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1日星期四

IDEA #445:得自由


登入網誌,才發現今年從沒有寫過文章。事實上,今年不是沒有寫文章,只是把文字的重心放到了教室網頁上。

網站開通後,體會到香港人是不擅長看文字的,所以又得重新設計教室網站,以突出重點。網站現在已經是第六版了,成功吸引到比預期多的人士學習長笛,成績算是不錯。不過,網站應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更新的東西。隨著更多人加入教室,得悉更多市場資訊,相信網站的內容未來將更吸引和「中Point」。

從經濟上看,教導小朋友收入更豐,但我還是相信大人和小朋友有完全不同的處境和需要,需要完全不同的支援方式。在此,希望香港唯一一家“只做成年人”的教室能夠繼續經營下去,成為有特色的音樂服務,而不是一家「僅有一家在左近」的「琴行」。

早上看到兩則新聞。一則論述80後當管理層兩面不討好,70後的看他們為「未夠班」,在90後面前又沒有威信,接受外國教育的又不適應本地辦公室文化。報導訪問了人事顧問,顧問亦只能指出三代人的不同,而未能提出具體解決方法。

其實,如果我們老是抱著下屬是「被管者」,上司是「管理者」的這個奴隸社會流傳下來的觀念,也許永遠都無法突破在「層級關係」中必然會被放大的「文化差異」。只有我們把「層級」這個最大的文化差異去掉,視彼此為「角色不同」,才能締造更和諧的辦公室和更有效的領導。

聖經記載耶穌的十二位門徒曾爭做「大佬」,耶穌卻教訓他們說:「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意思是說,誰要當「大佬」的,就要願意作「細佬」們的僕人,服侍他們,那你就有資格當「大佬」了。

耶穌不是說,你們當中如誰想當「大佬」,就要有威信、要聰明、要有功績、要「夠班」。在耶穌的觀念裡,願意降低身段服務別人的,就是「夠班」的唯一條件。所以耶穌作為老師,竟然親手替學生洗腳。洗腳這個動作人人都有能力做,但不都願意做。能做到這種地步的上司,有誰不服?

另一篇新聞報導廟街和興飯店李老闆推出一小時$68放題,吸引不少食客,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守規矩只吃一小時,但短短一週已做到收支平衡。報導中有句說話特別能打動我──就是老闆說:「有幾何見到個個開心咁來,又好開心咁走,已經賺左好多」。

誠然,上班不開心,是因為我們不是「開心咁來,又好開心咁走」;進入琴行學習的,沒有幾個「開心咁來,又好開心咁走」。那麼,我們有更好的對待工作的方法和有更好地營運音樂教育的方法嗎?

一項吸引人的生意,我想需要有一個Higher Purpose。Higher Purpose不需要是一個偉大的理願景,而只需要是一個別人願意去支援和與之建立關聯的任務。李老闆的心願是用自己的資源回饋社會,我是顧客的話我會幫襯,因為「回饋社會」是我願意支持和樂意成為一份子的運動。

開辦教室,我的Higher Purpose是「讓音樂平易近人」,因為我來自基層家庭,學長笛、學豎琴是妄想;我要上班、要照顧家庭,生活已經足夠刻苦,不需要更多的刻苦(練習)。平易近人的放題和音樂課,必定有人前來拿著數,必定有人濫用,但這些人始終是少數,只要抱著服侍別人的精神,得到的必定比失去的多。

聖經中有「五餅二魚」的記載。那時數千人跟隨耶穌到野外聽道。到晚飯時間,門徒提議耶穌叫群眾解散自行到附近找吃的,耶穌卻要門徒拿出自己身上的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說可讓數千人吃飽。結果,所有人吃飽之後 ,耶穌吩咐門徒收集吃剩的 ,而「廚餘」竟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很多人看這是一個神蹟,是耶穌把食物增量,以至可以分給所有人吃,而且還有剩。但更加可能的,是其實大多數群眾都應像門徒那樣帶備了足夠的食物(就如我我們不會不帶食物就去遠足),只是收起來裝成沒有可吃的。耶穌知道如所有人都貢獻食物,必定足夠食用有餘。所以他帶頭拿出食物分給旁邊的人,讓群眾可以仿效。結果,耶穌所預知的沒有錯。

