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乘搭地鐵,左右各有一個空位。一對母子上車,母親正躊躇是否應該分開坐。那時我向那她提議調位,她說好,然後便開心的對兒子說:“拿!咁未一齊坐囉!”。可是,兒子並不欣賞母親的“成就”,只是說:“人地讓位比你咋!”
現代人都很強調自己的成就,透過別人的幫助、別人的慷慨而做成的事,心裡並不欣賞。找到兩個位置,只是“人地”的貢獻,而不是母親的成功。小朋友沒有想過若不是母親表露出很希望和兒子一起坐的心情,我是可以假裝聽不見的。
我要上位、我要考第一、我要追到你、我要你這樣做...,所有事情都變成是一個人的事,也是必定要“得”的事。怪不得百分之十七的人有明顯精神病病徵;歌詞也說“唔得,唔得,點算呀,偏要令隻雞變做鴨!”
現代主流思想很強調It is possible, We have potential等“意識形態”,讓人變得越來越驕傲。
有時...
- It is possible... but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 We have potential ... but at the expense of health
每一個思想都有其動機,相信之前要細心研究其來源。“下下一定要得”的思想,只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產物,不是恆常不變的真理...
- 農業生產,取決於自然,不由得你說得
- 工業生產,機器能做多快,就是你的極限
知識型工作,不像物件那樣有固定的邊界。沒有邊界,工作就永遠做不完、永遠做不夠。如果你沒有智慧,凡事相信It is possible和你很有potential,你最終會像金魚一樣因為沒有飽的感覺而被飽死。
工作、生活,不是不要上進,但應量力而為。“這件事有Potential做得成,我一定會嘗試,但不一定Possible”,才是健康的心態。說到底,決定事情成敗的因素中,個人能力只佔很少部份。
現代人,最應該學習的是“節制”和“看別人比自己大”,不要再教小朋友It Is Possible。
訂閱錄音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