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最近又再次擔任幕後黑手,為老闆的演說寫稿畫圖。
老闆的工作習慣一向是明天要的東西今天才說要,然後讓你不得不趕個半死。今次不同的是六月要的東西四月已命人(我)開始準備,不想猜度有此改變的原因,但早開始、早思考,怎樣也是件好事。
凡事等到最後一刻才動手的人,除了是時間管理能力比較差外,也可能反映他能力高。我沒有博士學位,也不懂如何開設公司供養超過八十名員工,論能力當然不及老闆,所以事事都要早開始、早準備,用時間補足能力上的限制。就如考八級,別人可能練個一年半載,我則由中二開始練,中六才去考,想不及格也很難。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會考成績好的,高考可以滑鐵盧;大學尖子到實際工作時卻可能力不從心。最近朋友的前男友便遇上類似的問題,在大公司工作幾年後突然覺的很累,感覺不能再長此下去。
覺得累,某程度上是反映能力的不足。讀書考試,十條題目中答對九條,便能拿個九十分,哪怕不懂的那條是最複雜最困難的問題。出來工作的首幾年,別人要求的也只是你能夠獨立將大部分的問題解決,最辣手的問題始終有上司坐鎮。
年過三十以後,便不能夠再原地踏步,決定你成就的就是那條大部分考生都不懂答的問題。你能夠提出獨特見解的,注意到別人沒有留意的,業績地位前途就是你的。
除非你是天才,否則能夠讓你回答那條大部分考生都不懂答的問題的就只有時間。想得比人多、比人早、比人透徹,能夠找到解決方案的機會也就大。
是人生大事的話,就不會像考試般有時間限制,你想多久,甚麼時候開始,都是你的決定。你想到多長遠,想得有多深入,就是和別人產生差別的地方。一首歌練四年,你就能表現出更多的神韻;錄音錄七年,並且繼續錄下去,總有一天會變成專家...
專家就是在一小點上認識很多的人。資訊發達,你得到的資訊別人也可以得到。只有你想到的別人才拿不走,copy不了。
=======
後記:
昨晚大學同學致電說她的直屬上司因為顧忌她的實力有一天會比自己高,所以聯同整個部門的同事給她"香蕉皮"。事件最後驚動社長。管理層知道是她的直屬上司的問題,但沒有做出甚麼具體行動,只是對她的作出語言上的鼓勵。
同學是個單純的人,政治事件完全不懂處理。分析事件後,我覺得那個上司有利用價值,要不然公司不會明知他動員員工搞政治都不加以控制。
為保飯碗作出自保是人之常情,主動權應在"受害者"那方。只守不攻,也就會因為一人的懦弱而影響公司的運作。管理層權衡輕重後,也許只有犧牲"受害者",以保障整體利益。 畢竟是業務能力強的人在調動兵馬對付一個有潛力的small potatoe。
" 有quality的人不會這樣做...搞事的不是我,我不想受牽連..."都是想得太簡單。人在江湖,江湖中很多所謂沒有quality的人,別人考慮的因素你亦不容易理解。多想一點,就會知道如何該做。
2009年5月4日星期一
2009年5月1日星期五
IDEA #205:Mind Your Balance Sheet
月初,如常到書局收取訂購了的雜誌。在回家的地鐵上,急不及待瀏覽最新一期的內容。其中一篇文章說面對新的經濟秩序,真正的安全網不是保住工作,而是要加強被雇用的能力。雇用の確保(employment)を目指すより、雇用される能力(employability)の確保を目指すことが、真のセーフティネットとなり得るのです。
要確保長期獲得聘用,作為經濟評論家及前McKinsey顧問的作者提出三項必須具備
的核心能力,分別為:
作者認為只聽從上司的指示工作並不能幫助我們培養此三項核心能力,更重要的是自我培訓和監察(自分自身が自分のコーチとなって),定立各項技能所要達到的目標,自己當自己的人事部部長。如有需要,更可考慮轉換工作(職場を選択する),到可以培養此三項技能的地方工作。
思考自己的處境,英語和IT尚算可以,最近亦再次擔任幕後黑手,為六月中公司主辦的論壇準備演講材料,鍛鍊一下思考組織能力。在以往的工作中,亦曾接觸過項目管理的工作,雖然書本中學到的技術完全用不著,但畢竟還是個很好的實戰經驗。至於會計,則還是一竅不通,需要惡補。
趁假期,找來一篇關於Balance Sheet的文章,花了一個小時學習了關於B/S的基本概念,做了以下這個筆記。
要確保長期獲得聘用,作為經濟評論家及前McKinsey顧問的作者提出三項必須具備
的核心能力,分別為:
- 掌握英語,資訊科技,及會計三項基本技能
- 同時懂得垂直(邏輯)思考及水平(創意)思考
- 擁有項目管理的技能,在發揮個人獨特之處的同時,亦能夠與別人合作
思考自己的處境,英語和IT尚算可以,最近亦再次擔任幕後黑手,為六月中公司主辦的論壇準備演講材料,鍛鍊一下思考組織能力。在以往的工作中,亦曾接觸過項目管理的工作,雖然書本中學到的技術完全用不著,但畢竟還是個很好的實戰經驗。至於會計,則還是一竅不通,需要惡補。
趁假期,找來一篇關於Balance Sheet的文章,花了一個小時學習了關於B/S的基本概念,做了以下這個筆記。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