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IDEA #425:你不需要iPhone

剛看到如題的一篇文章,實在是很好的提醒。Marketing,簡單說就是將你不需要的說成是需要。當你“信心軟弱”的朋友都擁有那件產品的時候,你便不得不為了要合群和交流而購買那件在你來說作用不大的產品。
Five years ago, the iPhone didn’t exist. It wasn’t a need in your life. You were able to live perfectly without it. And now that it does exist, all of that is true. It’s Apple’s marketing that has worked on us, and we’re fools for it. The same, of course, is true of all other technology and sleek consumerist products. It’s just that Apple is better at it than most.
買Hi-fi,常識是最少購買一對喇叭。但經過多年的摸索,我發現錄音和音樂製作,一個喇叭便已經足夠。一個喇叭聽起來動聽的,兩個喇叭聽一定動聽,相反則不然。況且,現在多數人都喜歡用耳機聽音樂,即使聽喇叭,也不會乖乖的坐在兩個喇叭中間的Sweet Spot聽。那麼,我把音樂調教成兩個喇叭聽的時候最好聽,多數人都享受不到。

什麼是你需要的,什麼是不需要的,一開始很難拿捏得準。iPhone是你需要的嗎?買了才會知道;一個喇叭才是我真正需要的?買了四個以後才學習到。有趣的是,這個學習你需要親身去經歷。你現在就想買iPhone的話,即使我說你不需要,你也不會聽,是嗎?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2月27日星期二

萬事起頭難

如果你有興趣建一個私人錄音室,可以參考以下這段影片。所需步驟按難度排列分別是:
  1. 擁有一個足夠大的家和足夠忍耐的家人 
  2. 請專家指導擺位 
  3. 購買及安裝吸音材料 
  4. 購買雙層書檯 
  5. 購買電腦及音響設備 

 剛是第一步已經是“萬事起頭難”(笑)...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

IDEA #424:Delivering Happiness

轉換崗位以後,工作很忙,每兩三天就要做一次Deployment,忘記了要放年假。不夠一個星期就到新一年,到行政部查詢,發現還有六天半的年假沒有放,也就是說扣除公眾假期,就算下星期整個星期放假,都還剩下三天半的假期。留言COO詢問是否可把剩餘的年假在一月補回,結果很快收到回覆,就是不可以。不過回答的不是她本人,而是命屬下轉告,也沒有詢問我提出的理由。

對此,我不感滿意,原因不是申請不獲批准(因為忘記請假,自己也有責任),而是其一:沒有詢問理由便拒絕;其二:我禮貌問你,你找個沒有禮貌的嘍囉回覆我,不是尊重別人的行為。公司不是千人大企業,無需事事以高姿態處理。對此,我亦作出以下回應:

  • 下星期全部日子請假,project進度我不理,收不到錢我都不理。
  • 一月最少四個工作天我會上班,但只會自修programming。
  • 全部說明書無限期停工。

作為一位成熟的員工,一般不應該用極端方式處理問題。但看到公司在各方面都失去理性,管理輕重不分、同事公然在會議室打開門批鬥另一些同事、銷售同事的嬰孩早產多月,情況危殆,CEO依然只以傷害性言辭“關心”銷售情況,實在不得不以非常規的方式去帶動一點反思。這樣的情景,實在不應該出現在一家需要儘早團結力量脫離困境的公司…

公司要賺錢,最基本是客戶樂意付錢。不高興的員工不會盡力服務你的客戶,客戶也不會在沒有盡力的員工處得到好的服務。三天半的假期和規矩重要,還是賺錢生存下去重要,由高層自行思考。

下班前,速速寫了一段肺腑之言予COO,她看明白多少我不知道。但我一天留在公司一天都會說應該說的話,尤其是那些出於愛心的誠實話:

Dear {COO},

Thank you for processing my request and {someone} has told me about your decision. Am perfectly happy with that but would appreciate more flexible arrangement in the future.

I remember the old days when the company was more flexible, more energetic, more connectedness, less criticisms, less gossips, and less bureaucratic. Just a few years ago, when work schedule was tight, you asked me to postpone a few days of ALs to the next year. I said “Yes” with no doubt. I cannot remember whether I could finally take the the extra leaves the next year (seems not), but the good memory of “working together” remains...

Recently, I've been reading the book Delivering Happiness (by CEO of Zappos.com, Tony Heish) which talks about how Zappos, a company that started up in the same year as us, can rise from a small potato to a multi-billion-dollars-profit business by fostering its core values - to make customer and employee happy. They have had a difficult time when cash was not enough and everyone would have to sacrifice to save up the company.

Difficult time has finally passed and what Tony experienced was making peopl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ompany happy, even in expense of rules and control, is the key to the company's survival. At his most difficult time, he requested his colleagues to write up both the goods and bads about the company and their comments were to be published to the public, unedited. While you may want to project a good image of the company to outsiders, Tony wrote,

Would you be comfortable printing everything your employees, customers, and partners have to say about your culture? If not, what would it take for you to get there? (P139)


The problem when someone feels burned out, bored, unchallenged, or stifled by their work is not the job itself but rather the environment and playground rules given to them to do the job at hand. (P171)

We are heading towards 2012 and it is my wish that the company can manage to retain elements that make it a happy place to work in, as it WAS in the past.

Best wishes,
Claudio

2011年12月21日星期三

IDEA #423:Mistake-proof

IT系統出現問題是很常見的,重點在於如何處理問題和疏導客人不滿。“認罪悔改”,永遠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將問題歸咎於客戶使用不當,而不是增加系統容錯性,只會白費客戶服務人員的唇舌。同一個問題,從系統改善著手只需做一次,但要向客人逐一解釋情況,被人問長問短,成本卻是十倍。 
 
今天收到一封來自知名軟件公司的宣傳郵件,當中不乏“認罪悔改”成份。雖然明知是宣傳郵件,但看後依然感覺良好。我想人不是不想被宣傳,只是宣傳的文字多過於虛假,言之無物,令人煩厭。作為一個講事實的消費者,我會欣賞有創意的宣傳方式,但若宣傳的東西有半點誇張或不合理,我都不會掏錢包。


 最近Windows 7也要賣廣告,是多年來的第一次。廣告中宣傳Windows PC優點,但廣告中有細字體說廣告中演示的便利,需要付錢購買額外軟件才可享受,完全是自打嘴巴,也表示微軟並不知道自己產品的賣點...



我用蘋果電腦,Windows 7廣告中提到的便利,我無需額外付錢便已經享用得到;我也用正版Windows 7, 因為Windows 7的語音操控和默寫(Voice Dictation)功能非常出色,能夠完全不用手操控電腦和打這篇文章,而且支援多國語言,比Mac OS語音辨識和iOS的Siri更加先進。

作為消費者,你知道你爲什麽購買某件產品嗎?作為消費品,你知道爲什麽你的老闆買你嗎?但願你不是因為被不實的宣傳迷倒而購買,老闆也不是被你見工時的口才洗腦而請你。


後記:
話說本公司的CRM系統有一項分類叫Usage Problem,每當客戶投訴,而問題很難解決,便會將問題分類為Usage Problem或System Design (即“你唔識用”或“系咁架喇,你用唔用?”),照我們的文化,屬於無需跟進事項。



問題有詳細紀錄分類是好的,但太容易將問題分類為“無需解決”,久而久之就會腦袋蔽塞,做事得過且過...

