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7日星期日

IDEA #273:Detour

過去的一個星期,由於一直忙於計劃本年度的工作,所以很久沒有更新了。過去的一個星期,又是公布績效評核結果的時間,老闆亦開始在下星期逐一會面時間來臨之前,先約見一些“問題”員工,批評指導一番。

去年業績不好,工資只能有所微調。不過,工資和職位問題實屬其次,老闆所期望得到的成果,是否就是我希望給與的成果;老闆期望的貢獻方式,是否就是我希望作出貢獻的方式,才是重要。正如一位尊敬的同事所說,工作最主要是要獲得成就感。
Everyone is always working towards meeting his or her psychological needs. Anyone who thinks otherwise, and who believes such powerful internal forces can be successfully disregarded or brought off for long, is deluded.
對於績效評核,只要采取平常心對待便可,無需過分認真,尤其是對於做事不嚴謹的公司所訂立出來的績效評核制度。

要以平常心對待,是因為我們無法驗證評核系統的可靠性。由於組織中總有人不太能達標、有人比較能達標,我們永遠無法驗證是否當所有員工都於各項指標中取得高分時,公司便會有最好的業績、顧客也就最能得益。科科A+的學生一定是成績好的人,但不一定就是好人、不一定就能做福社會。

因此,透過評核而得出的“好壞”判斷,只是相對於一個“信念”(我們相信這些地方都做好也就會好,我們相信成績好的應該能更好的貢獻社會)而得出來的主觀判斷,而不是一個絕對可靠的“事實”。

要以平常心對待,又是因為建立評核指標的人,本身並未擁有建立指標所需要的能力。評核指標是公司內部思維和工作方式的具體反映,如果你的想法和做法正確,那麼公司的運作也就不會如此不暢順,產品質素也就不會如此低落,客戶也不會投訴不斷。如果用你的方法就只能做出這樣的東西來,那又憑什麼去批評我的方法不好呢?我又根據什麼要尊重你的評核結果呢?

絕對合理的評價和審判(Judgement)只有一種,就是由無瑕和完美的個體為不完美的個體所進行的那種,五十步笑百步式的評核,實在不足掛齒。

老闆說:“你看看系統開發部,他們每天都工作到八九點。為什麼?因為壓力,沒辦法!” 我就是不認為沒辦法,才不願意用時間去克服那些因為你沒有好好在Day 1投資時間在建立良好的系統設計機制,和科學化的資源調配方式,而引致的一連寸連你自己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況且,為什麼公司有資源去從後方消解症状,而不願意用這些資源去從前方消除根本的病因,做“再發防止”的功夫呢?

明知“用時間搭救”是治標不治本,我是否應該將時間、生命、和健康奉上呢?



台灣的呂宗昕教授有一位非常有成就的同僚最近因為患上肝癌而病逝。這位同僚在抗癌期間發了一封標題為“Detour(轉向、改道)”的電郵給全系的教授,裡面寫到:
“過去我似乎不在意身體的感受,也忘了它對休息的渴望,現在我才可以真正地思考人生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我需要做一個徹底的改變。”
不過由於太晚才作出改道的決定,最終還是不敵癌魔。

人生是由形形色色的事情所組成。我們需要工作、學習、休閒、娛樂、運動、渴望成就與財富,同時也需要健康、親情、愛情、友情等。在工作和學習方面,應該講求效率,縮短耗用在工作和學習上的時間,將多餘的時間花在對人的事上,而不是說“沒辦法”,盲目投入時間和健康去完成工作。時間的分配如果不恰當,人生就容易失去平衡。

我人生的路向是多重職業、多重技能,而且每一項都要達到專業水平(文件寫作、資訊管理、長笛、錄音、語言、愛護身邊的人使其時刻感到幸福,等等),從而可以不靠一個老闆生存。對於工作成果,必須要精致、透明、直達人心(這是一位同事對我的評價,在此特別鳴謝),並以理性解決生產過程中遇上的問題,不靠估、不憑直覺、不馬虎了事。

因此,不好的產品絕對不會做,頂多產量低一點,但交出去的,都對客戶有益。我相信公司需要一些做事嚴謹的人去平衡其事事缺漏的救火文化,你高興有這樣一個人的話,可以繼續聘用,不高興的,可以預備大信封一個。讓我留下的話,補足你的不足,就是我的使命。

公司有如人的身體,你忘記了它對“停下來”進行調理的渴望,他日身患危疾才想起要Detour,也就已經太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