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和朋友談天,對方提起自己公司一位中年男同事,對工作雖然滿有信心,但對別人卻處處不滿。從來都覺得人有權不滿,但不能光不滿而什麼都不做。而要做的第一件事,很多時就是改變自己的想法、態度、和策略,轉移戰場。
故事說到該名男士在開會期間報告說有些工作遺漏了,會用一個星期時間加以補救。上司見工作量不少,於是吩咐他如有需要,可以自行邀請其他同事協助。個人認為其上司的處理方法頗合情合理,但男士卻認為上司“明知”他的性格內向,不喜歡麻煩人,加上犯錯的是自己,叫人幫忙會過意不去,沒有理由叫他自己邀請別人幫助。
這名前輩有什麼問題不用多說,我只知道在死線前解決問題才是首要工作,你的性格和你的面子,完全不是要考慮的重點。上司允許他調動同事幫忙,亦只是從大局著想,並表示對下屬的信任。雖然可以自己指派下屬幫忙,但交托給對工作最了解的人去跟進事情,亦無可口非。
雖然男士用了很多邏輯和過往事例去證明上司的問題,但理據和說服力均欠奉。
人是感情動物,傾向根據感性處理問題,然後再合理化自己的想法。這在心理學上已經得到證實,亦是人類維持精神健康的重要機制。但若果此一機制被濫用,則很容易令人看到別人眼中的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樑木。食物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元素,但總不能一天吃十餐。
其實無論任何行為和取態,都一定可以找到合理化的方法。強姦犯強暴別人,也總有自己的理由,不會無緣無故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去侵犯特定的一個人。但你夠膽說強姦沒有錯?所以我對朋友說無論給這個男人說多少道理,要是他感情上不接納是自己有問題,道理只會刺激他去進一步捍衛自己的精神健康。
感情問題,只能從感情去解決。要克服自己悲觀自私的唯一方法,就是先無條件(非理性)的接受自己有問題,而不是用邏輯和分析去證明自己沒問題,因為無論如何你都可以找到自己做對的理據,但這些理據不能夠幫助你將自己變好。
我常說基督教是最有智慧的“哲學”(如果你不信耶穌的話),因為它能洞察人的本質,並提供正面積極的解決方案。知道人是感情動物,知道人喜歡隨性生活,知道人無論做什麼都總會找到藉口,基督教說人要“因信稱義”。
“因信稱義”(righteousness through faith或made right by faith),籠統一點說,就是因著信(信耶穌和信自己的罪性),而成為一個正直(義)的人。也就是說人要變好、變得正直,要做的是先相信自己有問題(如技能不足,所以校難找到工作)、信你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如透過職業介紹所等中介人),而不是去合理化自己的問題。
“信”,英文叫“faith”。這位中年人要做的,是to have faith和無條件向自己投降。只有這樣,心靈才可有足夠的彈性去做些建設性的事。中年人是有看醫生,但始終無法改善問題。一位患思覺失調的朋友,我們都說她有問題,她承認了,然後去看醫生,病情很快便得到控制。認和不認的分別就在這裡。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