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人不是想“應該做”還是“不應該做”,而是考慮“想做”和“不想做”(靈性)、“喜歡做”還是“不喜歡做”(感受)。可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和靈性往往被忽略,以至我們看不到如何去幫助自己和別人變得更好。
我們生活在一個消費社會,什麽都要多、新、快,不能比人少、比人慢和落後於人。因此,購買和消費是無可避免的,如同你不能在農業社會裡不耕作一樣。由於購買的東西品種多、更新快,整理實在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除非你有一套高效的系統或程序去處理雜物,否則控制購買慾──物品的來源──似乎更加直接一些。
理財書籍常強調要分清楚“需要”和“想要”,需要的可以花錢,想要的就要節制,自然可以做到既省金錢又省地方。然而,除少部份極端理性的人以外(理財書籍作者一般非常理性),在有能力購買和非常想購買的情況下不購買,是非常困難的,即使現在不買,將來你也會買。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購買其實是一個自我表達的途徑;你付錢,是為表達你的價值觀/自我期許;實踐價值觀,是爲了得著生活的意義;而上帝就是把人設計成需要尋求意義。
所以,理財書忽略了
- “需要”的,其實是理性上、客觀環境上對你有益的東西
- “想要”的,其實是在靈性上讓你滿足的東西
兩者都是“需要”,只是體現在不同的層面。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將花費的對象分為“需要”和“想要”,然後企圖以理性去淩駕靈性的需要。這樣即使節省了很多錢、騰出了很多空間,心靈也不會得著滿足。那麼多出來的錢和空間又有何意義呢?
所以,整理的真正對象其實不是“雜物”,而是讓你感到有意義和滿足的“財物”。這就是爲什麽要清理和丟掉這些東西是如此的困難。丟掉它們,如同丟掉自己,那是多麼嚴重和恐怖的事情(所以老人家不喜歡你丟他的“東西”,他會和你“死過”)。
回到現實,靈性上我們確實需要購買東西和囤積東西,理性上我們確實很想減少雜物,能解決兩者衝突的整理法,似乎便只有
- 只購買能表達自我價值觀/期許的東西(也就是真心想要的東西)
以將購物的數量減到最少。
舉例說,我凡事都要求“靚”和“細緻”(我心靈深處想成為這樣的人),而我所購買的物品盡都是美觀高質的,一件不合符條件的我都不買,這樣我就能把購買的數量減到最少。當身邊圍繞著自己的都是喜愛和讓你滿足的物品的時候,你自然會加倍珍惜、把它們用好、並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試想想,無論你怎樣混亂,總有一兩件物件你會把它們收得好好的,不是嗎?
或者有人會想自己的價值觀就是“最緊要平”,只要便宜就會購買。這的確是很多人的取向,然而除非你自認很低賤,否則“抵買”並不應該是你想表達的價值觀,被“抵買”所吸引的其實只是人的貪念罷了。所以,“平貨”都是越買越多,而最終變成雞肋。
對於購買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一次經歷...
記得一次家裡用了五年的硬碟座壞了,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有。最後買來一個功能更強大但我不喜歡的同類產品(因為完全找不到喜歡的設計),心中非常交戰,感覺被迫花費在不喜歡的東西上。後來我靈機一觸,把新硬碟座的變壓器連接到舊硬碟座上。結果,舊硬碟座恢復運作,而我還是用著那“舊相好”......
環顧家裡,我購買了很多非常喜愛的物品(錄音器材、唱片、公仔、書籍),即使新產品如何吸引,我還是想一直用舊的。這個不想買不是因為想省錢,而是因為真心喜歡現在所擁有的。
生活在消費社會,人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購買病”(Buying Addictions)。得病的原因不是因為性格和意志薄弱(雖然很多人這樣認為),而是社會過度生產,垃圾產品太多,以至買到不想要的東西的機會大大增加。有時買了再買、買完不用/忘記了用,是因為那個物品並不讓你完完全全的感覺滿足。“浪費”是病徵,“物品不是真心喜愛的”才是病源。
因此,我最近開始:
- 不掃平貨,只買高質和真。心。喜。愛。的物品,即使價錢較貴
- 丟掉不是真心喜愛的物品
當圍繞你身邊的物件盡是喜愛的物品的時候:
- 你會感覺滿足快樂
- 你不會亂花錢
- 你會把它們收好
訂閱錄音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