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

IDE #378:小喇星

由於賴以起家的產品銷售呆滞,公司最近將注意力投放到完全沒有競爭優勢的電子書和電子內容上。雖然銷情如何還不得而知,但從那非常“山寨”和高成本的生產方法可以預見,賣得不好的話會賠本,賣得好的話會“做唔切”,棋如何下也是一個殘局。

制作電子內容,最困難的是內容輸入和顯示。傳統的書籍由於媒介(書頁)有固定的大小,只要按“所見即所得”的方式排版和輸入文字便可以了。你想第三十頁有一張圖片,也就在那裡插入即可。電子圖書,卻要照顧不同顯示裝置的屏幕大小,不可能在iPhone和iPad上,第三十頁的內容都相同。iPhone的螢幕小,如要清晰顯示,每一頁可顯示的字數一定不及iPad多,因而影響分頁和內容位置。

因此,合理的電子圖書制作方法,應先用結構化的方式輸入內容(也就是不以頁數作為內容組織單位,而是根據章節等結構),然後再利用一個排版的程式,自動根據顯示裝置的大小調整內容和圖片的位置和大小。可惜,管理層做事一向缺乏長遠考慮,將電子書當一般文件般去處理,結果同事需要為每一個顯示裝置制作全新的排版,無日無之,費時失事。所以每次問候負責有關工作的同事,她們都顯得很無助。

其實早於2008年,已經提出過手動排版不是辦法,系統設計應該預留自動排版機制。由於當事者不關心長遠問題,當然也是不了了之。現在的問題,三年前已經知道...

今天,發現某個項目終於采用結構化的方式輸入內容(一些練習問題),但系統的設計竟要同事白手編寫以下這個東西(這已經是最簡單的一個例子):

<Question type="FITB" lv="1" zone="0" bonus="1" keyword="F1_VOC_EE">
<Span type="text">Apple is ___</Span>
<Span type="input" answer="red">3</Span>
<Span type="text">in color.</Span>
</Question>

這段文字稱為XML。簡單說,就是告訴電腦紅色文字的功用是什麼的一種語言。由於檔案需要由電腦處理,所以格式要很准確,不能有誤。同事只可修改紅色的部分,其余部分則不能碰。做這項工作,等於要你在數百個相連的字母中,只修改其中數個,但不能碰到其他的字母。

如果輸入的題目數量少,還可以接受。但同事的工作量是每天四百條,也就是四百段以上的語句。那有什麼可能不錯不累呢?這樣精細的工作,絕對應該由機器去代勞,而不是浪費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生命,即使你付了他錢。

我問這位累得駝背的同事:“為什麼Programmer不弄一個輸入題目的程式,讓後自動輸出XML呢?”。同事無奈回答因為他們沒有時間。然後我覺得更加無奈,與其讓四五個人慢慢輸入和核對,何不投資幾個小時去做個工具,免卻無謂的付出呢?用編輯的工資請資料輸入員,又是何等愚蠢呢?其實,從2006年我進入公司以來,從沒有聽過一天是“有時間”的,重要的事都是不斷給緊急的事排擠...

“小喇星!!!咩都話無時間!!!今日我唔做自己野,我寫呢個程式比你!” 結果,用了半天的時間便完成了那個Programmer一生人都說沒時間做的東西。


程式功能其實很簡單,只要輸入文字內容,就能根據問題類型,輸出適合的XML語句。此外,還可以一次輸出多條題目的XML。由於界面已經將要輸入的內容表格化,所以能杜絕輸入錯漏,也不需要用肉眼去判斷有沒有不小心碰到那些可惡的符號。

作出這個行動,其實只想表達兩個信念: 
  1. 先建好地基,才蓋房子,而不是先建房子,待就要塌下來的時候才去整個樓房拆掉,改善地基。那時已經太遲。
  2.  不是沒時間,而是不肯去想,急功近利。
一名文科生半天就能弄好的程式,專業的程式員為什麼會“沒時間”做呢?