Usage Problem: 為甚麼客戶會不懂使用,是個別問題還是普遍問題?如果是普遍問題,代表系統設計有不完善。下一步是改善。(經典例子:打開PowerPoint時會顯示“取消”按鈕,很多人都會無意中按下,以至投影片永遠開不到...)

System Design: 如系統設計確實沒錯,那麼爲什麽客戶不懂用?下一步是檢討功能是否必要、教育是否做得不夠。(如你知不知道往哪裡設定USB硬碟機無需“安全移除”?)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2月18日星期日

音樂甜品 #68:Golliwogg's Catwalk?

這個星期終於能找到幾個小時的空擋,錄製2011年度大作:長笛四重奏。

以往也有嘗試過one-man quartet,不過鑑於用電腦錄音有延時(Latency)問題,效果不太好。這次用硬體錄音機錄製,聲音沒有延時,也就可以一面聽一段音軌,一面加上另外一段,而不怕節奏對不準(當然,還是會因為手耳不協調而甩掉拍子)。

這次選來的是印象派大師Claude Debussy的Children's Corner裡的其中一段,題為Golliwogg's Cakewalk。如果用這首樂曲來行Catwalk,不知要配上什麼款式的服飾呢?

錄音的地點依舊是廚房外的空"地" XDDD!! 基本上是現場錄音,沒有剪接,只做了以下混音處理:

360Hz +1.0 dB
3250Hz -0.5 dB
10000Hz +0.5dB
加入21%的人工混響,混響時間1.7073秒,預延時79毫秒...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2月14日星期三

IDEA #422:全息整理(八) - 心態與認知

日本是一個整理學非常發達的國家,每年出版有關整理的書籍不計其數。國內也有很多整理顧問(Seiri Consultant),幫助客人收拾房間或教授整理的方法。

正在閱讀一位年輕整理顧問近藤麻理惠的書(人生がときめく片付けの魔法),她對整理提出全新的看法。經過十多年來的研究,她發現整理最重要的並不是技術,而是心態和認知。

MarieKondo

整理,不外乎是“丟東西”和把東西“放回原位”兩個簡單動作而已。沒辦法整理好,不是因為不懂做動作,而是因為東西太多,東西太多的原因是

  1. 無法決定要丟掉什麼東西;結果東西增加的速度比減少的速度快。
  2. 同類物品分散各處,以致無法清楚瞭解擁有物品的數量;結果越買越多。

所以要學會整理,就要

  1. 認清想過的生活,以其作為判斷丟棄還是保留的基準。例如麻理惠的一位客人原本想過一種“少女般的”生活(下班回家能在有情調的環境下聽著古典音樂做瑜伽),但由於過往忽略了這個理想生活的圖畫,結果弄得房間到處都是物品,連走路的空間都沒有,有如一名粗漢的家,一點也不“少女”。
  2. 認清庫存。方法是不要每次整理一個地方,而是每次整理一個類別的物品,並且一口氣地完成。今天整理書本,也就把家裡所有書本都淘出來,一次過丟棄和整理。“哦!原來我有這本書”、“這本書說了看卻沒有落實”…

在香港和大中華地區,好像沒有整理顧問這個工作,估計認真研究如何整理的人不多。不過,定下理想(判斷基準)和審視庫存(知道自己有什麽、沒有什麽?哪些付諸實現、哪些虎頭蛇尾?)兩項原則,的確有助我們擺脫對物質太多、選擇太多,但卻找不著方向的困境。新一年又要到了,這一年你要往哪裡去?要到那個地方,哪些裝備是你需要的、哪些負擔是你需要捨棄的呢?

2011年12月11日星期日

音樂甜品#67:開心旋律

週日的晚上,送上一段開心的旋律,祝願各位明天能有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週!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

IDEA #421:人對,做的事才對

繼續講心胸的問題。最近意識到成功的企業家,心胸都比較開闊,也讓我想到“人對,做的事才對”。

昨晚下班,在電梯大堂外碰到老闆娘。碰巧大家都乘搭觀塘線,所以沿途“有傾有講”。話題由Annual Dinner在哪裡搞、八十後的員工有什麼問題、某位同事是否適合當某個職位,到老闆的家事都有。回想起來,這是我2006見工以來和她談的最長時間的一次。概歎如果在工作的時候,老闆一家都能如此開放,公司的發展一定不限於此!

最近最多人在讀的書,應算Steve Jobs的自傳莫屬。鑒於他不是一個好人,所以即使我是蘋果粉絲,也不打算一讀。最近在讀的反而是Zappos.com CEO Tony Hsieh的自傳。

Zappos是有名的大型網上商店,Tony Hsieh是一名台灣人,在美國讀書,自小就想盡辦法去賺錢。大學畢業前,他已經嘗試過做不同的生意。他所創立的LinkExchange公司,於創業兩年後便被微軟以25億6千萬美元收購。

他利用這筆錢成立了創投基金Venture Frogs,支援了不少IT公司。後來,他還加入了自己有份投資的Zappos,成為CEO。科網股爆破以後,Zappos面臨很大的危機,現金只夠公司運作幾個月,書中很大部份便是講述他如何克服困難,讓公司渡過難關。

沒有錢的時候,一般人都只會想如何“揾錢”,讓公司可以繼續生存下去。下雨撐傘,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不過,這位CEO在“揾錢”之餘,也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回顧創業經驗,LinkExchange也是因為沒有注意保持公司的良好文化,以致引入很多自私自利的人,不單浪費資源,也損害了工作的心情和動力。軍心不保的話,如何能打勝仗?

因此,在公司最艱難的時期,他電郵全體員工,描述公司的財政狀況和救亡計劃,名行又親自的會見應徵者,確保他們每一個都能夠融入公司的文化。此外,又命員工每人以數百字,講述公司的文化,並且好的壞的都可以寫,以彙編成書。除錯字以外,不刪改一言一語。這本Zappos Culture Book將會派發給新員工、供應商、以至顧客。此外,他又創立Ask Anything內部通訊,讓僱員對管理層發問任何的問題,問題的答覆定期於通訊內刊登。

結果,他通過這本書和內部通訊,看到自己沒有發現的問題,也得到員工的尊重和支持。

自從公司出現財政危機以來,我們只看到裁員,理由是員工表現不好,而聽不到任何關於公司財政狀況的交代,也沒有公開任何改善營收的計劃。辦公室是小事變大事、大事變大大事的地方。高層不敢說,員工便自己亂傳,結果多人自動離開,不少頗具經驗。舊人離開,不得不請新人。老闆同樣注重文化,但出發點看來不是為團結上下、衝出從圍,而是想要一些聽話的人... (聽話的人不會講你的缺點)

老闆書架上一直放著From Good to Great這本好書。公司要有宏大的願景這一點好像是學到了,但心中卻容納不下要達成願景所需要的謙虛和忍耐。新一年就到了,在訂立任何鴻圖大計以前,也許得好好反省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是小人的話,便要先讓自己大起來、寬敞起來,然後才好去想大計!人對,做的事才對。

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

IDEA #420:吃菜的獅子

很少看電視,但最近竟追看起電視劇來。晚上看畢大結局,對以下兩句對白印象尤深:
  • 如能放下身段,就能退一步海闊天空
  • 雖然你身不由己,但不是沒有選擇
作為一個重理性多於人性的人,無法理解“身在高位”和“身不由己”之間的邏輯關係。爲什麽人升上高位,就“一定”要玩弄政治,“一定”要鬥個你死我活?

