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IDEA #389:時代產物

上星期買了一本從來不會買的雜誌,因爲專題探討的正是我關心的話題:“八十後”。

誠然,社會對於八十後有很多負面的評價和報道,正面的卻不多。無論是傳媒炒作也好,是事實也好,應當採取的態度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冕”。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產物,Generation Gap的出現,正好讓不同世代的人可以互相溝通,互相刺激。

自小是個“老人精”,很喜歡和年長的人談天。十二三歲便喜歡和鄰居那位年過三十歲的“姐姐”談成人話題,十八九歲跟從年過六十的老師學音樂,大學時代跟隨五十多歲的教授學日文,畢業後也喜歡請教年過前輩各樣工作上的疑難。不同年代的人,的確有不同的特質和優點,很多都值得“八十後”學習。總括來說,長輩們都比教好學、勤勞和認真,至於是否自我中心,是否比較包容,個人認爲和年紀的關係反而更密切。

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特質,就如不同時期的音樂有不同的風格一樣。從嚴謹和精巧程度看,古典音樂一定比流行音樂優勝很多。古典音樂一般都演奏個幾十分鐘,比四五分鐘的流行歌需要更多的變化。而且古典音樂一定是現場演出(Performed Music),中途不能犯錯。

雖然在“音樂層次”上流行音樂比不上古典音樂,但流行曲在“後期製作”方面卻是高度嚴謹和科學化的。流行音樂是錄音的音樂(Recorded Music),要讓以不同方式錄下來的聲音聽起來像一首完整的歌,就需要製作。

製作就是對聲音進行操控,對聲音定位、樂器的頻譜分佈、信號處理等科學知識不瞭解的話,很難當一個好的流行音樂監製。好的監製能將聲音操控得很好,做出來的歌曲聲音層次分明,“有前有後”。古典音樂完全沒有製作可言,只靠樂器本身的聲音和音樂廳的音響特質。

“八十後”和“八十前”的分別,有如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分歧。古典音樂即使如何嚴謹,現在聽流行音樂的人還是比較多,因爲這是個急速的時代。現在的“八十後”、“九十後”,有如初萌芽的流行樂,一定會受到古典派的批評。畢竟日後的社會還是要由新一代去接棒,盲目批評新時代的產物是沒有意思的。況且,流行曲中有很多還是相當優秀的。



這樣激昂的旋律、正面的歌詞、和精彩的絃樂編曲,現在已很少聽到了...



當然,風格不一樣,不代表不存在優劣的問題。古典和流行都是音樂,總不能偏離音樂的基本美學元素。懂表達、好學、勤勞、認真、有志向、包容,適度妥協、永遠不會錯,永遠值得學習。


===== 後記 =====

在教會裏,也有年代分歧的現象。

傳統的教會堅持採用傳統四部和聲聖詩,有的甚至說只有某些樂器才可以伴奏聖詩。這種態度問題有二,其一不能吸引年青人加入教會,讓更多人認識上帝;其二,在非洲的人如要敬拜上帝、但沒有西式管風琴,豈不是連聖詩也不能夠唱?


所以,很多教會還是採取開放的態度,接納不同的文化,引入“打Band”類的聖詩,以迎合年青人的喜好。資源比較豐富的教會,更會因應聽衆的時代背景,在不同場合採用不同風格的音樂。四部和聲聖詩可以唱、流行曲風的聖詩,以至福音粵劇都可以唱。

我們的社會,也應當學習這種開放和接納的態度。






訂閱錄音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