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7日星期日

IDEA #283:透明的大鯨魚

剛過了個很充實的週末,吃了豐富的海鮮餐,又在不超預算的情況下購買到需要的衣服,是個很滿足的生日預祝活動。

週六,前輩談起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結局,說是反映了組織內普遍存在的問題。的確,最先製造問題的人竟因為有效解決問題,“將功贖罪”,獲得復職的獎勵。放火的人因為救火而被評價為“performance好”,努力不放火的人被評為“沒有努力”,是多麼厲害的邏輯?

三月八號是生日,踏進二十世代最後一年,要多加努力,因為以後很多問題都不再是一個人的事。雖然如何想都是快樂的事,但也要有承擔的責任的準備。此時,想起的稻盛和夫的名言:樂觀地構思,悲觀地計劃,再樂觀地實行。

上週四,與中學同班同學晚餐,他們都是擔任企業顧問的工作。其中一位正為某大銀行進行地基重整工作。傾談之下,發現奇怪的邏輯,並不會因為公司是大集團而好多少。不禁在想,這樣那樣的問題,是“組織”此一工作形態的問題,無法避免,如果你要在組織中生存,只能接受。

常在想,除了“一人公司”和“組織”這兩種工作方式外,有沒有第三個方式。更精確地說,除了三角形組織外,有沒有更好的組織方式,可以讓人將心力多花在做好事情,而不是用在克服組織的內部惰性和權力結構上?組織存在的目的是克服個人能力的限制,但卻帶來換來很多副作用。即使你不是為個人利益而做一些事,也會因為對方“看不開,不面對現實”,令事情不能以比較好的方式進行。

最近在Google的新網絡社群服務Buzz中作了這樣的留言:

最近開源軟件界流行一種叫Book Sprint的文檔編寫方法,能於一星期內完成160頁的說明書,快過IBM。方法是集合25位作者於同一個房間/時間寫作,就像開會一樣.... 為什麼25人能合作無間?為什麼建築業能250人合建一座樓房,並且准時交貨,軟件業不能?是軟件比建築複雜2500倍,還是建築業有嚴謹二萬五千倍的作業方式,所以能做到"萬事皆互相效力"?

開軟軟件開發團體,就是一種以組織形式運作,但不跟從傳統組織邏輯進行工作的另類組織。開源軟件開發的群體中沒有絕對的權利核心,只是大家按照相同的目標和概念,配合嚴謹的標准去自由作出貢獻,在普通組織內無法達成的資源分配方式,都能夠在開源群體中輕易達成。

留言旨在講出嚴謹的作業方式是協作的基礎,怎料換來高層的敏感反應,不多不少反映組織的特性:不容許、不懂得改變現狀;唔話得。

將來,無論從事怎樣的行業,我希望能創立一種有別於傳統組織的工作方式,開源軟體開發團體起了一個良好的示範作用。有了互聯網,生產者能直接與客戶接觸,組織也不需要存在於同一個空間,這讓我們有很大的空間去建立一種更能將事情做好的方式。

事情不要搞得太大,直接接觸客戶,親耳確認付錢給你的人給你的訊息,而不是透過你付錢給他的人去獲取你需要的資訊,才能掌握民情,把事情“做好”。


日本“裝你彈弓製作所”(正名:中里彈弓製作所 - http://www.nasspack.co.jp/)是一家專門從事核電廠和飛機用精密彈弓製作的公司,社長中里良一說:

会社を大きくしようとか、もっと大きな利益を出そうなどと考えるのは不幸のもと。会社が小さいからこそ小回りを利かせて自分の好きな仕事ができる。会社が必要以上に大きくしようなどと野心を持てば「我慢」をざるを得なくなる。
(讓公司變得更大、獲取更多的利益的思想,是不幸的根源。小公司可以用小利潤去維持,讓你能做喜歡做的事。因此,(經營者)不得不壓抑要將公司搞大的野心。)

說得多麼好!就是因為要想“發大”,就要聘用更多的人,就要租用更大的辦公室,就要開發更多的產品,就要將資源壓搾得更乾。結果,連明知是浪費資源的壞顧客,你也得去接待(不接待你便沒錢開飯),讓你剩下更少的空間去改善質素、去確立品牌、去加強體質。

大角嘴富貴街花師奶:“隔離個檔仔D野都好過你,咁你咁大間來把鬼咩!!??”

小魚缸裡的透明的小丑魚,比大海洋裡的灰灰大鯨魚,不是更得人喜愛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