我想,“身不由己”只是因為人一早就放棄“共存”,而選擇“只有我沒有你”。如果事情有兩個解決方法,而你一早就否定其中一個方法,那麼“身不由己”其實只是自己造成。

有人問信耶穌有什麽好?最好的就是你之上永遠有一位老闆,你永遠不能自高、不會“身不由己”。我不相信世界上有“身不由己”。若有,上帝就無需審判人了。只有當人的行為100%出於自己的選擇,“審判”才有意義。

週末參加了一個中小企展覽,盛匯商機的總裁李根興博士到場分享創業和營商心得,他說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讓我更明白爲什麽我的老闆雖取得業界No.1的市場佔有率,但卻連交租的錢都不夠。當我離開公司的一天,必定會讓他聽聽這一個故事(不過得先找個鄂大人接我走)。

我又想,事業有多成功,乃是取決於你的心是否能容下別人。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極品兒歌:IKEA毛公仔助學行動

最近,有一個非常“動聽”的電視廣告:IKEA毛公仔助學行動。本人喜愛公仔,又喜歡兒歌,此廣告自然就成為我的最愛了。

很多人問廣告中那首歌是不是日文?其實那是一首小數民族歌曲,在大陸的小學音樂課中教授,Made in China的小朋友即使是八十後,都會很熟悉。

歌曲名叫“鄂倫春之歌”,“鄂倫春”(Orochen)是一個小數民族,而這首曲就是以鄂倫春語演唱。漢語版歌詞是:

高高的興安嶺
一片大森林
森林裡面住著我們鄂倫春
一呀一匹
一呀一桿槍
翻山越嶺打獵巡邏
護呀護山林。

香港和台灣的小朋友記得學唱了!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IDEA #419:筆記本潮流

年終,又是購買筆記本時候。以往試過不同的設計,沒有哪一款覺得特別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格式也都不同。不同時間的自己,也可以看成是不一樣的人。這一年,我可能有很多想寫的東西,那麼我就需要一本厚厚的筆記本,設計不及空間重要;下一年,我可能有很多想達成的目標,那麼我可能需要一個設計很有系統的“系統手帳”(中文稱作“萬用冊”)。



http://www.jmam.co.jp/new/newsrelease/1260431_1362.html

最近,日本能率協會管理中心(JMAM)進行了一個筆記本市場調查,發現在智能手機變得非常普及的現在,傳統筆記本依然是最受歡迎的個人管理工具。在被訪問的856人當中,有33.9%的人會使用筆記本管理日程,而使用智能手機的人,只占17.9%。而且,使用傳統工具的人的比率已經連續第三年在增加。畢竟,紙張能給人一種皮膚的感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如何先進也取代不了。

調查反映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男性多把筆記本作為管理工作的道具,而女性就把筆記本用作為豐富生活和整理人際關係的工具。男性當中,分別有65.8%和27.6%用筆記本管理自己的日程和記下構想。而女性,卻以管理其他人或者是老闆的日程,和記錄紀念日為主,兩者比率分別達到 45.2%和 43%。這樣,男人應該明白女人為什麼常常問今天是什麼日子了吧!(因為男人沒有記下)



2012年,也有不少的目標想達成。這些目標雖不是什麼“我要改變世界”那樣的宏圖偉略,但也是值得好好的去記錄和追蹤成果。由於我每天寫的東西很多,一天一頁或者是一週兩頁一類的筆記本都不合用。所以,還是決定日程和目標用獨立的筆記本管理。買了一本日本製造的筆記本,是一個月四頁的設計。首兩頁是普通的日曆,第三四頁則是查核表,可以用來寫一些重點要達成的事。查核表上有一些空間,大概可以用來寫下執行的心得什麼的。

不同的工具,能影響人作出不同的行為(如電腦會讓你不停的、甚至是漫無目的地亂Click),熱切期待筆記本能幫助我過充實的一年。

後記:
香港人常說自己很有效率,但各人自己顧自己,就是沒有一個致力於提高整體社會效率的組織。研究顯示,日本人及新加坡人工作需要番手的比率(Rework Rate)僅為7%,但香港人卻達20%。即每五件job就有一件做錯。玩在線遊戲時,日本玩家會先聚集一起,擬定策略;香港玩家則各有各打,然後高速戰死“沙”場。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1月13日星期日

音樂甜品#66:兒時情景

又是新一週的開始。祈願這星期工作順利、身體健康。明天是第二堂豎琴課,老師命令剪好指甲,並帶備筆記本。看來,又有很多新東西要學習了。將喜歡做的安排在新一週的開始,週一也就不再痛苦。

錄製了晚上的練習作為一週的總結,希望每天的生活都如兒時一樣快樂!小孩子,做事不會守規矩,就如伴奏一樣,沒有精準的節拍,只有自由的演繹。



舒曼:兒時情景(Traumerei)
錄音地點:廚房外
收音:Spaced-pair Cardiod
品質:24bit 44.1kHz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

IDEA #418:心靈疲憊,誰能承當

最近每星期做兩次物理治療,令人驚歎的是,病人九成是二十多到三十多的人。當中,半邊身僵直的有、腿拉著活動不便的也有,還以為自己去了老人院!

有這樣的一段新聞報導:

全球辦公室空間解決方案供應商雷格斯(Regus)早前於全球85個地區,訪問了1.2萬名僱員,本港佔100人,並把結果編製成「積勞成疾︰工時對僱員健康之影響」報告,結果顯示,本港有57%白領每天工作9小時或以上,比率較新加坡的50%及日本的47%為高(見表);與此同時,有42%僱員每周超過三次把工作帶回家中,以便繼續完成工作。

善用科技裝置的流動僱員較固定辦公室僱員的工時更長,有12.8%僱員每天工作11小時或以上,而固定辦公室僱員僅為6.6%。

我想科技本身並沒有令人更想隨時隨地完成工作,而是科技加快了溝通的速度,讓人不得不隨時候命,七天工作。

改變世界,從自己開始。從今天起,將發出去的電郵幻想成投進郵筒的信件好了。大家都慢半拍,身體就能休息,心靈就得舒暢。身體勞損,心能忍耐;心靈疲憊,誰能承當呢?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IDEA #417:送錢

這個星期一上了人生第一堂的豎琴課,歷時一個小時,感覺就像看一出很好看的電影,轉眼便過。然而,有美好的記憶存留心中!彈琴的事文字不好說,反而想分享一下為何突然跑去學琴。想起來,自己也覺得匪夷所思。

話說一天晚上上Facebook,看到中學同學一位朋友的豎琴演出照,感覺非常動人(人和琴都是)。想起中學時期參加校際音樂節比賽,看到著名女校管弦樂團能夠有豎琴,就覺得羡慕。記得那時候在琴行看過一座豎琴要賣過四十萬,要學彈,簡直是天方夜譚。不知爲什麽看過幾張照片後,有想將天方夜譚變成現實的衝動。過了一段時間,在YouTube上看到美國一位造琴師傅竟能用PVC水渠去造琴,再次提醒我學這仙女般的樂器,應不是天方夜譚。

之後,想學琴的意念不住地在心中“迴蕩”。在上上週六的教會聚會中,我們如常為生活上的事情祈禱,而且是用日常談話的方式去祈禱。既然學琴這件事不住纏繞,那當然要鄭重祈禱。豈料還沒有說完“最近我在想學琴,望天父給我安排一個負擔得起的豎琴老師...”,一位組員便打斷我的說話,說她認識一位老師。我當時的感覺是“不得了”,上帝“聽”比我“說”還要快!

