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

IDEA #316:兩項功課

週末,身體不適,沒有如常做劇烈運動,改為留在家裡休息,順道整理一下兩年前開始剪存的雜誌。一頁頁的看著以往關心的課題,看到有些已經遺忘了,有的還在不斷思索。

2008-2010,不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但經歷了不少轉變。有時雖感到成長的速度不夠別人快,但仍相信每個人有自己要走的路。

周五午飯,是公司基督徒團契的時間。這次出席的人特別多,因為有一位特別嘉賓大駕光臨。第一次聽CEO用平常人的身份分享心事,講述對“奸商”的看法,亦驚奇發現原來我的老板從來都沒有想過會做老板。

上天給你一條怎樣的路,的確難以觸摸,但可以大膽相信每一個祂所成就的事和人,都有其目的。即使是在菲律賓發生的慘劇,細心留意一下,會發現:
  • 每個受害家庭,都留下一名生還者,而不是(粗口)...
  • 最早獲釋的三人,“碰巧”都是信主的...
所以,無論現狀如何,都要鍛煉一項信心的功課:現在走的,看來比別人好也好,比別人差也好,最終都會成就一個最好的自己。

把剪存下來的舊雜誌,逐頁掃描進電腦中,然後用這星期努力開發的資料庫程式,將它們加以分類和索引(Indexing)。資料庫能記錄檔案所在地(電腦、Clearbook),和在每個所在地中的位置(如Clearbook X pocket #20)。需要資料時,只需進行搜尋,然後便可以找到資料所在的位置,就如兒時用的圖書館索引卡。


紙兔兔資料庫的樣子。
希望遲些讓設計完善以後,能夠免費供人下載。


不知為何,對impose things an order有很強的欲望,或許這就是我的life mission。不過有時會不自覺地將人當成物件那樣去impose order。當嘗試發展深入的關係,便感受到整理人的關係,不能用資料庫、也不能用Taxonomy (杜威分類法那種標准化的詞匯),只能用Folksonomy (每個人都有的一套獨自的理解世界的詞匯)。能否用別人能理解的方式去了解他/她,取決於自己裡面有多少套相處的詞匯...

傳道人分享了一段影片,很有意思。只記得起這幾句:
  • 丈夫回家晚,有回來就好
  • 妻子囉唆,能顧家就好
  • 老板不好,忍得就好
同一個現狀,可以有不同的意義。要當一名整理專家,還得學習更多人的詞匯。在此以前,更先要放下自己的一套詞匯。這,是以後下來要學的另一項功課。就如說“Folksonomy”,沒有多少人聽得明白,說“Tag”,大家也就恍然大悟。

週末得知在加國的舅舅患上了末期前列腺癌,正接受四期化療中的第二期。不知道他能否熬得過,但人間有情,雖不為同一母親所生,母親會是唯一一個能遠赴探望的家人。雖然舅舅在我心目中是沒有愛心的老板,也不一定能見最後一面,但仍衷心希望他能感受到從遠方而來的愛,並趁還有時間,確認生命的主宰。

能有意志和知覺去思考“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好處呢?人還能用甚麼換回自己的生命呢?”這個問題的人,是幸福的。

訂閱錄音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