在資本主義觀念裡,我們常講「競爭」,在辦公室「上位」也是競爭行為。「競爭」背後的思維就是經濟學的支柱──資源是不夠供應所有人的需要,市場不夠容納所有「競爭者」。而聖經提出了另一種的世界觀:資源是足夠供應所有人的需要有餘的。

$68任食也好,$100任學長笛也好,只要放棄「不足」和「競爭」的心態,你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聖經說:「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我們都生活在「層級」、「不足」、「競爭」、「上位」、「威信」、「要夠班」等思想框框下而不自覺,以至工作以至整個人生都不能「開心咁來,又好開心咁走」。

人,無論夠班不夠班,最終都只有一個位置可以上,就是「神位」。所以,「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 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傳道書9:9)


訂閱錄音室

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

音樂甜品 #70:2012 Annual Report

今天是除夕,天氣特別的冷。雖然身體不太想動,但腦袋卻依然很有活力。

2012年是刺激的一年。由於意外損失了做兼職的機會,碰巧遇上業主收樓,所以開辦教室是在幾乎完全沒有收入和租金開支大增的情況下進行的。如前文所說,創業的每一個行動都好像和自己過不去一樣,明明不認同的,卻偏偏要去做 (因為正確)。但正因為這樣,今年同樣是成長的一年,因為看到了有什麽地方可以從根底去改變和更新。如果留在熟悉的辦公室做已經懂得做的事情,我想十年也不會有大改變。


IMG-20121220-WA0004
與粉絲合照!
沒有信仰的時候,我們說一個人的際遇乃受天時地利人和所左右,也有所謂的“天意”。當有了信仰,你會從另一個角度看一生的際遇。只要留心一下,不難發現上帝乃是透過各樣在環境上的照管 (Providence) 去引導你前往特定的方向。途中你雖然不會知道要去什麽地方,但只要留心觀察,其實不難看到清晰的路牌和“就是這樣了”的聲音。
有人說我是圖書館館長,所以Keep Record和Database對我來說是生命的一部份,也會花很多精力去完善記錄系統。在2012年裏,我設計了兩項全新的紀錄項目:
  1. Thank-you list - 記錄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項,在2012年裏共有 55項 值得感謝大小事情!
  2. Life log - 記錄聖經對生活各種際遇的解釋,在2012年裏共有 62項 新鮮發現!

記錄雞毛蒜皮的事情,對主流香港人來說是很不耐煩的事情,但就是因為這些紀錄,讓我能清晰看到上帝之手在哪裡;以致在銀行戶口和生命的深處都受到嚴峻挑戰的現在,依然能夠安然入睡,並憑信心說:“這路必定能行得通”。這,就是所謂的“平安”。如聖經說:“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 必在基督耶穌裡、 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沒有錢、沒有自己,原來依然可以過活!

撰寫冗長的報告本是我最喜歡做的事,不過現在要Unlearn,所以今年只做了一份四頁的Annual Report,好能依據去訂立2013年的方向。如果你也有興趣回顧自己過往一年的狀況,歡迎下載我的Annual Report作為參考,這裡就不詳述了。

為迎接新一年,送上最新錄製的歌曲。古典音樂都沒有名稱,所以我稱它做“Set場之歌”。教室的主要業務有二:
  1. 不設上門的長笛課 - 已經推出
  2. 上門數碼錄音服務 - 2013年推出
出人意料地,服務二的需求竟比服務一大,而這首新曲就是在佈置好場地以後爲了測試聲音而錄製的!

20122012284
準備出發了!
20122012289
出車!
21122012291
佈置場地…

21122012296
佈置完成!

錄音效果:



訂閱錄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