那天晚上,我已經聯絡上老師,並且在一星期內談妥細節,然後在剛過去的週一上了第一課。我想信並非湊巧地:
  • 老師是位基督徒
  • 若是作為事奉(即做上帝的工作)用途,老師願意減學費(公價是約九百元一小時,明顯不是“負擔得起”)
  • 老師願意我將學費直接轉給支持貧窮小孩讀書的機構
為此,我亦願意努力學,讓學費可以資助有需要的人,將來又可以將豎琴用在事奉上。

分析身處的處境
  1. 祂讓我有準時下班的工作
  2. 祂讓我有學習音樂的天分
  3. 祂讓我有一個非常自由的家庭環境
  4. 祂讓我有放得下豎琴的家
  5. 祂暫時未讓我有家室
  6. 祂讓我有學琴的感動
  7. 祂立刻答應給我老師
  8. 祂給我一位很好的支持者
若你明白上帝乃藉著對環境的照管和各樣的處境去說話(God's first language is silence),祂給我這樣那樣的,就一定有要我做的事,因為我不認識另一個人有全部這些條件(當然上帝給他們其他我沒有的條件)。

上帝已經在第一步開了路,現在剩下的只是如何把琴弄到手。豎琴有兩款,管弦樂團用的Pedal Harp能彈奏所有調,民歌用的Lever Harp就有調性上的限制,前者的價錢是後者的兩倍或以上,入門價是十萬港元。雖然這樣,但上帝說祂是豐盛的,十萬元又算什麽?

說到錢,其實身邊很多朋友經濟都比我好,家裡不用交租,戶口有數十萬元現金,隨時可以結婚擺酒,甚至買幾個豎琴。但他們的錢都落在銀行和基金裏,生活並沒有因而變得更好,生命也沒有因而變得更豐盛,別人也沒有因他們的富裕而得益處。

對於錢,我讀過這樣的教訓,感受甚深:

神不要我們貧窮,不要我們困苦。如果有貧窮、有困苦,就是你把錢握緊了。你越愛自己,越寶貝自己,你就越餓。越看重錢,把錢抓得越緊,越捨不得就越窮。要明白奉獻,是我們該作的事,應該繼續把賺來的錢一直送出去。要顧念貧窮、有需要的人,總是把錢送出去...學習把錢送出去,才叫我們能經歷神的豐盛,經歷祂的供應。

 如果你銀行有超過十萬元現金,其實已屬富有。現在買的基金,我不知道將來是否用得著,但現在給出去的,立刻就有窮人受益。你又會如何運用你多餘的金錢呢?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0月30日星期日

IDEA #416:我的情也震、愛也震

大學時學習語音學,教授常說講英文要懂得“震”(B, D, V音),否則外國人聽起來會“毛管動”,就像外國人說中文時胡亂“震”,會令人啼笑皆非一樣。

網上找到一個真實例子。但不要笑,因為我們說英文和日文都是這個樣子



常有初學日文的人問“か”和“が”有什麼分別。如果你聽得出分別,代表你的英文發音準確,如果聽不到有分別,那代表你的母語是廣東話,而且英文說得不好。“か”和“が”的分別就是前者不震,後者震。

影片中的歌手就是把不震的“真”,讀成“震”。以下是正確發音示範:



無論發音如何,兩首都是美妙的音樂!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0月29日星期六

IDEA 415:性格使然

再談工作。

這個週二是第三季的員工大會,如以往一樣是個只有聽,沒有發言的時間。CEO演講的題目依然是Profit、客戶無左我唔得、我比出版社更有能力出版電子書、和你們的績效評核。

由於老闆的抱負是如“那些年”中男角所講“當個很厲害的人”,所以其他人的需要就看不到;所以就回應不了市場、看不到自己的弱點;所以賺不到Profit...更有趣的是當日連事前口頭通知都沒有便辭掉的同事,今天要加人工邀請他回巢。沒有想清楚便行動,就是要嘗貧窮的滋味。

會前,CEO在通訊軟件的狀況欄上寫到 Complete tasks assigned by the company no matter whether you have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time”。看完之後,我心中說了一句Raise my salary no matter whether you have enough business, profit, and the willingness to do so。有的事情你可以想,但不能公開說。說了,別人就知道你內心的自高和獨裁(我分配你的工作,你如何都要完成)。

會後,新同事留步,聽COO解釋離職率高的問題。她說人不是為錢工作,也不是因為工資低而離職。她說的沒錯,據我訪問當時人得悉,離職的都是因為不滿她的領導方式。由一個讓人不得不離開的人說同事離職的原因(她主觀覺得),實在是諷刺。


事情讓我想起幾句話:

其一,如長輩說世上沒有“沒有誰就不行”的道理。松下幸之助說,當社會需要你的時候,你才能生存。是公司靠社會,不是社會靠公司。


其二,聖經箴言二十七章說:

不 要 為 明 日 自 誇 , 因 為 一 日 要 生 何 事 , 你 尚 且 不 能 知 道 。
要 別 人 誇 獎 你 , 不 可 用 口 自 誇 ; 等 外 人 稱 讚 你 , 不 可 用 嘴 自 稱 。
你 要 詳 細 知 道 你 羊 群 的 景 況 , 留 心 料 理 你 的 牛 群 ;
因 為 資 財 不 能 永 有 , 冠 冕 豈 能 存 到 萬 代 ?

用自己的口說應該由別人說的話,就是驕傲;讓羊群心悅誠服的為你工作,資財才可望多留一刻。

其三,幫我們交租的合租公司老闆在自己員工和我們面前說:

各位,不要介意你們要編程,我現在幾十歲了,還在編程。喜歡做的,也就努力地做,說不定將來你們能像我一樣開一家公司,做你愛做的事。

心能容納多的,成就自然多。人家老闆已經讓自己第一間公司上市,我們的老闆只是收到這樣的揶揄:“你公司唔系就上市好勁咩,做野咁慢既?”


所以,松下先生又說:稻穗越是長得高,頭越是要往下垂,實在是箴言一則。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0月24日星期一

音樂甜品 #65:主禱文

這星期是滿足喜樂的一週。喜樂,不在於達成了什麼成就,而是在於能與你的上帝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你的確可以“快速”選擇你要相信的“上帝”,但建立關係,卻只能一步步的走,不能急。從彼此建立關係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一種特別的同在、特別的親密。這也是選擇一位有“位格”(神學用語,代表“有性格、有喜好、會與人有溝通”)的上帝,比選擇沒有位格的上帝(大自然、造物者、宇宙)更優勝的地方。

週日如常擔任一位“卑微的”音響控制員。崗位雖然微小,但聲音卻要宏大;這次用上最高級的信號處理器,以表達內心的感嘆和讚美。特別選了多一段祈禱文和回應詩,雖然講者不擅歌唱,但台下每一個人,都能感到那發自內心的激情。。。


錄音地點:教會禮堂
收音:Shure咪多枝
錄音:Boss BR800,24bit 44.1kHz
信號處理:Waves Kramer MPX磁帶模擬器、Lexicon PCM人工混響器


本曲將自動開始播放:


