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7日星期五

IDEA #429:努力工作是為了休息(二)

前文談到現代人長時間工作的文化,乃源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需要,與及對消費的追求。工作越辛苦,購買意欲越強。

如讀友留言所言,消費不一定是工作的主要推動力,對工作本身的興趣與及從中得到的成功感,同樣可刺激人去工作。人人處境不同,錢、成功感、興趣、對未來經濟的不安感、對提早退休的追求等,都可以成為工作的推動力。那麼,有沒有比這些因素更根本的動機呢?

根本性的問題,需要追本索源才能回答;由於“起源”已無法觀測,所以只能從宗教入手,看看聖經如何解釋(其他宗教我不懂,所以無法探討它們對工作起源的看法)。

根據聖經記載,神一開始便工作,用五天造宇宙萬物和地球,並於第六天造人。神給人特殊的地位:“神 就 賜 福 給 他 們 、 又 對 他 們 說 、 要 生 養 眾 多 、 遍 滿 地 面 、 治 理 這 地 . 也 要 管 理 海 裡 的 魚 、 空 中 的 鳥 . 和 地 上 各 樣 行 動 的 活 物 ”。神“造”物,是經過時間的,而不是讓萬物立刻存在,由於“造”是一種工作,所以工作起源於神。人要“治理”和“管理”,亦是一種工作,所以人的工作和第一宗婚事一樣,都是由神所命定。

再讀下去,發現神在六日工作後竟停下工作,休息一天:“到 第 七 日 、 神 造 物 的 工 已 經 完 畢 、 就 在 第 七 日 歇 了 他 一 切 的 工 、 安 息 了 。 神 賜 福 給 第 七 日 、 定 為 聖 日”。由於聖經往後記載了神很多其他的工作,因此可以肯定休息過後,神再開始了祂的工作,只是那不是創造的工作,而是與人相交的工作。

從聖經的記載次序看,我們看到工作 > 休息 > 再工作的模式。但正如我們不能說雙數和單數那個比較重要,單看此次序,我們既可以說工作位於休息之前,所以比較重要,也可以說休息能中斷工作,比工作地位更高。不過從神不但特意休息,而且還“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以紀念祂創造工作的完成來看,“休息”的確比工作更重要。

除每七日一個週期的安息日(暫且先理解為我們普遍說的星期天)以外,聖經中與休息有關的特別日子還有
  • 安息年(七年耕作週期的第七年,在安息年期間,土地需要休養)
  • 禧年(七個安息年週期的最後一年)
  • 千禧年(現存世界秩序的終結,世界暫時恢復和平,之後會再有爭戰,算是廣義上的休息);千禧年是世界歷史所邁向的最終方向
綜合上帝對於“休息”的所有設計和計劃(休息>工作>休息>工作>最終的休息),可以肯定工作是邁向休息(安息日),世界也是邁向安息(千禧年),休息的重要性甚至比工作更高。 既然這樣,“工作是爲了休息”是合符上帝設計的想法。

在鼓吹忙個不停的時代,我們是否可考慮這樣的一個工作觀:
  • 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賺取休息的條件(儲積財力、培養品格)
  • 一份好的工作,是讓人有足夠時間休息的工作
  • 一份超好的工作,是讓人有有質素的休息時間的工作
如果工作給你無限的成功感和豐厚的收入,但做得透不過氣,沒有半點空閒,短暫休息也只是爲了能繼續工作,那麼這種工作是虛無的(工作是爲了工作;A的意思是A)。但看社會的發展,我們就是看到這種現象:
  • 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有規律(宇宙時鐘)
  • 工業社會:人操作機器,累了也就休息(生物時鐘)
  • 知識社會:通訊儀器操控人,隨時溝通,隨時工作(科技時鐘)
由於人總有上限,可見社會的發展方向是越來越不人道的,具體情況會變成如何我不懂預測,但工作時間只會越來越長。

既然生活所需的金錢有限,消費又只是nice to have的東西,上帝發明工作又不是爲了讓人忙個不停,不得安息,那麼我們很應該重新檢視對工作、成功感、Career Path,報酬等的固有觀念,好讓能過一個平衡的生活。

(待續)


訂閱錄音室

2012年1月26日星期四

IDEA #428:如何能萬事如意 (一)

今天是大年初三,僅祝各位新年進步,身體健康。新一年,最重要的是一年比一年好,並且有健康的身體去支撐要變好所需要付出的“勞苦”。

新年期間另一句流行的祝賀詞是“心想事情,萬事如意”。事事如心中所想般發生,當然是再高興不過的事,但前提是心思要正確,否則人人都“心想事成”將是非常不“吉利”的事。




要心思正確,得定期檢視自己的“衰格”,逐點改善。早上讀一篇標題為Five Steps to Build a Rock Solid Character的文章,當中有幾項提醒:

Don't Tell “White Lies”
即使是看來無傷大雅的大話也不要說,因為講大話既辱人智慧,也讓自己跌入說話不負責任的陷阱。久而久之,有傷大雅的大話也會隨口而出,後果嚴重。Tell the truth because it honors, rather than diminishes everyone who hears what you say. Honour 別人,是謙卑的表現。

Keep Your Commitments
答應了別人的,即使是情況改變,甚至是自己吃虧,也不更改 。You'll do what you said you'd do it even if it becomes more costly, inconvenient, or time-consuming than you estimated.

Go the Second Mile
當其他人只肯走一里路,而你願意在他們停下腳步時再多走一里,那麼你就能早一點到達目的地,並在少人競爭的道路上發揮影響力。Going the first mile fulfills an obligation. By going the second mile you earn the right to influence. There is no traffic jam on the second mile.

Don't Give False Impression
我們的社會喜歡弄虛作假,透過語言和掩飾,誤導人相信一些並非事實的東西。有時,我們又會給人無零兩可的答案,打發別人離去。將不是或不肯定是的東西說成是,不單惹人誤會、引起爭端,你也要用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去解話,徒添煩惱。如果你的工作是騙回來的,得預備你的雇主會還你顏色,騙你做你能力無法做好的工作。Stop misleading potential job candidates or employees about realities concerning compensation, advancement, future plans, and the likes.

Reconcile and Forgive Immediately
報復心理是人“罪性”的一部份,而且多不是爲伸張正義:明明是你錯,爲什麽我要原諒你?、明明是你錯在先,為何我要先跟你和解?這樣,我們只是混淆“原諒”和“負責任” 以為原諒了別人就等於別人不用為自己的錯負上責任;又混淆“原諒”和“得教訓”,以為不原諒別人,別人就會得到教訓,結果只是自己懲罰自己。放任報復心理,只會使自己錯過醫治的時機,就像被毒蛇咬傷,你沒有儘快吸走毒血,反拼命追趕毒蛇,結果還沒有追到便毒發身亡一樣。

Shine the Light 
別人是自己的鏡子,當看到別人的不是,很可能自己都有同樣的問題。 Use the reaction you have toward the behaviors that apall you most in others as feedback to examine these same traits in your own life and further your life's endeavor to repent and build a rock solid character.

在新一年,願我們都學習在小事和大事上都誠實、在任何情況下都守信用、在能力範圍內不怕蝕底*、在任何情況下都展示真實的一面,並接納別人和自己的缺陷。

*如果你不怕蝕底到能力不能應付的工作都願意承擔,那麼你就是Giving False Impression和不能Keep Commitment,和Telling Lies沒有分別!小心,小心!



訂閱錄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