考。

整理一輪後,發現有的目標之下,竟然只有一兩本書、甚至什麼書都沒有。那麼,這就是要努力補足的地方了,也表示這個目標我沒有努力去達成。通過搜尋,你不會知道自己有什麼,沒有什麼。將有的作一次盤點,才會真正的認識自己。

分類一覽(點擊放大)

掃瞄完成後,下一步就是要追回過去幾年的讀書筆記和逐一為每一本書寫上當初購買的原因,或者是想從書裡面得到的答案。

輸入問題(點擊放大)

朋友說我的家很亂。是的!因為我先執書、後執屋;先整理內在,再整理外在。執書(Pun Intended),是又笨又費時的工程,加上在經濟學上不算是生產,沒有太多人願意做。暫時,只好一個人慢慢的做。

這是第二篇用語音辨識輸入的文章。實驗證明,先寫好草稿,然後才讀進電腦,準確率反而比較低。一邊想一邊說,好像說話一樣,準確率可達90%。看來,電腦和人一樣,都是喜歡比較自然的語調。

訂閱錄音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