按播放按鈕開始: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0月20日星期四

IDEA #414:男主內

晚上,電視報導全職父親的生活情況。如果雙方願意的話,太太在外面工作,丈夫在家照顧小孩子,可能是非常適合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

在家庭裡,最重要的是家人彼此的關係。如果妻子和丈夫一同外出工作,小孩子要交由別人來照顧,和小朋友建立關係的時間便自然少了。那麼,在平衡經濟和親子關係的情況下,一方外出工作,另一方留在家裡照顧孩子,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香港是服務型社會,女性的工作選擇比較多,收入很多時還比男性高。由時薪高的一方主力賺取收入,時薪低的一方照顧小朋友和料理家務,似乎比較合乎經濟效益。

此外,現代社會婚外情情況非常嚴重,而且很多時發生在辦公室裡。試想像,如果兩個人都外出工作,理論上受到引誘的機會就是一個人外出工作時的兩倍。雖然不能說所有人外出工作一定會受到引誘,但若能減低這個誘因,對於社會整體的婚姻穩定性,應有正面的影響。

當然,這種生活方式是否可行,還要看雙方的心態、性格、和能力配搭的情況而定。如果太太收入比先生高,而先生的職業又適合Home-office,彼此又不介意打破傳統,就值得一試。

訂閱錄音室

2011年10月12日星期三

IDEA #413:生霸死霸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作者一開始就問,你有沒有聽過公司老闆這樣說:我們要滿足客戶各種各樣的需求?然而,這就是令到公司倒閉的原因(会社はつぶれます)。因為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可以做的事都是有限的。

前幾天,在公司的Pantry看到一位年長的同事呆看著窗,我走過去問候一下,才知道老闆娘又在鬧脾氣。老闆娘問他的問題,幾年前也有問過我:你可以三天做這個工作,兩天做另外一個工作嘛?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凡是寫東西的工作一定要連續的做,不可以這裡還有沒有寫完就寫那裡。而且,工作掉下來的時候,你也不可以說我今天不做工作B,只做工作A。說到底,一家公司和一個人都一樣,要知道自己的限制,不要看到有生意上便眼金金,自己是誰都忘記了。

對於如何利用資源,作者提出兩個方法:第一,把顧客遇到的問題加以分類,然後對付哪些自己有能力對付的。第二,找出顧客問題的共通點,然後集中對付。作者以自己的公司為例,他看到各種各樣的公司都面對人事制度、人才培訓和工作環境等感到煩惱,因此他就用一個"Motivation"的概念去營運公司,集中服務在提升客戶公司員工的工作動機上面,因而得到客戶的好評。

對於為什麼有些人什麼工作都要自己做、什麼生意都要接,作者說:一個人越是沒有自信、越是沒有成績,她就越是想要應付周圍所有的需求,以至疲憊不堪。老闆娘和老闆一天看不出自己的行為模式其實是出於沒有自信,公司 100年都不會有發展。終於我在公司論壇裡說,如果你可以吃下三個包,你怎麼樣努力也不可以吃下十個包。

作者也說,有些人你應該聽,有些人你不應該聽,你自己要懂得分辨。否則,你和那些什麼生意都要做的公司沒有什麼分別。


原文(作者是日本著名人士顧問公司Link & Motivation經營者小笹芳央):

點擊放大

點擊放大

2011年10月9日星期日

IDEA #412:如何快速選擇要信什麼教

下午和朋友談開宗教問題。話說朋友的髮型師正考慮信“教”,但不知道天主教好還是基督教好,兩者又有什麼分別。髮型師又說晚上試過“被鬼責”,唸阿彌陀佛之後就恢復正常。

每一個宗教都說自己是真的,亦有自己信奉的神蹟和證據。除非你全部宗教都有相信過,否則沒有可能客觀去比較,然後再選擇一種去相信,又或是選擇全部都不信。所以,選擇信哪個、不信哪個,都是信心問題,無法科學化地驗證。

比較現實的做法可能是:

  1. 和每一種宗教的神溝通,看誰聽到你說話,然後給你回應(證明十個人裡誰是你父親最簡單的方法是大叫一聲,看誰會回應你)。
  2. 嘗試問祂要東西,看祂給不給你,或挑戰祂如果“有料到”,給你一點顏色看看。
  3. 看那一種宗教能解釋最多你不明白的現象。
  4. 看那一種宗教能給你最清晰的指引,讓你知道人生何去何從。
  5. 看那一種宗教的儀式最有益健康。
  6. 看哪一個能夠解釋其他宗教的來源和其靈驗的原因。如果一個宗教不能解釋另一個宗教,那麼它盡其量只是和對手打平,也就沒有特別要相信它的理由了。

用哪個方法,是個人選擇。我全部都用過...

至於髮型師的問題,是很有趣的,因為基督教和佛教都能趕鬼,但兩者都沒說對方的神/佛是真的。既然兩者不能同時為真,那為什麼能做相同的事?

其實要“趕”的話,邏輯上有兩個方法,一是找一個更惡的鬼去趕那個上了人身的鬼(請黑社會打黑社會),另一個方法是找神去趕鬼(請警察打黑社會)。由於兩個宗教不兼容,不可能同時請黑社會或請神趕鬼,所以其中一方必定是以黑制黑,另一方必定是以白制黑。至於誰是白、誰是黑,那就留你自行判斷了。

天主教和基督教,對於一個不知道自己應該信什麼教的人來說,其實並不重要。天主教只是中文的叫法,英文是Roman Catholic Church (羅馬天主教教會)。由於中文的限制,不能沒有“教”字,說成是“羅馬天主教會”,所以人人都以為天主教是一個“教”。嚴格來說,天主教只是一個源於古羅馬、性質為“Catholic”的教會(Church)。既然信哪個神都還沒有知道,也就不要介懷上那一間教會了。

最後,補充一句:無論信哪一個教,都不要信比較和計較,因為它們違反第五點,有損健康!


訂閱錄音室

2011年9月27日星期二

IDEA #411:永遠可以更好

面對愛人,要每天愛你多一些;面對工作,喜愛與否,都應每天做得好一些。

這幾個月,是公司最忙碌的時間,很多同事都工作到晚上八九點。面對忙碌的工作,和客人的壓迫,你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你會想:事情就是這樣的了,沒有什麼辦法,還是:一定有更好的方法?

有些人覺得工作是老闆任命你做的,公司怎樣安排,你只有怎樣做。不過,工作裡面有三個因素:公司、客人、和你自己。即使你不可以控制你的公司和客人,你最少可以控制工作裡面三分之一的東西,就是自己。如果你想到辦法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或者是把工作的心情調節到最好,那麼你每一天的工作都會很滿足。

分享我個人的做法。調職項目管理工作以後,最麻煩的就是你的客人會不停打電話給你,非常擾人。而且客人喜歡說了就算,不會把要求記錄到大家協議好的需求管理平台之中。不論動機和原因為何,這為工作帶來很多的不便。

如果您的態度是:事情就是這樣的了,那麼每天就只有活在煩躁之中,客人也不見得會改變。但是如果你覺得:什麼東西都可以改善話,那麼至少有以下的回應方式:

保持平靜:一接起電話,便慢慢的說。根據常人的心理,對著一個慢的人你不可以快。當一個人慢下來了,就比較難生氣,就比較容易服侍。

先說Yes再說No:先答應會跟進,稍後再回覆,以防對方越說越多。不要一開始說No,以免對方“反面”。

引導對方做正確的事:我們的項目系統採用Iterative Approach開發,會定期安裝新的功能到客人的伺服器,每一次安裝稱為Roll-out。客人喜歡口說,不喜歡正式紀錄,那麼我會特意在新的Roll-out之前邀請他們新增一個紀錄(我們叫"開Ticket"),好讓我可以安排該Ticket進最近的Roll-out。如果他們不配合,功能就只好延遲發放了。

使用語言暴力:你覺得客人得電話太多,無法專心工作,你可以說“Thank you for following up the issue so closely with us. With so many things going on, let's give each other the time and space to digest the issue and come back to each other in a day or two.

