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音樂隨時用上一百條聲軌制作,兩耳之間那少少的距離,要填入一百條聲音,實在令人透不過氣來。Beatles和Carpenters年代,只有四軌錄音機,無論樂隊有多少人,同時只可以有四段聲音在播放,加上以前的音樂用磁帶錄制,比現在用數碼技術錄出來的聲音更加溫暖,所以聽舊歌和聽新歌,感覺完全不一樣。
聽舊歌,發現“越多限制音樂感越強”,遂以Amazon的價錢從Tom Lee買來一部八軌錄音機,嘗試離開電腦,看能做出什麼東西來。由於機器只能同時錄制四條聲軌和播放八條聲軌(在電腦上起碼可以錄24軌和播放256軌),所以要被迫將所有的樂器塞這八個“空間”內。
試想像長笛占兩個、伴奏結他占兩個、低音結他占一個,鼓組占兩個,也就用上七個了,還有特別效果沒有計算在內。所以,在如此有限的空間下,除了編曲要節儉外,混音也要有取捨。
例如音軌不夠時,可能長笛和鼓組就要合成到一個音軌,以騰出空間錄制其他樂器(稱為Bouncing)。不過,日後所有調校鼓聲的操作,都會影響長笛。所以Bouncing是一個藝術上的判斷,只能做一次,就如表演一樣。Beatles所以有名,除了音樂好,也因為他們能在四條聲軌上做出今天一百軌都做不好的效果來。很多今天的錄音技術,都是他們發明的。
由於器材限制,我教會一向只能使用單軌錄音,也就是十多人的聲音錄成一個聲音。由於聲音非常混雜,作記錄用途沒問題,但不利事後重溫檢討。所以周日將錄音機帶到教會,嘗試分軌錄制聖詩。由於這是個死鬼(四軌)錄音機,只能錄四條聲音,所以需要發揮創意,超越限制。最後,我決定:
- 八個女聲+鋼琴環境音+男主音環境音錄進Track 1
- 鋼琴獨立錄進Track 2
- 男主音和鼓環境音合起來錄進Track 3
- 拷貝Track 1到Track 4,然後做不同的混音處理
簡單說,除了鋼琴外,沒有一個聲部是獨立聲軌,就如Beatles年代那樣。特別選輯了其中兩首我喜愛的聖詩,演示四軌錄音和混音的效果。主觀覺得用錄音機比用功能強大的電腦效果更好,期待能盡早錄制長笛,看有什麼新發展!
晚上收到已離職同事的留言,感歎公司“趣事”多。這裡,我想說做領導和做監制一樣,要懂得“自限”。不合乎效益的生意,就讓對手去做;沒有作用的產品,不要為面子繼續開發,才能健康發展。生霸死霸,什麼聲音都要放進去;一百條聲軌都不夠,硬要弄夠256條,音樂不會動聽。最偉大的流行曲,只是用四軌錄音機錄制!
第二首聖詩說要“效法基督”。不論是否信耶穌,事實上除耶穌外所有的“神”都是三頭六臂,威力無窮。所以理論上耶穌可以用任何神奇方法,去證明自己的能力,以達到目的。但祂選擇了“自限”,當一個貧窮樣衰的蟻民,還要用最“弱雞”的方法去進行救贖,就是“比人搶面衫時底衫都比埋人”,別人打你左邊面你連右邊都給他打。作為領導,只是區區一個人,又有什麼可以自傲呢?
訂閱錄音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