訂閱錄音室

IDEA #337:自己問題不能自己解決

自從日本發生地震以來,每天都留意新聞,看核電廠的最新情況,每次看都不禁令人擔憂。今天經濟日報報道八成子女憂慮是不是世界末日快來,反映小孩子似乎有大人沒有的直覺和智慧,知道世界末日和天災有所關連。



我想,大人過於驕傲,喜歡對災難性的問題說“不可能”和“不會”,以至失去了對危機的警覺。動物沒有人般有智慧,但卻能憑直覺,知道什麼時候地震就要來。最近看Jim Collins的How the Mighty Fall,說明公司由盛轉衰的五個步驟,而第一個步驟,就正正是“驕傲”,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以前不信耶穌,不明白什麼是“平安”。現在,當看着那麼多幼小心靈在擔驚受怕,害怕世界末日不知什麼時候來,心裏特別能感受到平安是什麼。或許人不是怕死,而是怕怎樣死(像鄧光榮那樣舒服的離開就好)。平安,來自信徒都知道2012一定不是末日,又知道末日來臨前夕會有什麼預警,人會如何生如何死,世界的最終命運又會是怎樣... 人不平安,因爲不知道。

以前只信科學,可惜科學解釋不了人性,解釋不了世界上很多不合理的事情(辦公室裏就已經很多)。而聖經說驕傲是各種罪惡之源,不承認自己驕傲的人,是沒得救的。每一個信耶穌的人,都經過認罪的過程,而所認的,就是驕傲這條罪。

從這次地震和核泄漏事件,以至公司由盛轉衰的經歷,都印證了人沒有值得驕傲的地方。全世界最高的防波堤,防不了更高的海嘯;人類最堅固的一種建築物,亦抵擋不了自然力量的衝擊;最先進的科技,都控制不了中子和加瑪射綫亂射。什麼專家,都沒有辦法預測地震什麼時候來,世界末日什麼時候到...

地震發生後不久,爲一家Y字頭日本大公司翻譯業務計劃的PowerPoint。因爲總公司想每一位同事都瞭解公司在新一年的方向。怎料前幾天再幫忙翻譯內部通訊時,便知道她們有同事失蹤,日本的辦公室和營業據點也受到損毀,或要作爲臨時收容所。

就這樣,正當我讚歎日本仔的文件功夫是如何了得的時候,也不得不感嘆無論人做得多麼出色、計劃多麼完備,都敵不過突然而來的天災。那麼,人憑什麼去驕傲呢?其實沒有什麼可以憑的,只是硬着頭皮不認自己的有問題罷了。

每一個人都有盲點。盲點在別人看來是很清楚的,只是自己不知道。所以無論何事,都要不計較身份,請教別人的意見。必要時還要讓別人去幫忙解決問題,因爲你的問題你解決不了,否則就不會有問題了。同樣地,整個人類都有盲點,這個盲點自然需要其他“人”去替你解決,而不能靠自己。

“導人向善”的宗教信仰,不是正確的宗教信仰,因爲人既然不善,如何能靠自己去向善呢?正確的信仰,不是導人向善,而是指出問題所在,然後提供一個外力去解決這一個問題。

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又說”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再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說出了人本性上的盲點(明明驕傲,但看不到自己驕傲),並提示我們有一個外力可以協助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神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報紙引述,專家建議父母”切勿含糊回答“有關災情和世界末日的問題。我在想一般父母可以憑什麼知識清晰回答呢?更有趣的是,小孩子爲什麼也明白”世界末日“這個概念呢?或許,這也是上帝預先安裝在人腦袋裏的程式,讓人懂得問只有神才懂答的問題,好讓他們感受到神的存在、或主動問神在哪裏,而不再用連輻射都控制不了的科學去證明或否定上帝。


訂閱錄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