給予合理期望:不要讓客人以為你做得到而你事實上不知所措,因為你的客人不是傻的。交不出貨還諸多理由辯駁,誰會滿意?

當你確實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交貨,何不說老實話,承認你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出貨,而且公司資源有限,確實出現了瓶頸,而這你無法解決。你可以做的就是每一兩天報告進度,直到他的貨完成為止,即使進度是零,你都如實報告。

每個人工作的情況不同,以上只是一些簡單的例子,去說明你總有可以做和可以改善的事,而且全部都不用額外投資,也不用說謊。如果你做一件工作,幾年都沒有做得更好;以前的問題,現在一樣嚴重,那麼錯的不是你老闆沒有給你更多的資源,而是你沒有為自己創造一個更理想的工作環境。

面對工作的壓迫,若你感到無能為力,或許你應祈求上帝:

求你的靈停留在我身上,就是智慧的靈和聰明的靈,謀略的靈和能力的靈,以至我不憑眼睛所見去判斷黑白,也不憑耳朵所聽的斷定是非;卻要以智慧勝過一切我看為難成的事;以口中的杖擊打謊言,以嘴裡的氣殺死惡人...

訂閱錄音室

2011年9月25日星期日

音樂甜品 #64:德布西 - 夢幻曲

在新一週的開始,分享另一個練習錄音。祝願這一週你們都能用心工作,盡情休息,並騰出時間,讓心靈可以得着歇息...



錄音時間:2011年9月21日晚
錄音品質:24bit 44.1kHz
收音方式:Spaced-pair cardioid
錄音地點:廚房外 XDDD



訂閱錄音室

2011年9月22日星期四

音樂甜品 #63:下下一定要Duck

分享一段晚飯後練習的錄音。在香港,這可能是最多人認識的一首古典樂曲,所以也就不多介紹了。要說的反而是那句“現實,就似一隻鴨,下下一定要Duck”的歌詞。



一天晚上我乘搭地鐵,左右各有一個空位。一對母子上車,母親正躊躇是否應該分開坐。那時我向那她提議調位,她說好,然後便開心的對兒子說:“拿!咁未一齊坐囉!”。可是,兒子並不欣賞母親的“成就”,只是說:“人地讓位比你咋!”

現代人都很強調自己的成就,透過別人的幫助、別人的慷慨而做成的事,心裡並不欣賞。找到兩個位置,只是“人地”的貢獻,而不是母親的成功。小朋友沒有想過若不是母親表露出很希望和兒子一起坐的心情,我是可以假裝聽不見的。

我要上位、我要考第一、我要追到你、我要你這樣做...,所有事情都變成是一個人的事,也是必定要“得”的事。怪不得百分之十七的人有明顯精神病病徵;歌詞也說“唔得,唔得,點算呀,偏要令隻雞變做鴨!”

現代主流思想很強調It is possible, We have potential等“意識形態”,讓人變得越來越驕傲。

有時...
  • It is possible... but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 We have potential ...  but at the expense of health

每一個思想都有其動機,相信之前要細心研究其來源。“下下一定要得”的思想,只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產物,不是恆常不變的真理...
  • 農業生產,取決於自然,不由得你說得
  • 工業生產,機器能做多快,就是你的極限

知識型工作,不像物件那樣有固定的邊界。沒有邊界,工作就永遠做不完、永遠做不夠。如果你沒有智慧,凡事相信It is possible和你很有potential,你最終會像金魚一樣因為沒有飽的感覺而被飽死。

工作、生活,不是不要上進,但應量力而為。“這件事有Potential做得成,我一定會嘗試,但不一定Possible”,才是健康的心態。說到底,決定事情成敗的因素中,個人能力只佔很少部份。

現代人,最應該學習的是“節制”和“看別人比自己大”,不要再教小朋友It Is Possible。



訂閱錄音室

2011年9月19日星期一

音樂甜品 #62:讚美詩 - 我心祈禱

近日,一項調查訪問了約一千二百名介乎十六至七十五歲的市民,其中有約一成七受訪者有明顯精神疾病徵狀,包括抑鬱症及焦慮症...

一成七,只是有明顯徵狀的,沒有明顯徵狀的,又有多少?精神病的成因,離不開生活乏力、找不着支持、事事不如己意。若有一位願意每時每刻支持你、聆聽你、引領你踏出生活每一步的朋友,那還有什麼值得抑鬱和焦慮的呢?

心靈就如身體一樣,需要居所、需要庇廕,你有為它準備嗎?還是由得它在街頭露宿,任由人間冷暖一點一滴的將其摧殘?

在新一週即將開始之際,送上撫摸心靈的旋律,願你們每一位都不要只顧工作生活,而忘記了保護身上這塊上帝賜給你的瑰寶。
你要謹守你的心,勝過謹守一切,因為生命的泉源由此而出。Watch over your heart with all diligence, For from it flow the springs of life. 何を守るよりも、自分の心を守れ。そこに命の源がある。



錄音日期:2011年9月18日上午12:30
錄音地點:教會現場錄音
錄音品質:24bit 44.1kHz
收音:Omni-directional spaced pair


訂閱錄音室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

IDEA #410:全息整理(七) - 執書行頭

最近由於身體不太好,假期比較多,所以又可以繼續那個幾年都完成不了的執書計劃。

講到書,家裡的確很多,有放在看得到的地方的,也有放在看不到的地方的。購書雖然不便宜,不過記得老師說過,“先什麼都不管,買了再說”(他說的是樂器),因為遲些當你想要的時侯,那東西可能已經絕版了。所以,今天看到八年前購買的超薄日版手提電腦,以及很多沒有即時用途的書本,仍覺值得。每逢遇上什麼問題,只要到書櫃看一看,便能找到即時的幫助,多麼令人安慰。

假期期間,將不常用的書本掃描,然後上載到網上文件服務。說實在,要將書本仔細分類,在時間上幾乎沒有可能。是否值得做,也是問題。

文件列表(點擊放大)

想了一個偷懶的方法,就是把書本根據“目標”來分類,對最近想達成的事情有用的,就加到以目標命名的類別裡,與想做的事無關的,就一律當“Someday/Maybe”類,留待日後參考。

整理一輪後,發現有的目標之下,竟然只有一兩本書、甚至什麼書都沒有。那麼,這就是要努力補足的地方了,也表示這個目標我沒有努力去達成。通過搜尋,你不會知道自己有什麼,沒有什麼。將有的作一次盤點,才會真正的認識自己。

分類一覽(點擊放大)

掃瞄完成後,下一步就是要追回過去幾年的讀書筆記和逐一為每一本書寫上當初購買的原因,或者是想從書裡面得到的答案。

輸入問題(點擊放大)

