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

IDEA #244:廟宇連篇

睇姐姐一文所說,對於時事我一向都是先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然後待事件告一段落以後才去評論。不過,面對社會上一些不理性的討論,又想表達一下意見。

今天城市論壇 節目便就興建高鐵進行討論。討論的重點似乎是高鐵總站應該興建在什麼地方。政府遂意在西九龍,某些民間組織則認為安排嚴重影響某些居民的生活,堅持應該以元朗錦上路作為總站。台上正方引述專家意見和立法會討論結果,指出總站設在市中心是必須的;反方則主要是以影響弱勢社群生活為理由,加以反對。

對於此問題,我的看法很簡單,就是那個方案最符合事情的目的和大多數人的利益,那個方案就是好。

建高鐵的目的若是為了透過成為交通樞紐,提高往返內地的便利程度,籍此增加商業往來、創造財富,那麼總站建在市中心,必然比建在城市邊沿能滿足項目的目的。而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而犧牲小部分人的利益,屬無可避免。至於受影響的是什麼階層的人,並不是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記得北京興建奧運場館,一位業主被逼搬家,他只說了一句像是“國家要建設,我們只能犧牲一下的話。有時,大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只有犧牲。我們能做的,只是減少犧牲和不作無謂犧牲。如經研究後認為西九龍是最佳地點,那就再那裡興建好了。

節目臨完畢時,一位中學女生質疑如果西九龍能夠建成市中心(因為專家說總站得建在市中心),那麼為什麼不能將元朗變成市中心,是不是政府沒有能力?

玩弄激將法,實在是不盡理性。市中心的一項重要定義就是該地區必須位於城市的中央部分(“commercial and geographic heart of a city”)。也就是說就算西九龍現時的交通設施未能完全滿足日後鐵路完工後的需要,它仍然是最符合需要的地區。即使將元朗變成市區一般,它地理上仍舊不是市中心,仍不符合高速鐵路總站要位於市中心的要求。

該名學生將一個絕對的概念(位於城市中部是“市中心”的必要條件)當成一個相對概念來理解(有城市設施的就是市中心),也就犯上了邏輯學上的“類比錯誤”(也就是偷換概念),基本上可以不用理會她的問題。

其後,午間新聞報導說最近有很多有關不良營銷手法的投訴。不良營銷手法之所以能夠行得通,部分原因是因為大部分人的思考均缺乏邏輯所致。

記得大學時期被騙到一家層壓式推銷公司,被一群人不停洗腦。但由於他們的論點嚴重缺乏邏輯,所以最終他們不得不讓我回家。那時,我只問了兩道問題:
  1. 點解咁多野唔賣,你賣香氛?香氛的市場規模應該不能支持你所說的生意規模。
  2. 你說一個月能賺三十萬,你沒有生產又沒有投資,你解釋一下你那三十萬是怎樣來的?
由於他們不能夠指出自己的問題,所以只能“O曬嘴”。亦由於問題打擊的是層壓式公司的必然弱點(不能賣太高價的商品,因為他們根本不是賣產品;只有上層的人可以月賺三十萬,大部分人都是虧損),所以沒有任何層壓式推銷公司能夠合理回答以上兩個問題。

既然你不能說服我你那裡有商機,我當然不“投資”!

所以,凡事能掌握其本質(基建的本質是為了大部分人的長遠幸福;層壓式推銷的本質是讓大部分人虧損小部分人得益),也就不會浪費時間在無謂的討論上,也不會容易上當。


=====
後記:

上週完成產品的更新資訊文件(Release Notes)後給上司過目,怎料其評語是:“寫曬D bugs出來好似講到D產品好多問題咁...” 然後我質疑“這工作的目的不就是要告訴客戶有什麼問題已經解決進而讓他們安心嗎?如何能不說問題又能告訴別人問題已經解決呢?”

做事不想事情的目的,思考不清晰,怎能不妙語連篇呢?

分享一個不錯的關於思考方法的網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