朋友說我的家很亂。是的!因為我先執書、後執屋;先整理內在,再整理外在。執書(Pun Intended),是又笨又費時的工程,加上在經濟學上不算是生產,沒有太多人願意做。暫時,只好一個人慢慢的做。

這是第二篇用語音辨識輸入的文章。實驗證明,先寫好草稿,然後才讀進電腦,準確率反而比較低。一邊想一邊說,好像說話一樣,準確率可達90%。看來,電腦和人一樣,都是喜歡比較自然的語調。

訂閱錄音室

2011年9月6日星期二

特別聲音檔案:默想生活

這個星期天,又是在教會做音響控制員的日子。特別把新買不久的數碼錄音機帶回教會,測試一下錄音品質。因為設備的限制,教會裡只可以把所有樂器和人的聲音用一條聲道方式錄進電腦,聲音黏在一起,很難聽清楚自己唱得好不好,所以希望改善一下。

用錄音機的話,人生和樂器可以分開錄製,還可以做一點後期處理,令聲音更接近現場的感覺。

教會裡有一個Yamaha U3鋼琴,通常會用一個卡拉OK 咪錄製。試驗過幾次,發現把咪放在不同的位置,出來的聲音非常不同。最後,我發現把咪指著琴錘,聲音最自然,即使是單聲道錄音,效果也可以非常好。

週日的講道中,特別喜歡默想的部分,一面聽著背景音樂,一面思考自己的生活,感覺非常放鬆。作為一個忙碌的都市人,如果能夠定時抽出一點時間,回顧自己的生活,思考一些問題,為好的感恩,不好的去交託,是一個非常有益心靈健康的活動。

順帶一提,這篇文章是用語音輸入編寫的。我一面讀,電腦一面打,速度也不慢。不過,把想寫的用口說出來,暫時還不太習慣,就像錄音一樣,還要多多練習。



訂閱錄音室

2011年9月3日星期六

IDEA #409:遮得越多越暴露

週五晚上看過一套本地創造的話劇,故事講述幾名位於人生不同階段的男士,如何透過一間經營手法獨特的婚姻介紹所去尋覓自己的配偶。最終,介紹所沒有為他們找對象,而只是用盡方法為他們拍攝一段最反映真實自己的自我介紹。經過痛苦的拍攝過程: 

  • 中年老闆,終能放下執着,與已經移情別戀的妻子簽署離婚協議 
  • 沉溺於幫親一樓一鳳的年青IT才俊,終能承認對一名性工作者發生了真感情,並遺憾自己對她作出的種種弱待行為 
  • 智商特高的資優大學生,最終承認自己是位同性戀者 

要覓得真正適合自己的對象,只有先面對真實的自己,並且讓別人看到自己真實的一面...

http://www.waitingforthematch.com/about.html

早上起來閱讀聖經,遇上的古代文士(法利塞人)同樣是一群不願意面對真實自己的人。他們懂得文字、能夠書寫,是社會上得到尊敬的一群。然而,對於祖先從上帝處所得到的法律,他們只能作出表面的理解,而未能明白其精神。耶穌,就是常暴露這些文士弱點的人,他用技巧的言辭,指出他們的問題。

當你是大律師、大法官,竟然被一個“樣衰”的流民在眾人面前指出你誤解了法律,你感覺會如何?最後,這些文士逮捕並間接殺死耶穌,以維持自己的無知和自尊。

在現實社會裡,很多人有如文士,因為自卑,不願承認弱點,不願去接納自己。不過,否認多不會傷害別人,而是傷害自己: 
  • 中年老闆,不肯放過已經變心的妻子,每日思念,對生活失去了熱情 
  • 沉溺於幫親一樓一鳳的年青IT才俊,不敢面對自己對女子的感情,終日以召妓過日,麻醉自己 
  • 智商特高的資優大學生,逃避處理自己的性取向,無法發展與人的親密關係 

當人不承認自己的軟弱,會努力維持現狀(老闆)、會逃避(IT才俊,資優生)、甚至打壓別人(文士),以遮蓋自己的無能。遮蓋,只會讓不顯眼的地方更加顯眼;三點式泳衣所遮蓋的正是要暴露的地方。
  • 對於你的身體,你有沒有覺得不滿意的地方?你極力去遮蓋這些地方嗎?(我腳太粗,所以不穿裙子;腳太幼,所以不穿短褲...)
  • 你有沒有因為自己做不到,就說別人不好?(我的公司的產品很多,他們只是做一兩件產品,實力有限...)
  • 你表現在別人面前的自己,與表現在自己面前的自己大致上一樣嗎?(我在人前很斯文,但其實心裡常#$%#$@#$@#$@#@#¥#%@)
  • 你會因為想維持一個良好形象,而不向人承認你的真實喜好和思想嗎?(我擇偶不看外表的,只看內在...)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  當你認識你為什麼和別人不同的時候,你就會懂得自我接納。


訂閱錄音室

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

IDEA #408:森林小屋

寫了一個給大人看的兒童故事:

森林小屋

訂閱錄音室

IDEA #407:Determiner

鑒於說話的話題,不少人感覺我是個嚴肅和沉重的人。其實,正如港大名句所言:Working hard and playing hard(er),要玩的時候也可以盡情玩。

理性的一面,我喜歡會發聲的機器;感性一面,我卻喜歡不說話的“動物”。所以辦公桌上放著的,都是Miffy兔、小羊、小貓、水母BB...不知為什麼,每逢談起這些小動物,心裏就覺得很甜。

經理坐在我旁邊(董事側在後面),她會說:“你的兔兔呢?”然後我會說:“她上學去了。” 同事問有沒有零錢,我會說:“Miffy應該有。”所以,我的位置是個快樂的動物園。董事一對眼看著我,我十對眼望著他!

現實有時很匡謬,看著如童話般的世界,反覺合理。某天經過崇光的“森林家族”(Slyvanian Families)櫥窗,便想:“如果能住那間屋就好。” 適逢一位四五歲的小女孩和母親走過,她說:“如果住在這間屋就好了”。頓時,發現我是個小女孩。
現實世界裡還買不起房子,不如先買個假的幻想一下。買來森林小屋(Sycamore Cottage)入門套裝,除農莊小屋外,還有家具和一個兔女孩。包裝寫著:
お家、お人形、家具がセットになっているから
はじめての人におすすめ!!

有齊屋仔、公仔、同凳仔
最適合初次置業人士!!
 想起來,屋仔和女仔,不就是人生大計的一部分嗎?




如說起人生大計,相信你也說過或聽過類似的話:“我要努力工作,五年後買樓,然後娶老婆,然後出國,然後環游世界... ” 好一幅生命的藍圖。坊間也有很多成功學培訓課程,聲稱能迅間改變你的人生。

在現實的世界裏,人人都想著超現實的事情:有目標、有計劃,就會成功;想得出,就能達到。不過,《聖經》這樣提醒人:
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裏去,在那裏住一年,作買賣得利。”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
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
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
現今你們竟以張狂誇口,凡這樣誇口都是惡的。
Come now, you who say, "Today or tomorrow we will go to such and such a city, and spend a year there and engage in business and make a profit." Yet you do not know what your life will be like tomorrow. You are just a vapor that appears for a little while and then vanishes away. Instead, you ought to say, "If the Lord wills, we will live and also do this or that." But as it is, you boast in your arrogance; all such boasting is evil.
 
想到和做到,並沒有直接關係,因為生命的主人不是我們自己。“到這城、到那城”,聽起來並非難事,但事實卻存在很多變數。

人不是不可以有人生大計,但就如用英文說話很多時要加上“The”這個限定詞(Determiner)一樣,當我們“張狂誇口”自己什麼時候要做到什麼時,前面都要加上限定詞:“主若願意”。

可能你相信不同的宗教,你的“主”是其他東西、是命運,又或是大自然。但無論如何,沒有人是自己的主人,除非你確實知道明天你會怎樣。

有能力賺取收入,有能力買喜歡的玩具,有能錄製音樂,有開明的父母,有時間做想做的事,都是“主若願意”才能成就的事。願我們都不要為昨天、今天或明天而自誇,因為“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



訂閱錄音室

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

音樂甜品 #61b:美女與野獸 混音版

工場生意每況越下,工作清閒,還可以數數辦公室二房客搬進來的紙箱,比數綿羊更容易令人入睡。不思考腦袋會長蟲,所以趁機進修一下錄音和混音的技巧,以保持生活有向前的動力。

最近學習兩種混音方法,一種叫LCR Panning,另一個叫Mono Mixing。流行曲錄音多不是現場演出,而是逐件樂器分軌拚砌出來。混音的作用就是制造所有樂器都是一起演奏的錯覺;而混音的工作,就是調整音色,根據樂器的角色擺放位置,以達到此目的。

不過,多數情況下聽眾都不會乖乖的坐在喇叭前面,聽聽哪個聲音從哪邊來,哪個聲音在前、哪個在後、占用了多少空間。即使想細聽,器材也不一定有足夠的解析度。所以,要以音樂去服務聽眾的話,還是要從他們的角度去制作。以上提及的方法,就是幫助制作者模擬聽眾處境的技巧(詳細就不說了,反正感興趣的人不多)。

聽眾的聆聽環境不能控制 。如果他一邊在客廳播放這首歌一邊在廚房做飯,聲音要怎樣搞才會聽得清楚?如果他用的是隨iPhone附送的( )膠耳機,我又要如何去適應?如果他在嘈吵的地鐵車廂中聽,情況又會如何?

雖然聽眾的聆聽環境是如此不能控制,但總要有個客觀的聆聽環境,去判斷聲音要如何修剪。就如要有一個顏色准確的顯示器,才可將照片修飾得好一樣。

有建造一個客觀的聆聽環境,在香港絕不容易。一般來說,家裡越小、硬的牆越多,聽出來的聲音越不客觀。這當然有方法可以改善,但這些東西多數會引起家裡女性成員的反感。功能美貌並重,並不容易。

將上一次制作的樂曲用LCR Panning進行混音,看你的感覺如何? 很喜歡法國號的聲音,所以特別讓它突出一點...


訂閱錄音室

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IDEA #406:願忘記,又想起你

早上讀報,看到CEO評價音樂如何影響人對生活的態度,感覺所言甚是。

數十年前的歌曲,寫於物質缺乏的年代,精神上的充實變得格外重要。現在的歌曲,描寫的都是情愛。得戀的話,聽了不會讓人更懂得彼此相處;失戀的話,卻會讓人自我膨脹,更感孤零。

不少人都有心情失落時不停聽歌的經歷,歌曲就如一個感情與自己同調的人一樣。不過,這些時候聽的不是勵志歌曲,因為根本找不到,而是將主觀感情更加推進一步的歌曲。

我受的音樂教育是古典音樂,也就是以聲音為主的音樂。沒有歌詞的音樂,其意義取決於其結構和所用的音色(所以古典音樂強調曲式和和聲),也取決於聆聽者的主觀感覺。純音樂,可用理性的耳朵聽,也可用感性的心靈去聽。有歌詞的音樂,最先必要先用理性去理解歌詞,然後感情又會受歌詞影響。

所以,如果寫不出好歌詞,不如只用聲音還好,起碼不會誤導群眾。生活遇上挑戰時,聽到“願忘記,又想起你”,只會苦上加苦。



以前的歌曲,像一位與你同在的天使,處處為你打氣;現代的流行曲,像你心中的魔鬼,告訴你你很慘、很掛念一個人、很想做壞事、彷彿生命沒有其他意義一樣。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無法控制。音樂,確可以超越處境,塑造感情。就如莫扎特雖然窮,但沒有一首音樂是不貴氣的。說到底,上帝創造音樂,原本用於快樂的讚美,不是用來作為自我膨脹的催化劑。

  • Psalm 33:3 Sing to Him a new song; Play skillfully with a shout of joy.
  • Psalm 95:2 Let us come before His presence with thanksgiving; Let us shout joyfully to Him with psalms.
  • Psalm 71:23 My lips will shout for joy when I sing praises to Thee; And my soul, which Thou hast redeemed.
  • Psalm 95:1 O come, let us sing for joy to the Lord ; Let us shout joyfully to the rock of our salvation.
  • Psalm 96:2 Sing to the Lord, bless His name; Proclaim good tidings of His salvation from day to day.
  • Psalm 98:4 Shout joyfully to the Lord, all the earth; Break forth and sing for joy and sing praises.
  • Psalm 105:2 Sing to Him, sing praises to Him; Speak of all His wonders.

大公司喜歡說社會責任,音樂,也應該有其社會責任。

訂閱錄音室

2011年8月18日星期四

音樂甜品 #61a:Beauty and the Beast工程版

最近的音樂工作比較忙,還沒有時間寫寫近況。

公司“手直”測試員週五last day,碰巧那天是員工活動的“大”日子,同事都掛著玩,沒有特別珍惜這最後一面。有外貌像Rain的美男同事出席的卡拉OK,自然是最受(年輕女同事)歡迎的活動,可見優美的聲線加上英俊的外表威力不少!

當然,樣貌就像樂曲的旋律,需要其他部份的襯托才會動聽。何況,也不是所有音樂都是賣旋律。歌曲,有賣製作的、賣節奏的,也有賣味道的(也有賣不出的...)。測試員節奏平靜,不是一首“搶耳”的歌曲,但是百聽不厭的類型。臨別在即,送上兩首新製作作為紀念。

與其說是兩首歌,不如說是一首,只是混音不同罷了。揀選的旋律是Beauty and the Beast裏的同名主題曲,由茶壺主演唱(!!!),是練習使用八軌錄音機混音的功課。新的機器還沒有完全掌握,歌曲還做得不算好,所以特別在文字上下功夫。

貝多芬有一首浪漫名曲叫“給愛麗絲”,發現德文原文用用美術字體打出來字形很好看,也就直接採用了。至於曲名,想起測試員喜歡午睡,所以一首叫Sleep Mix,另外一首叫Wake Up Mix了。至於聲音,Sleep Mix做得比較細緻。


大碟除了主題和音樂外,也要有封面。測試員那天的外套是明亮淺藍色,所以找來一個相同顏色的素材、配上美術字體和祝福語,粗製濫造了一個封面。就這樣,一個Last Day Single就面世了!

週一回到辦公室,打開電腦,在Google Talk上依然看到熟悉的小豬圖示。雖然小豬不再Online,同一天比較熟悉的培訓員也要離開,心情有點低落,但也祝願各人在新的崗位做得開心順利。

由於混音版本已經作為禮物送出了,為保持禮物的獨特性,在這裡只分享所有聲音都在中間的工程版。


訂閱錄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